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运行规程(附1)

锅炉运行规程(附1)

浙江中成控股集团绍兴中成热电有限公司生产管理制度汇编第二册运行分场(附一)锅炉专业运行规程2007年6月一版目录第一篇锅炉机组的运行1.1 锅炉结构及燃料部分 (4)1.2 新安装及检修后锅炉的检查与试验 (28)1.3 锅炉机组的启动 (39)1.4 锅炉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 (53)1.5 锅炉机组的停运 (68)第二篇锅炉机组事故处理2.1 总则 (73)2.2 故障停炉 (73)2.3 水位异常 (74)2.4 锅炉承压部分损坏 (79)2.5 锅炉燃烧异常 (85)2.6 电气系统故障 (90)2.7 辅属设备故障 (91)附表1 锅炉校核煤种热力计算汇总表附表2 锅炉辅机加油明细表附表3 锅炉相关操作规程电除尘器启动操作票 (97)给煤机启动操作票 (97)冷渣机操作票 (97)返料风机启动操作票 (98)引风机启动操作票(Ⅰ期) (98)引风机启动操作票(Ⅱ期) (99)二次风机启动操作票 (99)一次风机启动操作票 (100)布袋除尘器启动操作票 (100)锅炉机组启动操作票 (101)锅炉压火操作票 (107)锅炉热启动操作票 (107)空压机组启动操作票 (108)燃气冲击波吹灰系统操作票 (110)一期气力输灰系统操作票 (111)一期石灰石系统操作票 (111)二期石灰石系统启停操作票 (112)第一篇锅炉机组的运行1.1锅炉结构部分1.1.1锅炉概述本机组为自然循环循环流化床锅炉,半露天布置。

锅炉由一个膜式水冷壁炉膛,两个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和一个由包墙管包覆的尾部竖井烟道组成。

在尾部包覆竖井里布置有高、低温过热器。

包墙下部烟井布置有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

在低温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之间布置有喷水减温器以调节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流化床燃烧系统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夹带着物料在炉膛内向上流动,通过位于后水冷壁上部两侧的出口,切向进入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较粗的物料在旋风分离器内被分离下来后经过与旋风分离器底部相联的回料器,返回位于布风板上的炉膛密相区,实现物料循环。

烟气经位于旋风分离器顶部的出口烟道,通过尾部包墙过热器前包墙拉稀管进入尾部竖井烟道,在竖井烟道内,烟气向下流并向四壁及高、低温过热器受热面放热,再流经竖井烟道下部的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后离开锅炉本体。

炉膛前水冷壁下部还布置有两(三)个给煤口和三(两)个石灰石给料口。

1.1.2锅炉整体布置1.1.2.1汽水流程(Ⅰ期)锅炉汽水系统回路包括尾部省煤器、锅筒、水冷系统、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及连接管道、集汽集箱。

由给水操作台来的给水,从锅炉右侧标高23470处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逆流向上经过两个水平布置的省煤器管组,进入锅炉左侧出口集箱,从出口集箱由三根φ108×4.5的省煤器连接管送至锅筒。

在启动阶段没有给水流入锅筒时,省煤器再循环连接管可以将锅水从锅筒引至省煤器进口集箱,以防止省煤器中静滞的水汽化。

锅筒中的炉水通过两根集中下降管及下部的连接管与前后、两侧水冷壁下集箱相连接。

给水向上流经炉膛水冷壁被加热成为汽水混合物,随后经各自的上集箱,通过汽水引出管引入锅筒进行汽水分离。

被分离出来的水重新进入锅筒水空间,并进行再循环,被分离出来的干蒸汽从锅筒顶部的蒸汽连接管引出。

蒸汽从锅筒引出后,分别由2根φ159×8的连接管引入左、右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上集箱,分别下行经过左、右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管子后进入各自的进口烟道下集箱。

然后分别经2根φ159×8的管子引入左侧旋风分离器上部环形集箱,蒸汽由分离器环形管屏下行进入左侧旋风分离器下部环形集箱,由4根φ159×8的管子引入右侧旋风分离器下部的环形集箱。

蒸汽经圆形管屏上行至上部环形集箱,最后由4根φ159×8的连接管汇入标高为41920的尾部包墙过热器前后墙上部集箱。

在尾部竖井烟道中,蒸汽由前后包墙管过热器上集箱下行至前后包墙管过热器下集箱后,分为两个回路:一路直接进入吊挂管过热器;另一路至两侧包墙管过热器下集箱后流经两侧包墙管过热器。

上行蒸汽分别进入两侧包墙管过热器上集箱和吊挂管上集箱。

吊挂管上集箱通过4根φ133×6管子将蒸汽汇集于两侧包墙管过热器上集箱,由左右两侧分别通过3根φ133×6连接管进入标高为31340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

蒸汽从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出来后,逆流向上通过一组水平顺列布置的低温过热器管束进入标高为33440的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然后从集箱两端分别经φ273×20的连接管将蒸汽引入2个喷水减温器中。

蒸汽经减温后分左右经φ273×20的连接管从两端将蒸汽引入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

蒸汽逆流向上通过水平顺列布置的高温过热器管束后进入标高为37660的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再由8根φ133×10的连接管将蒸汽汇集于炉顶的集汽集箱,并从锅炉左侧引出,与主蒸汽管道相连。

汽水流程(Ⅱ期)锅炉汽水系统回路包括尾部省煤器、锅筒、水冷系统、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及连接管道、集汽集箱。

由给水操作台来的给水,从锅炉左侧标高15970处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逆流向上经过三个水平布置的省煤器管组,垂直进入锅炉左侧出口集箱,从出口集箱由三根φ108×4.5的省煤器连接管进入锅筒。

在启动阶段没有给水流入锅筒时,省煤器再循环系统可以将锅水从锅筒引至省煤器连接管道中,以防止省煤器中静滞的水汽化。

给水引入锅筒水空间并通过两根集中下降管和下水连接管与前后、两侧水冷壁进口集箱相连接。

给水向上流经炉膛水冷壁被加热成为汽水混合物,随后经各自的上部出口集箱,通过汽水引出管引入锅筒进行汽水分离。

被分离出来的水重新进入锅筒水空间,并进行再循环,被分离出来的干燥蒸汽从锅筒顶部的蒸汽连接管引出。

蒸汽从锅筒引出后,分别由2根φ159×8的连接管引入左、右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上集箱,分别下行经过左、右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管子后进入各自的进口烟道下集箱。

然后分别经2根φ159×8的管子引入左侧旋风分离器上部环形集箱,蒸汽由分离器环形管屏下行进入左侧旋风分离器下部环形集箱,由4根φ159×8的管子引入右侧旋风分离器下部的环形集箱。

蒸汽由分离器环形管屏上行进入右旋风分离器上部环形集箱,最后由4根φ159×8的连接管汇入标高为41220的尾部包墙过热器前墙上部集箱。

在尾部竖井烟道中,蒸汽流程为:前包墙过热器下行至前包墙过热器下集箱后,经两侧包墙过热器下集箱,流经两侧包墙过热器分别进入两侧包墙过热器上集箱,通过6根φ133×6的管子与后包墙过热器上集箱相连接,流经后包墙过热器,蒸汽最后汇集于后包墙过热器下集箱,即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

蒸汽从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出来后,逆流向上通过一组水平顺列布置的低温过热器管束进入标高为31230的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然后从集箱两端分别经1根φ273×20的连接管道将蒸汽引入2个喷水减温器中。

蒸汽经减温后分别由1根φ273×20的连接管道将蒸汽引入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

蒸汽逆流向上通过水平顺列布置的高温过热器管束后进入标高为35680的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最终由8根φ133×10的连接管道将蒸汽汇集于炉顶的集汽集箱,由锅炉右侧引出。

1.1.2.2烟风系统循环流化床内的物料循环是由送风机(包括一、二次风机、返料风机)和引风机启动和维持的。

从一次风机出口引出一路冷风通过φ219管道引至给煤机本体,作为皮带给煤机的冷却密封风。

其余空气经过空气预热器加热后,一路进入炉膛底部风室,通过布置在布风板上的风帽使床料流化,并形成向上通过炉膛的固体循环。

此路风并联有供锅炉点火启动和低负荷稳燃油点火燃烧器风和作为两台(三台)给煤装置的播煤风的两路旁路风道。

从二次风机鼓出的燃烧空气,经空预器后直接经炉膛上部的两层二次风箱进入炉膛。

烟气及携带的固体物料离开炉膛,通过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进入旋风分离器。

在分离器里,粗颗粒从烟气流中被分离出来落入下部回料腿内,而气流则通过旋风分离器顶部引出进入尾部受热面。

烟气向下流动,经过高低温过热器、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后进入除尘器。

去除烟气中带有的飞灰后,用引风机抽出,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回料器用返料风机共2台,每台出力100%,其中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风机为定容式,调节方法是通过旁路将多余空气送入一次热风道内。

在整个烟风系统中均要求设有调节挡板,以便在运行和停运期间进行控制。

1.1.2.3燃烧过程冷态启动时,在流化床内装料流化后,先启动点火油枪将风室内空气加热。

热空气进入风室后,通过布风板加热床料,使燃料均匀加热至着火点燃烧。

水冷式布风板的鳍片上布置有1143(747)只蘑菇形风帽,使流化床的布风均匀。

布风板上表面及喷嘴末端之间敷设有防磨层,避免布风板磨损。

在流化床内,空气与燃料、石灰石混合进行燃烧和脱硫,所形成的固体粒子随气流上升,经位于后墙水冷壁上部开口,进入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内,粗颗粒被分离下来重新返回炉膛循环。

一、二次风及二次风的多层布置形成的分级送风,通过各级风量的调节使炉膛上下温度基本均匀。

由于能维持低温燃烧,从而大幅度降低了NO x生成量。

1.1.2.4省煤器(Ⅰ期)省煤器布置在尾部竖井烟道内,由两个水平管组组成,采用膜式双圈错列布置。

管子为φ32×4,其材料为20G。

低温段管组沿深度方向共有48/48片,横向节距75,高温段管组沿深度方向共有40/39片,横向节距105,上、下部管组高度分别为1035和1575。

省煤器的进出口集箱规格均匀φ219×16,进出口集箱标高分别为23470(进口集箱)、28400(出口集箱)。

省煤器(Ⅱ期)省煤器布置在尾部竖井烟道内,由三个水平管组组成,采用膜式双圈错列布置。

管子为φ32×4,其材料为20G。

低温段管组和中间管组沿宽度方向共有75片,横向节距80,高温段管组沿深度方向共有63片,横向节距95,高温段组和中间管组及低温段管箱的纵向排数均为32.省煤器的进出口集箱规格均匀φ219×16,给水从位于锅炉左侧标高为16970进口集箱引入尾部烟道内省煤器,再从位于锅炉左侧的标高为26315的出口集箱通过连接管引入锅筒。

1.1.2.5锅筒和锅筒内部设备锅筒位于前炉顶中间,横跨炉宽方向。

锅筒起着锅炉蒸发回路的贮水器的功用,在它内部装有水汽分离设备以及加药管和排污管。

锅筒内径为1500mm,壁厚60mm,筒身直段长8.4m(不包括球形封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