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第三高中创建美育基地校汇报材料我校自86年建校以来,坚持“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美育发展思路扎扎实实地开展美育教育工作。
为了认真分析总结美育教育的思想,进一步明确学校美育发展方向、目标和措施,也为了下一步申报朝阳市美育研究基地校,学校作了积极的准备,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美育自身的发展方向,牢固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塑造人格、启迪智慧、强健体魄、学会审美、热爱生活”为育人目标,我校坚持走内涵发展式道路,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不断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总体思路
以学校美育为特色,以打造校园文明建设、校园文化为切入点;要坚持“以环境美育为基础,以艺术教育为重点,以自我教育为途径”的基本思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着眼点;以学科特色课程的实施和社团活动为亮点;以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为载体,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使学生确立自己美的追求,建立自己美的品质。
三、可行性分析
美育是使学生掌握美的知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到外在表征都符合美的要求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心灵、语言、体态、仪表等方面得到美化而成为美的人。
本校是一所30来年的老学校,学校重视以丰富多彩的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品德。
具备创建美育特色的优势。
在社会大课堂实践等活动中,在“春之声”、“夏之韵”、“秋之收”、“梅之赞”校园艺术节中,师生积极参与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步形成学生特长并受到上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认可良好氛围。
学校重视环境教育,自2005年10月划归市教育局管理以来,校园全面实现了绿化、硬化,新建一座建筑面积达到 6439平方米的教学楼,并配有功能齐全的音乐和美术教室,为学校美育特色建设增添了物质保障。
另外,学校注重美化校园,以“奋战三年,打造信心三高、人文三高、和谐三高、活力三高”的奋斗目标,在各楼层墙壁上制作了
宣传板,美化了环境,启迪了学生美好的心灵。
根据上述分析,本校认为,创建美育基地校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是基于优势的更长足发挥,在总体规划和明确思路指导下,整合资源,发展特色项目,可以使创建美育基地工作水到渠成。
四、具体措施
㈠创设学校立体化的美育特色教育体系。
1、加强对美育基地创建领导,建立了学校美育基地创建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组员由教务处、学生处、工会的领导及音乐美术组长组成,各学科教学骨干协同努力,共同探讨美育基地创建决策。
美育基地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荣光见校长全面负责美育教育特色创建工作
副组长:陈砚秋副校长具体负责美育教育特色创建工作
组员:
李英教务处主任、王兴利教务处副主任、王丽英教务处副主任、翟文玲音乐组组长、刘洪峰美术组组长,负责美育基地创建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美育教育特色创建的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美育渗透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工作及资料建设工作。
董桂平学生处主任负责美育基地创建的学生管理工作,负责美育基地创建的学生行为习惯工作。
徐玉珍工会主席负责美育基地创建的教师管理工作。
2、以环境美为依托,重视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
根据校园特点,运用美学原则设计和布置校园墙上文化,同时做好树木花草的种植、宣传橱窗设计、教学设施的布局工作。
3、以艺术教育为重点,加强课堂教学和美育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
(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凸现素质教育,依据本校美育特色,研究制订校本课程体系标准。
以此为标准,分解至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研究和开发富有美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内容。
(2)美育特色校本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为核心,探索学生自觉成长、优势发挥的途径和方法;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与学科领域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科领域知识在其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同时,从其中获得的素养能力能够有利于学科领域的拓展。
要寻求学科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使两方面的共同提高。
(4)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美学原则。
课程内容设置应该利于发现美、欣赏美、展示美,要关注自然生态的和谐美、社会生活的人情美、学生个体的人性美。
课程辅导的形式也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规律,充分体现科学之美。
4、以自我管理为突破口,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研究布置学生行为美教育中的各种问题,落实美育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对学生美育的影响因素,大力倡导家庭美育,促进家校合作,改善学生发展氛围,使美育特色教育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处处体现学生言行美。
5、加强美育基地创建的舆论宣传,宣传美育基地创建的意义和具体举措,召开教职工会议,专题传达美育基地创建规划方案,组织讨论,使美育特色教育深入每个教师内心。
教师服饰、教师言谈、行为举止到兴趣爱好特长、教育教学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努力争取使教师有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有一技之长、一能之专,展示独特的教师个人魅力,时时处处体现教师的言行美,为美育特色教育率先垂范。
6、加强美育基地创建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师资培养,促进团队和谐成长,配合各部门开展工作,建立美育基地创建工作领导体系,协调部门进行研究和资料建设。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近期目标
一年(2012年)内,美化校园,建立良好教学秩序,加强美育基地创建的宣传,充分利用我校音体美教师的优势,完善各项特色项目的创建制度,边尝试边研究边整改,力争在氛围、在理论上为美育基地创建作好充分准备。
中期目标
2013年,进一步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提升教师美育素养,加强美育与各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争取培养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有良好思想和行为素养的学生。
努力发展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特别是与校外教育专项人才的培养接轨,使学生在具备良好美育能力的基础上,对人生未来走向作出初步规划。
促使美育基地创建逐渐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提高学校美育基地创建在本市范围内的知名度。
远期目标
2014年至更长久,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校园环境园林化、教学师资最优化、教学质量一流化,加强交流与合作,争创地区名校,完成美育基地创建的申报工作。
(三)探索学校美育途径。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促进美育与其他四育的整合。
重点围绕艺术教育、学科美育、环境美育、活动美育、教师形象、特色课程等六个板块深入探索,实现环境美、行为美、仪表美、语言美、艺术美、心灵美的培养目标。
1、艺术教育:开齐、上好艺术课程。
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是实施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所以,学校要开齐开好艺术课程。
并且,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着重体现美育功能,也就是由专业技能课转变为普通的有美育特征的艺术课。
2、学科美育。
根据不同学科教学的不同特点,用审美原则审视教材,挖掘教材内容中的闪光点,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时充分突出美育的功能,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定更应充分关注审美的感染和熏陶。
3、环境美育。
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橱窗,展示特色活动内容。
设立广播站,负责宣传美育内容。
加大新校园绿化力度,保持校园、教学楼的环境卫生。
4、活动美育。
加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使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通过组织适当公益劳动、兴趣活动、远足锻炼,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让学生动手动脑。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好品质。
5、教师形象。
学校要积极建设健康向上的良好校园风气,校园风气从领导作风,教师师德,学生文明道德水准及学习风气几方面入手。
学校领导要成为师生的楷模,教师为人师表,学生要自觉把自己培养成为“人格健全、智慧超群、身体健康、具有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人。
”
6、特色课程。
研究美育特色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标准的接轨,明确各自内涵、外延,探索以美育作为学校特色的办学模式,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陶冶高尚情操,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探索美育特色的内容及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使美育真正成为构建学生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