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益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闻对我们很感兴趣。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迎新会。
C.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习惯,以及勤洗手,勤锻炼,常饮薄荷叶与金银花茶,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途径。
D.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活动中,我市教育系统提出了“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带动一片社区,全体师生带动整个社会”的口号。
4.仔细阅读下文,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野猪,马与猎人从前,野猪和马常常在一起吃草,但是野猪经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
马非常生气,一心想要报复他,便跑去请求猎人帮忙。
猎人说除非马愿意套上辔头让他骑,才会帮助马惩治野猪。
马报复心切,就答应了猎人的要求。
于是,猎人骑在马背上打败了野猪。
然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
马终于成了被猎人奴役的工具(选自《伊索寓言》)道理:5.美国一些政客把全球经济失衡原因归咎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其目的无非是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逃避责任。
(2分)。
(用《醉翁亭记》)6.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2分)水管漏的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
他懒洋洋的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主妇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1)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
(2)假如你是这位修理工,你该说:。
7.名句积累(8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分)(2)_,愁云惨淡万里凝。
(1分)(3)欲渡黄河冰塞川,。
《行路难》(1分)(4)采菊东篱下,。
《饮酒》(1分)(5)散入珠帘湿罗幕,。
(1分)(6)《醉翁亭记》中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长风破浪会有时,。
(1分)二阅读(39分)(一)阅读《迎燕》,完成8—9题:(3分)迎燕(宋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8.诗中表现人们欢迎燕子到来的诗句是:。
(1分)9.这是一首平易浅显的咏物诗,全诗借“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趣?(2分)(二)阅读《题生态眼睛看中国》,完成10—14(13分)题生态眼睛看中国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占2/3,大致可分为三级台阶。
第一级台阶是世界第一大高原——青藏高原。
第二级台阶从黑龙江最北端开始,一直到云贵高原南部,平均海拔近2000米,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秦岭、大巴山和云贵高原。
自第二级台阶以东至东南沿海为华东平原,即第三级台阶。
上一级台阶都是下一级台阶的支撑或庇护伞。
青藏高原是我国整个生态的屏障,它把寒冷空气挡在这座高墙之外,使它的东面和南部即第二级台阶形成了优良的生态条件。
温暖湿润,物种丰富。
而第三级台阶属平原生态系统,现代城市生活基本上都集中在这里,第二级台阶丰富的物种资源为第三级台阶的平原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存的物资。
三级台阶中最关键的是青藏高原,它也是亚洲生态系统的支柱。
高原上的山脉就像一条条大水坝,坝顶部几乎都是冰川,既围出了大面积的湿地、河流与湖泊,又有冰雪融水源源不断地补给湿地,形成一个涵养水源的生态系统。
水是生命之源,正是这个“大水塔”维持了整个中国乃至东南亚的整个生态世界的新陈代谢。
但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连年干旱,青藏高原上的许多湖泊湿地渐渐干涸。
青海湖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现在每年退水13厘米,干涸的过程中,矿物质析出,若干年之后,过高的矿化度会杀死湖内所有生物。
这些年来过度放牧也导致了草场退化,进一步破坏了涵养水源的生态条件。
一旦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草甸消失殆尽,整个高寒草甸将会被荒漠和沙漠所取代。
由于全球变暖,雪线退缩,使许多5000多米的雪山岩石裸露。
冰融水量减少,许多湿地与河流干涸,缺水的居民只能搬家。
云南省号称“植物王国”,但看到的绿色与之并不相符。
云南省只有西南部的森林长势良好,而中东部大部分植被很稀疏,干热河谷和干荒地区生态更加脆弱,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在喀斯特地形区的土层很薄,很容易被侵蚀。
著名的云南石林,看上去虽然壮观,但从生态的角度去看,不过是一片石漠,在云贵许多地点,正在形成大量的新石漠区。
红色土壤流失后。
裸露出灰色的石灰岩,就像动物被剔去了皮肉,剩下骨架一样,比沙漠更难治理。
在云南的德宏地区的热带雨林,人们砍掉它改种农作物。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重要且无法替代的生态系统,农作物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之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样做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里的湿地、湖泊也正在退缩或消失,以前碧波荡漾的纳帕海现在已消失不见。
经询问才知道.是无序开发把地下水系破坏了,就像在我们的盆底钻一个孔,高原湖盆的水全部漏掉了。
10.本文说明的中心是。
(2分)11.文章以简洁的语言扫描了中国生态的三个台阶:“第一台阶”是,“第二台阶”是黑龙江最北端到云贵高原南部,“第三台阶”是。
文中能说明三个台阶之间相依存关系的一句话是:。
(3分)12.为什么说“三级台阶中最关键的是青藏高原,它也是亚洲生态系统的支柱”?(2分)答:。
13.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号称“植物王国”云南省的生态状况的?(3分) 答:。
14.针对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的生态状况,对我们生态保护有何启示?(3分) 答:。
(三)阅读《让我看着你》,完成15—20题(13分)让我看着你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
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
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②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
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
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③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
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
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
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
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④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
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
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
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
⑤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
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
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⑥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
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
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
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
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⑦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
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
⑧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
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
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1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共2分)时间:某一天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
经过:。
结果:。
16.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
(3分)17.男孩的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变为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2分)18.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方式”指什么?(1分)19.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2分) 20.读了本文,你一定有很多感触吧,请将你感触最深的地方谈出来。
(3分)(四)阅读甲乙两文完成21—25题(10分)『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文』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注释』(1)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2)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3)交欢;结为好友。
交,结交。
欢,友好关系。
(4)姝:美女。
(5)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
主上,皇帝。
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
(6)却:推辞。
(7)初:当初。
(8)第:府第,住宅。
(9)何以家为;为什么要安家呢?(10)或:有人。
2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词的意思。
(2分)(1)或异二者之为.为(2)吴玠素.服飞素(3)饰名姝遗.之遗(4)玠益.敬服益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23.比较上面两段文字,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4分)24.甲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达胸襟,也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
以下几篇课文中各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请把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默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分)(2)龚自珍《已亥杂诗》:。
(1分)三、写作(60分)25.从下面两道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在充满(快乐、激情、忧伤、平淡)的日子里题目二;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到达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那是亲情的翅膀,那是友情的翅膀,那是信念的翅膀……当然,文学的熏陶、音乐的感染、思维的力量……也会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