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130121]
课程承担单位[艺术设计系]
制定人[郭飞] 制定日期[2013.06.30]
审核人[李伟] 审核日期[2013.07.30]
批准人[刘海利] 批准日期[2013.08.30]
一、适用对象
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
二、适用专业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

本课程是为完成“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栏目包装制作”而设置的课程,使学生达到独立进行二维短片/三维短片/栏目包装制作能力的专项能力。

本课程是依据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动画人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本课程的前导任务是:无,涉及到的课程有无;后续任务是:无,涉及到的课程有无。

四、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学生能够掌握二维及三维动画制作的综合能力。

2、技能目标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二维及三维动画制作。

五、参考学时 120
六、设计思路
综合实训是综合实训课程是将动画设计和漫画设计的有机结合,是影视动画专业的深化与延伸。

要求学生在动画设计的理论基础上,掌握漫画设计的原则及表现技巧,了解影视及每体领域的发展方向,掌握实际的动画专业技能。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熟练应用平面设计和数码设计软件制作、创作影视作品,熟练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虚拟现实设计制作,并具备相关理论的研究能力,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中高级数码影像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十一五"期间,我国动漫产业蓬勃发展,一批动漫动漫游戏企业和动漫品牌崭露头角,动漫游戏产业链日益完善,成为文化产业中极具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我院高职高专动漫专业职业教育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学历+技能+就业。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课时分配表
1. 实训任务1:人物和场景造型的设计(14学时)
实训内容:每组根据各自的分镜绘制角色主要动作和场景、
道具。

场景中的房子和树木,还有动物等。

实训目的: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造型设计,以及动画上
色技术,Flash软件技术。

2. 实训任务2:人物模型和场景模型的制作(16学时)
实训内容:根据绘制出的人物和场景、道具制作出模型,尽
量模仿第九数码所给的模型效果,为模型的动作留出足够的活
动空间。

实训目的:训练学生的三维模型制作能力。

3. 实训任务3:人物模型和场景模型的材质贴图制作(12学时)
实训内容:根据游戏动画的概念,运用dota的理念,和dota
的美术风格在三维软件中做出贴图和材质,首先进行色彩,纹
理,质感等的设定工作,然后可以做出或从素材库里找出与其
设定相类似的材质,进行贴图。

实训目的:通过色彩、纹理、质感等等的设定训练学生的三
任务驱动法维模型材质贴图制作能力。

4. 实训任务4:角色蒙皮制作(8学时)
实训内容:根据制作好的角色与角色模型制作骨骼并为角色
与骨骼蒙皮,并进行动作测试,对动作中有破损的模型进行蒙
皮权重调试甚至重新修改模型。

实训目的:训练学生角色动画流程当中的骨骼与蒙皮制作能
力。

5. 实训任务5:角色表情与动作制作(8学时)
实训内容:严格按照剧本分镜进行角色动作制作与调试。

实训目的:训练学生角色动画流程当中的表情制作与动作制
作能力。

6. 实训任务6:场景画面调试(10学时)
实训内容:根据分镜头剧本进行场景画面调试,主要涉及灯
光布局与调试、摄像机布局与调试,为渲染动画做准备。

实训目的:训练学生三维软件灯光、摄像机工具的整体布局
把握与制作能力。

学习评价
一、评价项目
1.会将制作的动画镜头进行合成、配音以及影片输出。

二、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制作过程中操作效果、任务完成情况等
八、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建议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

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选用任务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 先给出所要达成到的目标,即任务,同时提出问题;学生在接受这个任务时,会带着问题去学习。

然后通过简要的知识讲解,最后学生通过刚刚学到的知识去进行任务实施。

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完全被动接受的弊端。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积极参与的过程。

2.师资条件要求
本门课程要求教师具备艺术类高等教师资格、并在动画行业企业从事动画工作三年以上。

3.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实训环节要求在动画实训室内完成,使用多功能拷贝台、动检仪、计算机、配音设施。

4.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火星时代网、闪客帝国网;
(2)《白金手册》、教科书。

7. 其它说明
完善的局域网及服务器、校外实训基地的场地及设备使用。

九、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评价应体现多元评价方法,重视教学过程评价即任务评价,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实训评价等,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并且附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