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生产系统建设方案最新版本

混凝土生产系统建设方案最新版本

目录
1. 概述 (2)
2. 混凝土系统生产规模 (2)
3. 混凝土系统平面布置 (2)
4. 混凝土系统工艺流程 (3)
5. 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4)
6. 系统运行环保措施 (5)
7. 系统施工 (6)
8. 附件 (6)
混凝土生产系统建设方案
1. 概述
根据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要求,梅洲抽水蓄能电站分交通洞、通风洞、自流排水洞及7#支洞施工,洞内采用城门型断面,Ⅱ类围岩采取顶拱系统锚杆+喷混凝土支护型式;Ⅲ类围岩采取系统锚杆+挂网喷混凝土支护型式;Ⅳ类、Ⅴ类围岩采取系统锚杆+挂网喷混凝土+钢支撑(钢筋格栅或型钢拱架)+混凝土衬砌的复合支护型式。

洞内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

本标段混凝土总量约为1.7万m3,主要混凝土种类为洞内衬砌混凝土、洞内喷混凝土及洞内路面混凝土,混凝土最高级配为二级配,高峰期混凝土浇筑强度约为1400m3/月。

2. 混凝土系统生产规模
按照最高月浇筑强度1400m³混凝土,本工程的混凝土生产系统的配置为HZS50强制式拌和站一座,HZS50混凝土搅拌站组成有:主机、配料机、螺旋输送机、水计量、外加剂计量、水泥罐等。

HZS50混凝土搅拌站理论生产率是50m ³/h。

HZS50混凝土搅拌站主机型号是JS1000型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质量好、效率高;配料机型号为PL1600型混凝土配料机,配料均匀。

全套设备生产效率高。

充分考虑浇筑强度的不均衡性,月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50(m³/h)×8(h)×20(d)÷1.2=6600m³>1400m³
满足施工强度要求。

3. 混凝土系统平面布置
混凝土系统布置在交通洞冲沟处的2#场地,主要由1座HZS50型混凝土拌和站、骨料堆场、粉料罐、供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附属设施组成,回车卸料平台、骨料堆场平台及拌和站基础平台高程均为419m。

具体布置见《混凝土生产系统平面布置及工艺流程图》。

混凝土拌和站具体位置可根据现场实际地形进行调整。

(1)回车卸料平台
回车卸料平台布置在1#公路与施工便道旁,所处高程为419m,自卸汽车运输
来的骨料分类卸入骨料堆场。

(2)骨料堆场
骨料堆场所处高程为419m,平面尺寸为34m×10m,采用C15混凝土隔墙分成3个分料仓,中石(20~40mm)、小石(20~5mm)各一个,砂仓(0~5mm)一个。

石仓单个容量为150 m3,砂仓容量210m³,骨料总储量510m3,可满足高峰月混凝土浇筑7天的需用量。

(3)拌和站及粉料罐
拌和站及粉料罐布置于419m高程,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浇筑需要,系统设2个散装水泥罐(容量为2×100t)和1个粉煤灰罐(容量为100t),满足高峰月混凝土生产需用量。

粉料罐罐锥底部均设置气化破拱装置,以防止水泥、煤灰在罐里起拱,保证水泥、煤灰均匀、流畅下料。

破拱装置为带多孔片的气化嘴,分上、下两层布置。

另外,在水泥、粉煤灰罐里设置料位指示器,可以随时了解罐内料面高度,控制进料时间和进料量,罐锥底部下料口设检修用平板闸门。

(4)外加剂
外加剂直接堆放于料罐前方,堆存量为5t,可满足混凝土浇筑高峰期一个月左右的外加剂用量。

(5)其他
系统供风项目主要有各罐除尘以及各胶凝材料储罐破拱和骨料堆场的气动弧门及气阀等的供气、上楼以及排堵装置的二次进气阀等。

混凝土系统的供风由1台W-1.0/7的空压机提供。

本系统用水由供水系统提供,在料管附近布置一个6 m3的砖砌结构水池,系统最大用水量3m3/h。

办公值班工具室布置在拌和站附近,占地面积为36m2。

4. 混凝土系统工艺流程
粗细骨料采用自卸汽车从骨料生产系统或备料场运输至回车平台后,直接卸入骨料堆场。

然后用装载机从料堆底部取料转运至称量料斗,再经胶带输送机送入拌和站主楼料斗。

散装水泥、粉煤灰采用散装罐车从厂家直接运输至本系统后,通过车上自卸装置将其分别卸入拌和站水泥罐、粉煤灰罐内,后经水泥(煤灰)螺旋输送机送入称量斗计量后进入搅拌机内。

从骨料、粉料计量进料开始至搅拌出机,均为电—气集中微机自动控制。

5. 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1)主要技术参数
(2)料仓容积
(3)配置清单
6. 系统运行环保措施
(1)水土保持
在混凝土生产系统建设完成后及时对裸露边坡进行绿化防护,防止冲刷。

在系统周边设置完善的截排水设施,并在集中出水口设置沉淀池,对含泥含沙的天然集水沉淀过滤后再行排放。

(2)污水处理
混凝土生产系统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约2000mg/l,混凝土生产系统冲洗每天产生废水量约10m3。

其结构采用浆砌石结构,尺寸为4m×2.5m×1.5m(长×宽×深),内用浆砌块石分隔成集污水池(加酸性中和药剂)初沉池、二沉池。

污水处理能力为5m3/h。

系统产生的生产废水用排水沟(尺
寸为
200mm×400mm)(宽×深)引入废水处理池,经沉砂、沉淀加药处理后用于道路养护。

(3)粉尘
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粉尘污染主要为胶凝材料装卸及道路运输所产生的。

胶凝材料产生的粉尘主要通过系统自带的除尘装置进行消除;道路运输的粉尘主要通过场地硬化、道路养护及洒水降尘等措施进行消除。

(4)噪音
噪音主要为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拌和主机所产生的。

为此,采用隔音材料对拌和主机进行封闭,以降低影响。

7. 系统施工
系统计划从开工后即进行施工,施工工期约2个月。

拌和站基础采用人工开挖至坚实持力层,混凝土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的形式解决。

施工用水结合混凝土生产系统用水布置,从本标施工总布置的供水系统管网接引。

施工用电结合混凝土生产系统用电布置,从本标施工总布置的供电系统接引。

弃渣运输至指定渣场堆放。

本系统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总量约200t,为了保证系统按时投产使用,在进场准备工作完成后就组织系统建设。

系统建设将分别由土建班组和机电班组进行施工作业;同时,由项目各职能部门提供安全、质量、技术和物资等保障。

金属结构安装采8t、16t、25t汽车起重机吊装就位,运输设备主要采用20t 拖车。

严格按有关规程规范验收后投入使用。

8. 附件
(1)《混凝土生产系统平面布置及工艺流程图》
(2)《HZS50型混凝土搅拌站系统总图》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