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104 学科二级类:经济学类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一、有关说明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能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监管部门从事金融业务、投融资业务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系统学习经济学、金融学与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受到相关的业务技能训练,具有在金融、投融资和项目管理等领域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第一,掌握经济学、金融学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具有分析和处理银行、证券、投融资与项目管理等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第三,了解国家有关金融、投融资和项目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第四,了解金融理论前沿、发展动态以及投融资项目管理方面的最新知识与技术;第五,较为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运用、重要业务操作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期货与期权、投资理财学等。
(五)主要实践环节
军训、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学年论文、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共计31周。
(六)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金融经济理论为基础,以中国转轨经济为背景,以中国经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先导,围绕金融经济的理论发展,紧扣中国货币政策、银行改革、资本市场等金融实践,逐步形成了明显特色,主要表现在:第一,本专业应用性强、就业面广,具有很强的学科综合性和知识复合性;第二,本专业主要是为金融机构、投资咨询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特别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股份公司)培养金融、投融资、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第三,学生除了学习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知识外,努力取得从事金融工作的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如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从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二、各教学模块学分学时分配比例表
三、总周数分配表
说明:其他指公益劳动、运动会等机动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进度总表
注:“* ”为必选
▲——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工程训练
◇——学年论文◆——专业(生产)实习※——认识实习
★——军训☆——制图测绘⊙——微机接口技术实习¥——入学(毕业)教育○/——电子工艺(电工电子)实习#——汽车拆装实习○+——汽车驾驶实习○×——假期@——社会调查
◇——专业实验□□——综合实践 Q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