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的结晶与二元合金相图ppt

金属的结晶与二元合金相图ppt


(二)共晶相图
共晶相图——具有两相机械混合物的合金相图 。 (或者说以共晶转变为主的相图) 共晶转变——一定化学成分的合金在一定的温 度下(恒温),同时由液相中结晶出两种不同 成分和不同晶体结构的固相。
LE
恒温
αF+βG
( α F&化学成分的基本组织,称为共晶体。
晶粒度 1 2 3 4 5 6 7 8
单位面积晶粒数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 2048 4 (个/mm2) 22 晶粒平均直径 250 177 125 88 62 44 31 (μm)
比较: 细晶强化-->强度、硬度、塑性、韧性↑
固溶强化-->强度、硬度↑,塑性、韧性↓
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而使金属材料力 学性能提高的方法。 晶粒越细小,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塑 性越好。(这是其它强化方法所不能的)
2、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 (1)固溶体合金
f
合金I的结晶过程:L
L+α
α
α+βII
2、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 (1)固溶体合金
室温下合金I 的显微组织: a)相组成 α 、β ; b)组织组成 α 、β II
f
2、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 (2)共晶合金
f
合金II的结晶过程:L
L+(α+β)
α+β
2、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 (2)共晶合金
第2章 金属材料的组织与性能控制
主要内容 2.1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2.2 二元合金相图 2.3 铁碳合金相图 2.4 金属的塑性变形及再结晶过程 2.5 钢的热处理
重点与难点
1.金属结晶过程及细化晶粒途径 2.掌握杠杆定律及其应用; 3. Fe-Fe3合金冷却过程相变分析及利用杠杆定 律计算室温相的相对含量; 4. 塑性变形材料组织性能影响及再结晶以后组 织性能演变; 5. 掌握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等概念及组织 特征 6. 掌握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特点及对组织 性能影响
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
1、成核率(N)——在单位时间和单位母相 体积内所形成晶核的数目。 成核率越大,晶粒越细小。
2、长大率G——(晶核长大线速度)是指单 位时间晶核界面向母相中推进的距离。 长大率越大,晶粒越粗大。
过冷度与晶粒大小的关系
增加过冷度,成核率N与长大率G均会 增加,但成核率N的增加速度更快些。所以 增加过冷度会细 化晶粒。
四、金属铸锭的铸态组织及缺陷
铸态组织——金属结晶后其晶粒的形态、 大小、取向、缺陷和界面的形貌。 铸态组织缺陷——疏松、夹渣、气孔和偏 析等。
金属铸锭典型的铸态组织
典型的铸锭晶粒形 态示意图:
表层细晶区 柱状晶区 中心等轴晶区
1-细晶区 2-柱状晶区 3-等轴晶区
2.2 合金结晶与二元合金相图
2、晶内偏析——枝晶偏析
晶内偏析: 在一个晶粒内,各处 成分的不均匀现象。 因为金属通常以枝晶 方式结晶,先形成的 主干和后形成的支干 就会有化学成分之差, 所以也称枝晶偏析。
消除枝晶偏析的措施
枝晶偏析会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尤其是 塑性和韧性)和工艺性能。 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把有枝晶偏析 的合金放在低于固相线100~200℃的温度 下进行较长时间的加热,通过原子的相互 扩散而使成分趋于均匀。
第2章 金属材料的组织与性能控制
材料的化学成分 组织结构
性能
工艺(化学成分一定)
2.1 纯金属的结晶 ( Crystal of Simple Metal )
本讲主要内容
一. 纯金属结晶的条件 二.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三. 细化晶粒的途径 四. 铸锭的组织及结构简介 重点和难点:过冷度对结晶过程的影响规 律及其获得细晶的方法。
所以铸造合金的成分常取共晶成分和接近 共晶成分或选择结晶温度区间较小的合金。
三、压力加工性能与相图的 关系
固溶体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因而压力加工性 能好,可以进行锻、轧、拉拔、冲压等。 两相机械混合物的合金,其压力加工性能不如 单相固溶体。
这是因为主要混合物各相的变形能力不同,造 成一相阻碍另一相的变形,使塑性变形阻力增 加,因而共晶体的压力加工性最差。
匀晶转变——由液相直接结晶成单相固溶 体的结晶转变。 L α
(一)匀晶相图
1、相图分析及合金结晶过程
液相区L 双相区L+α 固相区α 液相线 固相线
液相区
双相区
固相区
匀 晶 相 图 合 金 的 结 晶 过 程
☆在不同温度下刚刚结晶出来的固相的化学成分是 不相同的,其变化规律是沿着固相线变化。与此同 时剩余液相的化学成分也相应地沿着液相线变化。
1、当合金形成单 相固溶体时,由于溶质 原子使基体晶格畸变, 溶质元素浓度越高,引 起晶格畸变越大,则合 金的强度、硬度越高。 2、当合金形成为 两相机械混合物的组织 时,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随成分的变化呈直线关 系,大致是两相性能的 算术平均值。
二、合金铸造性能与相图的 关系
铸造性能主要表现在流动性、偏析、 缩孔等方面,主要决定与液相线与固相线 之间的温度间隔。
一、纯金属结晶的条件
1.相关概念 ● 凝固 ( coagulation ) 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
● 结晶 ( crystal ) *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晶态)的过程。
*物质中的原子由近程有序排列向远 程有序排列的过程。
结晶:液体 --> 晶体
凝固: 液体 --> 固体(晶体 或 非晶体)
(三)晶核的长大
晶核长大就是晶核的固体界面向母相内不 断地推进。 晶核长大 方式
☆树枝状长大; ☆平面长大。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冰 的 树 枝 晶
(四)金属结晶后的晶粒大小
晶粒的大小通常以晶粒度来表示。而晶粒度又 以单位截面内晶粒的数目的多少来划分的。
Pb—Sn合金系相图
(三)包晶相图
包晶相图——具有液固两相共同转变成为 另一固相的合金相图 包晶反应: L+α
恒温
β
恒温下,一种液相与一种固相互相作用生 成一种新的固相。
第三节 合金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力学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合金铸造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压力加工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一、力学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N 晶粒度 Z s 1.1 G
变质处理
增加冷却速度虽然可以细化晶粒,但同时 使结晶时的铸造应力增加;对于较大体积 的铸锭与铸件提高冷却速度是困难的。
变质处理——即在浇铸之前向金属液中加 入某些物质(变质剂)来促进晶粒细化。
三、细化晶粒的主要方法 (总结)
1、增加冷却速度: 例如:由砂型铸造改为 金属模铸造,可以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 2、变质处理: 例如钢水中加入钛、钒、铝 等都可使晶粒细化;铸铁中加入硅铁、硅 钙等细化石墨 3、物理方法: 振动、搅拌等
(二)共晶相图 1、相图分析
1)α固溶体:Pb为溶剂,Sn为溶质 2)β固溶体:Sn为溶剂,Pb为溶质 3)共晶体(α+β)
4)共晶点——d 5)铅的溶点——a 6)锡的溶点——b
(二)共晶相图 1、相图分析
7)α固溶体溶解度变化曲线——cf 8) β固溶体溶解度变化曲线——eg 9)三个单相区:L、α、β
过冷度(△T):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 之差。对于纯金属: △T= T0- Tn 金属的结晶都 是在一定的过冷 度下进行的,这 种现象称过冷现 象。
3、影响过冷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1)金属液的 冷却速度; 2)金属液中 杂质含量。
4、金属结晶的两个条件:
1)能量条件: △T>0 (△F<0)
△F:两相的 自由能差值
ΔT ΔF Lm Tm
F固
F液
温度
2)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
近程有序结构 远程有序结构
结晶
结构起伏
二、金属的结晶的一般过程
金属的结晶过程 包括成核和长大 两个基本过程。
晶核:作为结晶 核心的极细小的 固相晶体。
结晶的一般规律
形核 长大
(二)晶核的形成
1、均匀(自发)成核——在均匀的液态母相中自 发形成新相晶核的过程。 γc=(2σTm)/(LΔT) γc—临界晶核半径; σ—表面能;L—熔化潜热; Tm—熔点 2、非均匀成核——依附于母相中某些现成界面而 成核的过程。
3、杠杆定律
杠杆定律可以计算匀晶相图中两相区中两 平衡相的相对质量。 也可以用于计算其它类型二元合金相图两 相区中两平衡相的相对质量。
3、杠杆定律
QL+Qα=Q合 QL=(Xα-X)/(Xα-XL)=bc/ac QL×XL+Qα×Xα=Q合.X Q =(X-X )/(X -X )=ab/ac α L α L
f
2、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 (3)过共晶合金
室温下过共晶合 金的显微组织: a)相组成 α 、β ; b)组织组成 β 、(α +β ) α II
f
2、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 用组织组成物标注相图
合金的相组成物:
在合金的显微组织 中的基本相,如α 、 β 固溶体相。
合金的组织组成
物:由基本相组成 的单相组织和共晶 体等基本组织,如 亚共晶合金的组织 组成物 α +β II+ (α +β )。
液体 晶体
2、 纯金属宏观现象
1、电炉 2、坩锅 3、熔融金属 4、热电偶热端 5、热电偶 6、保护管 7、热电偶冷端 8、检流计
热分析装置
纯金属结晶的条件就 是应当有一定的过冷 度(克服界面能)
过冷度
T= T0 - Tn
理论结晶温度 开始结晶温度
T
T0 0
T
Tn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