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当好基层工会主席
------------- 职业学院许崴
摘要:探索了基层工会主席处在维护权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第一线,要发挥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实践表明,工会干部只有树立了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具备了不断开拓进取的思维模式,才能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基层工会主席具备素质
,
经过自己有幸担任基层工会工作几年来的实践,我感到做好基层工会工作首先要和职工交心,要真诚相对,并且要有一种服务他人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能做好其它的工会工作。
这样,工会在干部职工中就被当作是一个可亲可爱的娘家,工会主席和工会干部理所当然就是干部职工的娘家人。
作为娘家人,就要贴近干部职工,倾心干部职工,成为他们工作、生活、学习的知心人和贴心人,诚心诚意地为广大干部职工谋利益。
以心换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把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干部职工的事作为自己的事,无怨无悔替干部职工办事说话,这样就能得到干部职工的信赖和支持,就会在他们中间有号召力、凝聚力。
那么,你的付出也就会得到理解和认可。
其次要练好耐得住烦、受得了气、抗得住压和玩得出花样的基本素质;扮演好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人、职工参与管理的代言人、职工嘘寒问暖的知心人、行业管理的内行人四个角色;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调查研究意识、团队意识。
调整心态,练好“四个素质”
有人说“基层工会主席没有枪,没有炮,只有冲锋号”。
而你的冲锋号起不起作用,就要看有没有耐得住烦、受得了气、抗得住压和玩得出花样的基本素质了。
一是耐得住烦。
基层工会工作大部分是婆婆妈妈的事,烦不胜烦,但工会主席大小是个“官”。
曾国藩说:做官第一要务就是耐烦。
不
耐烦就无法胜任基层工会主席职务。
二是受得了气。
基层工会主席就像小媳妇,领导是家长,自己又是群众选出来的,群众当然也是家长。
有时候,两头一夹,两头受气。
所以,基层工会主席要练好“气功”,有妥善处理上下级关系和群众关系的能力。
受不了气,工会工作就没法干。
三是抗得住压。
基层工会主席没权也没钱,在单位要承受工作方面的压力,首先从自己心理上要树立不为官、只为服务的思想,如果抗不住压,也就没法干。
四是玩得出花样。
基层工会主席玩出新花样,就是能把本职工作搞得生动活泼,让人刮目相看。
玩得出花样的源泉就是要爱工会工作。
爱工会工作的实质就是一种关注、一种牵挂和一种付出。
对工会工作没有爱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不全身心地投入就玩不出新花样。
顺乎民意,扮演“四种角色”
工会是广大职工群众的组织,工会主席是职工群众的代言人,有别于其他行政领导,不能“官味”太浓;工会主席不是群众尾巴,必须围绕大局开展工作,也不能“民味”太重;工会主席更不能害怕矛盾,无所作为,平淡“无味”。
要当好工会主席就必须得民心、顺民意,扮演好四个角色。
一是做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更为复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后,人事用工制度、职工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职工的利益容易受到侵害。
在这种情况下,工会主席一方面必须教育职工支持党政领导推进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必须根据《劳动法》和《工会法》的要求,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做职工参与管理的代言人。
在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由于工会代表广大职工参政议政,因此,职工对工会主席的期望值更高了,要求工会主席认真履行职责,为职工说话、办事,不辜负职工的重托。
为此,要注重发挥源头参与的作用,要像组织主动反映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反映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党组领导了解基层工作的真实情况,听到一线职工的呼声
三是做职工嘘寒问暖的知心人。
工会是“职工之家”,基层工会主席是“家长”。
广大职工普遍希望工会主席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在他们思想有疙瘩时,能与他们促膝谈心;在发生矛盾纠纷时,能为他们出面调解;在发生暂时困难时,能为他们排忧解难,深入教学一线,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教育引导,让职工高度认识到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多渠道、多方法及时发现和消除思想中的不稳定倾向,保证职工思想的稳定及生产稳定。
四是做管理工作的内行人。
自从事基层工会工作的几年来,自己深有体会,广大职工期望分会主席既要懂工会工作,又要懂生产、懂管理、懂法律。
过去那种习惯于拍脑袋想问题、凭经验做决策,缺乏科学预见性的做法已不受职工欢迎。
工会主席只有成为管理的内行
人,才能更好地代表职工参政议政,实现维护整体利益与职工具体利益的统一。
与时俱进,增强“四种意识”
创新是21世纪最显著的时代特征,也是对高素质工会干部的必然要求。
基层工会工作要实现创新,工会主席必须增强四种意识:一要增强大局意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从大局中找准方位,扮好角色,发挥特色,围绕企业、部门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引导到企业改革发展上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实践证明,工会围绕大局做好工作,更能赢得党政信任、职工拥护。
二要增强创新意识。
形势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工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求新求变,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
在推进工会工作创新方面,力求冲破思维定势,实行换位思考,辩证思维,努力实现三个创新。
一是观念创新,找准位置。
自觉把工会工作置于单位发展大局中去定位,去运作,避免陷入就工会论工会的误区,例如谈维护,既要讲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也要讲维护集体的整体利益;论分配,既要强调职工务化劳动在分配中的地位,兼顾公平的原则,也要重视技术、知识、管理、资本等智力劳动在分配中的地位,注重效率优先的原则,支持行政领导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使各种要素在利益分配格局中合理配置。
二是机制创新,突出实效。
在工会工作运行过程中努力改变教条化的工作模式、行政化的工作倾向,跳出单纯以会议、文件、活动、
检查来开展工作的模式,本着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大胆探索符合时代特点、适宜群众参与、党政接受认可,更加开放、自主、灵活的运行机制。
三要增强调查研究意识。
基层工会工作如何创新,怎样发展?“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为了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基层工会主席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基本功,无论工作多忙,每天都必须抽时间深入一线,只有多走、多看才能多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要增强团队意识。
搞好基层工会工作,既要依赖工会干部的运筹帷幄,更要依靠团队成员的团结奋斗。
工会主席再“高明”,充其量也只能充当三、两个回合的“领头雁”,离开团队的力量,一个人不可能独自成功。
首先,用“对职工负责,为基层服务”价值观来规范团队的行为;其次,对工作实行责任制,既分工又合作,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工会委员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工会的各项组织工作中来。
大家都知道基层工会主席难当,工会工作不容易干。
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党组织为了密切联系职工群众,需要有人从事工会工作;企业为了协调干群关系,稳定队伍,调动职工积极性,需要有人从事工会工作;职工群众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推选干部从事工会工作,”那我们就会无怨无悔地去做工会工作,去干好工会主席。
只要我们都把“当好基层工会主席,服务广大职工,促进企业发展”的理念挂在心上,练好“四个素质”、扮演好“四个角色”、增
强“四种意识”,那么,基层工会主席一定会当得有滋有味,也一定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