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眩晕症

眩晕症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六)前庭神经元炎 一般认为是病毒感染引起,成年人多见,20-60岁,偶见 于儿童。起病前先有病毒感染或胃肠道感染,起病突 然,常在睡醒后发作,严重的眩晕,恶心呕吐,不敢 睁眼闭目,卧床动则症状加重,可有眼球震颤,病程 2-3天左右,可6周左右。 与美尼尔氏病的不同点:1、无耳蜗症状;2、眩晕症状 持续时间长,痊愈后很少复发,而美尼尔氏病复发多; 2、多有病毒感染的前期症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3、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多见于急性化脓 性和乳突炎,细菌经前庭蜗入侵迷路, 可出现神经性耳聋; 4、弥漫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溶血性链 球菌或肺炎球菌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二) 药物中毒引起的眩晕 如SM、新霉素、卡那霉素、奎宁、大伦丁、 水杨酸钠等。硫酸SM损害迷路眩晕多,双氢 SM损害耳蜗的多,听觉影响大,个体差异大, 敏感者少量即可发病。一般在连续注射3-5周 后发生,也可在注射停后几天出现。双侧性 眩晕。SM引起的损害常常呈永久性损害。大 伦丁停药后即可渐好,SM引起的眩晕、恶心、 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常无眼震颤。一般认 为每日用量超过 克或肾功能不良者多引起。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三) 位臵性眩晕 是指眩晕的发生和头部的位臵有密切的 关系,如头向左右前后转动时产生眩晕, 前庭周围性和中枢性都可以引起位臵性 眩晕。


前庭周围性病变主要见于内耳的耳 部病变, 或外伤、感染、血管堵塞,使前庭器官发生 萎缩,患者在最低点时常经数秒的潜伏期发 生,眩晕、恶心、呕吐少,眼球震颤、眩晕 和眼震颤只持续很短的时间,约数秒,在重 复诱发位臵时,眼球震颤和眩晕程度减弱, 有人称此为“疲劳现象”。 前庭中枢性病变见于后颅凹病变,如肿瘤、 蛛网膜炎影响CSF循环或椎A在头位臵改变时 出现供血不足,临床上头在很多方向位臵变 化都可以引起眩晕及眼震颤,但症状出现迅 速,没有潜伏期,重复试验没有疲劳现象。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九)颈性眩晕 是由于颈部不同疾患引起的一种眩晕,如椎动 脉压迫症候群、椎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症 候群、外伤性颈性头痛。 病因:1.椎动脉在颈椎横突孔走行过程中受 压,多是颈椎肥大性脊椎炎,骨刺压迫椎动 脉造成,特别是当颈部转动时或过伸时造成 压迫,常见的是C5/6\ C4/5是颈椎活动最大的部 位。
三、眩晕的临床分类
(二) 中枢性眩晕 眩晕较轻,可忍受,发作时间持续数周数月, 多有意识不同程度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症状少,即使有症状,也较轻,常不伴有耳 鸣的症状,伴有脑干其他神经受累的表现, 延髓脑桥小脑病变的眼球震颤为水平或者水 平旋转型,中脑为垂直性震颤,中脑以上病 变很少有眼震颤,眼震颤的程度与眩晕的程 度不一致,前庭功能试验正常; 其常见的病因是:颅内高压、TIA、脑外伤、 小脑病变、第四脑及脑干占位性病变、癫痫。

这两种眩晕的鉴别诊断除了前面之外,可做 位臵性眼球震颤诱发试验来鉴别,:做法:1、 患者坐于床上,头偏向患侧,使其注意检查 者的前额,检查者双手托住患者头部迅速将 患者推 程仰卧位,头偏于床位呈45度,使头 向 侧转45度,迅速出现眼震颤,有一定的潜 伏期,震颤持续时间5-10分钟,只有头在这个 位臵时才出现,再重复这一试验时反映减弱, 这为前庭周围性病变,前庭中枢性无疲劳性, 在任何方向均可出现眼球震颤。


小脑蚓部肿瘤,轻度眩晕,站立不稳,醉汉步态,常 无眼震颤,小脑半球部的眩晕常有眼球震颤; 第四脑室肿瘤有一定的活动性,尤其是带蒂的肿瘤或 囊肿,当体位或头位改变时突然阻塞第四脑室,而出 现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引起剧烈头痛,呕吐眩晕,甚 至意识障碍,称为 Brun氏征,因头位改变而发生眩 晕常被误诊为位臵性眩晕,须提高警惕。
a)
b) c) d)
眩晕 眼球震颤,久病不明显甚至消失,或不出现眼震 颤 耳蜗症状:耳鸣、耳聋,有时可存在数月之久, 不少病人眩晕之前就出现耳鸣耳聋;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恶心呕吐是由于前庭器 官的病理性兴奋传到脑干的前庭神经核,由此扩 展到迷走神经背核,可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腹 部不适、腹泻;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三、眩晕的临床分类

附: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鉴别表
四、眩晕的病因
(一) 前庭周围性病变 1、迷路类 化脓性迷路炎、中毒性迷路炎 2、药物中毒 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 奎宁、大伦丁、水杨酸钠、苯中毒、砷中毒、 CO中毒,某写头发染料中毒 3、迷路外伤,手术后遗症 4、耳部带状疱疹及前庭神经炎 5、美尼尔氏病及美尼尔氏综合症 6、位臵性眩晕
二、眩晕的发病机理

前庭系统以内耳门为界,分为:
周围性眩晕:周围性是指前庭器官和前庭 神经的内听道部分,其特点是与耳蜗神经、 面神经相拌而行; 中枢性眩晕:中枢性是指前庭神经的颅内 部分脑干前庭核及其
二、眩晕的发病机理



前庭核通过内侧纵束与动眼神经核间密切联系, 当前者受刺激时出现眼球震颤,为一快相和一慢 相交替有规律的来回摆动。慢相侧是迷路受刺激, 快相侧为皮层下中枢病变,与眩晕感觉方向一致。 前庭核是通过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与脊髓中的 前角细胞相连结,所以前庭核刺激时出现躯体向 侧倾斜。 前庭核与脑干网状结构中的血管运动中枢、迷走 神经核等连接,前庭核刺激时出现恶心、呕吐, 出汗,面色苍白,T、P、R、BP均改变,CP下 降,血压下降。 所以前庭性眩晕有“平衡三联症”,即:眼球震 颤、眩晕、身体向一侧倾斜。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十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患者,多有动脉硬化或颈椎病史; 1. 眩晕、旋转,四肢疲软,站立不稳,耳鸣,听力下降; 2. 视力障碍,黑蠓,视野缺损; 3. 共济失调,Romberg(+), 小脑前庭受损; 4. 头痛,30-50%以上有头痛发作,位于后枕部和顶枕 部,呈跳痛,眼痛,恶心和呕吐,出冷汗,植物神经 功能紊乱; 5. 意识障碍,脑干缺血。累及网状结构系统,发生晕厥、 昏厥,四肢无力; 6. 脑干定位体征,球麻痹,交叉瘫,四肢瘫;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五)美尼尔氏病 典型表现: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 眼球震颤 病因病理:尸解发现膜迷路水肿、积水,内淋巴 液分泌过多或吸收功能障碍 1. 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学说:血管痉挛所致 2. 代谢障碍学说:代谢失调、组织水肿、服盐 过多,钠潴留引起的组织水肿;甲减可以引 起该病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3.
4.
病灶及病毒感染学说:扁桃腺炎能发生 本病,曾有主张摘除扁桃体可治疗本病。 其他病灶如阑尾炎、胆囊炎、胆结石、 腮腺炎、上感。发生眩晕突发性耳聋, 认为是病毒引起;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是交感神经功 能亢进,使血液循环障碍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5.
迷路卒中:突发性眩晕,耳聋 临床青壮年多见,20-40岁,老年少见,小孩及 70岁以上罕见。
四、眩晕的病因
(二) 脑干性病变 1、 肿瘤 2、 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障碍 3、 炎症及变态反应 4、 脑干外伤、颅底凹陷症 (三) 皮质性病变 1、 颞页肿瘤或局限性炎症、缺血 2、 癫痫(眩晕性癫痫) 3、 偏头痛合并症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一)耳部炎症引起的眩晕 多见于中耳炎、乳突炎,累及迷路,共分四型 1、迷路周围炎:轻度眩晕、眼球震颤、乳突部疼 痛,可有呕吐和患侧肌力弱,前庭功能正常; 2、局限性迷路炎:多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乳 突炎,常见的是胆脂瘤侵蚀水平半规管的前 壁,引起阵发性的眩晕、恶心、呕吐和眼震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要内容


一、定义 二、发病机理 三、临床分类 四、病因 五、常见引起眩晕的疾患 六、治疗
一、定义


眩晕是患者对位向(空间定向)的主观体 会错误,即运动幻觉。患者无自身或周 围景物旋转摇晃或上下升降。 根据各地方言老百姓称“头晕眼花”、 “天旋地转”、“忽忽悠悠”、“跌跌 撞撞”、“脚步不稳”、“像坐轮船、 头重脚轻”、“向一边歪”等。


前庭周围性病变常见,在眩晕中占18%,女 大于男,50-60岁的妇女多见,在睁眼做次种 检查时位臵性眼颤80%是前庭周围性。 有人建议凡怀疑病者均做此检查,由于此病 预后良好,又叫良性阵发性位臵性眩晕,位 臵性眼球震颤诱发试验(+),是其唯一的阳 性体征。特点有三个:1、周围性;2、位臵 性;3、眼球震颤易疲劳性,症状持续时间短 易缓解。

美尼尔氏病与美尼尔氏征候群的鉴别:

共同表现为四大主要症状:所不同的是后 者病因明确,常继发于前庭炎症、外伤、 出血、前庭神经炎、脑膜炎、小脑脑桥脑 角肿瘤等;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五)头部外伤后眩晕 实属假性眩晕,此头晕眼花为多见,典型 眩晕少见,常见外伤后头痛; 如外伤伴有颞骨骨折的患者,10%-15% 有眩晕,可能有中耳鼓室内出血,出现 耳聋耳鸣、眩晕、眼震颤则为眩晕性癫 痫。
三、眩晕的临床分类
(一)周围性眩晕 起病急,常呈发作性,程度重,持续时间自 数分钟到几小时至几天不等,运动幻觉明显, 眼震颤程度与眩晕程度一致,恶心呕吐、面 色苍白,BP下降,P下降,耳聋耳鸣, 倾 斜侧与慢震方向一致。病因常见美尼尔氏病、 中耳感染、乳突及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耳 咽管阻塞,外耳道耵聍症等。前庭功能试验 无反应或者降低。
五、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一、定义

按机理和性质分两类:

真性眩晕(前庭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 内耳迷路末梢、半规板中的壶腹嵴和椭圆 囊、球囊中的位臵斑、前庭神经及中枢病 变引起,表现为旋转、摇晃、移动、站立 不稳、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 汗脉搏和血压改变。
一、定义

按机理和性质分两类:
假性眩晕(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常由血 管和全身性疾病引起,也可由眼部疾病引 起(如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先天性视 力障碍)、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心衰、 贫血、脑动脉硬化。表现为头昏、头晕头 重脚轻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