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教案教学目标:安全生产让每一个人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在行动上落实安全生产,在业务上懂安全生产。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做到安全生产。
教学内容:一、安全生产及其意义1.概念:在生产的全过程中使与生产相关的人、财、物完整无损毁。
2.意义:(1)是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2)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
(3)是自身利益的需要。
(4)是产权人利益的需要。
(5)是完善科学管理的需要。
二、企业的安全管理1.加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
2.加强安全培训,培训目的是让每一个人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在行动上落实安全生产,在业务上懂安全生产。
3.完善安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1)硬件:设备、设施、环境;(2)软件:与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操作规程、安全记录。
4.经常组织安全检查(1)检查形式: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
(2)检查内容:查思想重视程度、查管理制度(是否切实可行)、查生产过程(设备、设施、环境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群众没受到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处分不放过。
三、影响安全生产的四大要素1.人:最主要因素。
对人的要求:(1)思想上重视;(2)业务上熟悉;(3)操作上规范。
2.设备:(1)选型合理;(2)安装规范;(3)状态良好。
3环境:清新、舒适4.管理: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
四、常见的事故种类及预防1.机械事故(1)后果:设备、设施的非正常损害,人员伤亡。
(2)事故特点:a.发生频率高;b.影响范围小;c.损失相对小。
(3)引起原因:设备选型不对,年久失修,防护措施不好,制度不健全,操作不熟练,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不强等等。
(4)预防措施:a.正确安装,合理使用。
b.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c.经常保养、检查、检修。
d.不带病作业。
2.电气事故(1)后果:设备损毁,人员伤亡,引起火灾。
(2)原因:人员触电、设备短路超负荷运转等。
(3)防范措施:设备外壳接地,不接触有电部位。
3.火灾(1)后果:设备损毁,人员伤亡,有时产生有毒气体或爆炸。
(2)特点:发生频率低;发展过程长,损失重,影响大。
(3)火灾控制和灭火控制:材料最佳的用量和贮量;控制或减少可燃物、可燃物远离火源。
灭火原理:控制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
燃烧:1.定义:可燃物与氧化剂反应发出的光和热。
2.条件:a必须有可燃物存在;b有氧化剂;c火源。
3.闪燃: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在接近火源时发生的短时燃烧。
闪点:可燃物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
着火:(闪点往上)可燃物遇到明火。
4.爆炸:压力势能瞬间释放。
(1)后果:严重的破坏性。
(2)特点:发生机会较低、过程快。
(3)爆炸分类:a.物理性:物理性质引起的,如压力容器。
b.化学性:发生化学反应,升温升压造成的爆炸,如炸药。
爆炸极限: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与最高浓度的范围。
防止爆炸的措施:a.减少易爆物的存量。
b.加强通风、远离火源。
c.尽可能降低环境湿度。
d.杜绝跑冒滴漏。
一、安全生产基本知识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什么是安全技术?答:安全技术是为控制或消除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防止发生人生事故,而研究与应用的技术。
3、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指的是什么?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确保安全生产而制定的各种法律和操作者必须遵守的行动规则。
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也是追究违章事故的依据。
4、什么是安全规程?答:安全规程是为贯彻安全生产方针而制定的有关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
5、什么是事故和事故隐患?答:事故是由于危险行为和危险因素突然导致一项生产活动(或工作)中断,并造成人身伤亡(包括急性中毒)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6、职工的安全职责是什么?答:厂、矿企业职工,应积极参加各种安全生产活动,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和劳动保护管理制度,主动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的建议,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以及个人防护用品。
二、安全用电常识1、电有几种?答:电有交流和直流两种。
一般用的照明灯和电动机用的电是发电厂输送的交流电,而蓄电池、干电池和直流发电机发出的都是直流电。
2、什么是电流?答:电子在金属导线中有规则地向一个方向移动叫电流。
3、什么叫电压?答:电压是指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或电动势,是形成电流的动力。
4、什么上电阻?答:电流在导线中流动时受到的阻力叫电阻。
5、什么叫静电?答:静电是由于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紧密接触和分离,或者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转移,破坏了物体原子中的正负电荷的平衡而产生的电叫静电。
6、哪些物质易产生静电?其条件是什么?答:金属、木材、塑料、化纤、油制品等易产生静电。
其条件是高温、高压、干燥的情况下易产生静电。
7、防止静电有哪些措施?答:防止静电有七种措施:即增加湿度;采用感应式静电消除器;采用高压电晕放式消除器;采用离子流静电消除器;采用防静电鞋;采用防静电服;经地面导电。
8、什么叫泄漏电流?答:设备或容器具在外加高电压作用下,经绝缘部分泄漏的电流叫泄漏电流。
9、为什么静电能将可燃物引燃?答:因为可燃性气体及蒸气与空气混合的最小引燃能量为0.009毫焦,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的最小引燃能量为0.002-0.0027毫焦,粉尘的最小引燃能量为5-60毫焦,通常静电放出的电火花能量,完全能使可燃物引燃。
10、人触电的现场急救方法主要有几种?答:主要有人工呼吸法、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
11、人体为什么会发生触电?答:在电路中,人体的一部分接触火线,另一部分接触其他导体,就会触电。
12、人身触电应怎么办?答:当发生人身触电时,要尽快脱离电源,然后对触电者进行紧急抢救。
1)、在未切断电源时,不能用手直接拉触电者的身体,必须用干燥的木棒等绝缘物体去拉开电源线。
或站在干燥的木板(板凳)上,或穿绝缘的胶底鞋,用一只手去拉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2)、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应将其抬到比较温暖且空气流通的地方静卧休息。
3)、触电者失去知觉,但还有呼吸,也应将其抬到比较温暖而空气流通的地方休息。
如发现伤员呼吸困难或呼吸逐渐衰弱,并有痉挛现象,则须施行口对口或俯卧压背法或仰卧压胸法人工呼吸。
4)、如触电者呼吸、脉搏都停止了,应立即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同时进行,如果现场只有一人,可以挤压四次,吹气一次,切不可对触电者注射强心剂。
13、电动机为什么要接地线?答:电动机运转中会发生振动、摩擦和线路变化,时刻有电机超额超额壳体带电的可能。
接有地线后,电机外壳所带的电被地线释放掉,人与电机接触就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14、安全用电应注意事项有哪些?答:注意事项如下:1)、人手潮湿(有水或出汗)不能接触带电设备和电源线。
2)、各种电器设备,如电动机、启动器、变压器等金属外壳必须有接地线,使电器设备金属外壳保持与大地有相同的电位。
3)、电路开关一定要安装在火线上,当开关切断电源线后,电器设备均不带电。
如果开关安装在地线(零线)上,虽然开关切断通路(零线),但不能切断火线,电器设备仍带电,有触电的危险。
4)、在接、换保险丝时,应切断电源。
保险丝要根据电路中的电流大小选用,保险丝额定电流过大,会失去保护作用;保险丝额定电流过小,容易造成停电事故。
不能用其他金属代替保险丝。
5)、正确地选用电线,根据电流的大小确定导线的粗细,屋内不准使用裸线,照明电路上必须采用绝缘(塑料软线或花线),在输电线路上必须采用皮线或塑料硬线。
6)、人体不要直接与通电设备接触,应用装有绝缘柄的工具(绝缘手柄的夹钳等)去操作电器设备。
7)、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用二氧化碳灭火机灭火。
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机灭火。
8)、高大建筑物必须安装避雷器,要经常对电器设备检查,严禁超负荷运行。
如发现升温过高,绝缘下降时,应及时查明原因,消除故障。
9)、发现架空电线破断落地时,人员要离开电线地点8米以外,要有专人看守,并迅速组织抢修。
15、什么叫保护接零?答:在正常情况下,将电器设备不带电的导电部分与低压配电网的零线连接起来,防止漏电发生触电事故,叫保护接零。
16、什么叫保护接地?答:在正常情况下,将电器设备不带电的导电部分与接地体连接起来,防止漏电发生触电事故,叫保护接地。
三、安全防火常识1、什么叫燃烧?答:凡物质与氧气化合时发生大量的热和光的现象,叫燃烧。
2、燃烧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答: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要有可燃物,如木材、纸张、棉纱、汽油、天然气等。
2)、要有助燃物,即空气中的氧气或纯氧气。
3)、要达到着火的温度,即达到物质的燃点。
着火的三要素必须同时存在,缺少一个也不能燃烧。
3、什么叫自燃?答:某些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由于其本身内部的生物、物理或化学作用产生的热而引起的燃烧,叫自燃。
4、什么叫燃点?答:可燃物质加温后,能形成连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燃点。
5、什么叫自燃点?答: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
6、哪些物质容易产生自燃?答:能发生本身自燃的物质有两类:1)、本身具有自燃倾向的物质,如泥炭、煤碳堆、木炭、原棉堆等。
2)、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发生自燃的物质,如石油产品、酒精、甘油、稻草等与个别酸类接触时。
7、什么叫可燃气?答:凡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着火、爆炸的气体叫可燃气。
8、什么是可燃和易燃液体?答:凡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着火、爆炸的液体,都称燃烧液体,可燃液体系指闪点>45℃的燃烧液体,易燃液体指闪点≤45℃的燃烧液体。
9、油井(站)发生火灾的原因是什么?答: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不按用火规定办事,不按“三不点火”和先点火后开气进行操作。
2)、室内管道漏气,通风不好,天然气浓度大。
3)、电源打火花。
4)、在井场站吸烟,使用明火,动用电气焊,穿带钉子的鞋(或铁器)产生撞击火花。
5)、油罐无避雷器。
6)、溢油、跑油与明火接触。
7)、井、站外有油污、杂草着火引到井站。
10、防止油井(站)发生火灾的措施有哪些?答:防止油井(站)发生火灾的措施如下:1)、严格执行动火规定,办理动火手续,有安全措施。
2)、严格“三不点”规定。
3)、杜绝管线、容器漏气,室内要有通风孔。
4)、井、站要达到“三清、四无、五不漏”。
5)、电源线排列整齐、绝缘好,室内要用防爆灯、防爆开关。
6)、井场、站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7)、罐区要装有避雷器。
11、油罐发生火灾有哪些原因?答:油罐发生火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油罐量油口没有用有色金属制作,在量油的卷尺放入或提起时,与量油口壁摩擦产生火花,引燃油蒸气酿成火灾。
2)、油罐呼气阀下没有装阻火器或油罐密封不严,飞火进入引燃油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