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问答题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下册问答题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问答题一
1、隋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需要加强;
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朝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的震撼,使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唐太宗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

3、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什么?
答:(1)吸收隋亡教训,勤政爱民,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聚集了不少人才;
(3)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和合并州县,加强中央权力;
(4)完善科举制,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5)重视文化教育,大兴学校。

(6)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总之,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4、唐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实行科举制,便于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5、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少数民族的拥戴?
唐太宗改变了“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对其首领优礼相待;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等,所以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

6、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带去的先进技术,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7、说一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
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进行交流的使团。

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8、赵州桥设计巧妙之处在哪里?
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平拱式既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又方便人畜通行,还节省了石料;两个敞肩式小拱,增强了桥的泄洪能力,减轻了桥的自重,而且造型美观。

9、李白、杜甫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李白诗歌雄奇飘逸想象丰富,富了浪漫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10、北宋军民抗击辽、西夏南侵有何意义?
辽和西夏的南侵是掠夺性战争,北宋军抗击是正义性的,维护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有利到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11、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女真旧俗?
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
学习汉人生活习俗。

12、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的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13、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历史意义?
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14、比较隋唐与明清时期科举取士和不同,想想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科举考试中常设和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

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

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

这种考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明清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是巩固独裁统治的手段,是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问答题二
1、隋朝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答:(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

(4)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5)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如何评价武则天?
答: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当政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她的统治实现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皇帝。

3、科举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唐朝科举制度有何进步历史作用?
答:科举制度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

明经科主要考察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

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作用:实行科举制,便于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
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氏族关系的崭新局面,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4、你知道我国隋唐时期科技方面有哪些世界之最吗?请列举出来。

(1)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

(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纪上最早、标有明确时间的印刷品。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

(4)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拱桥。

5、隋唐时期,我国取得的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
(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
(4)、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6、简述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1)、北宋时辽宋议和,订立澶渊之盟;宋与西夏连年交战后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2)、南宋时,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7、简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1)、南方农业有较大发展。

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

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2)、南方手工业兴旺。

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3)、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4)、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5)、南方商业繁荣,有开封、杭州等商业城市,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8、元朝统治者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
答:(1)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2)主持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3)开凿两段新运河(4)开辟规模空前的航运(5)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制度(6)加强对边疆西藏、琉球地区的管辖(7)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9、结合史实说明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答:(1)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技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北宋时,我国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促进航海的发展,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中,促进我国海上贸易的发展。

(3)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和火炮等。

10、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
(1)目的: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意义: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

(3)作用: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
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11、明清时期中国军民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主权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答:(1)戚继光抗倭;(2)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3)清朝康熙帝时取得两次雅克卫反击战的胜利,遏制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4)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段边界。

中俄《尼布楚条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