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贸企业外汇套期保值风险及优势探析

外贸企业外汇套期保值风险及优势探析

外贸企业外汇套期保值风险及优势探析
货币之间的汇率是不停变化的,有时甚至非常剧烈,这种变化是所有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十分关心的。

例如,一个在英国销售货物的美国出口商将收到以英镑支付的货款,而这些英镑的美元价值取决于付款时的即期汇率。

因此直到付款那天这位美国出口商将一直有汇率风险。

这种风险就可以在外汇期货市场上通过套期保值来避免。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对于套期保值交易的理解和运用还处于初始阶段。

套期保值交易在国外的外汇市场较为普遍,通常是跨国贸易公司为规避汇率风险而选择套期保值交易。

其中,像西门子、摩托罗拉等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都拥有自己单独的,专业研究规避金融风险的部门,当然汇率风险也包括在内。

目前,国内的进出口企业在这方面情况参差不齐,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都已意识到甚至亲身经历了汇率风险,但大多数尚未找到规避汇率风险的有效办法;而一些大企业一般都设立了专门的部门主要负责规避金融风险。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后,谁先树立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并率先掌握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谁将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一、外汇套期保值概念与操作
外汇套期保值是指外贸企业运用一定的套期金融工具和套期运作手段,来规避利率风险以及外汇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机会成本,通过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发生预期变动,抵销被套期项目现金流量损失,达到外汇套期保值的目标。

外汇套期保值能够对付款时间与交货时间,两者之间的时间差所导致的汇率波动风险进行有效弥补,因此其具有规避汇率风险的效果。

外汇套期保值的具体做法是:为了使实际的或预期的现货头寸避免汇率变动的不利影响,进行与现货头寸相反方向的外汇期货交易。

由此,根据套期保值交易所采取的方向,外汇期货的套期保值可以分为多头套期保值和空头套期保值两种。

外汇多头套期保值是指在即期外汇市场上拥有某种货币负债的人,为防止将来偿付时该货币升值的风险,而在外汇期货市场上做一笔相应的买进该货币期货合约的交易,从而在即期外汇市场和外汇期货市场上建立盈亏冲抵机制,回避汇率变动风险。

外汇空头套期保值是指在即期外汇市场上持有某种货币的资产,为防止未来该货币贬值,而在外汇期货市场上做一笔相应的空头交易,从而在即期外汇市场和外汇期货市场上建立盈亏冲抵机制,回避汇率变动风险。

二、外汇套期保值可能存在的风险
利用外汇衍生产品对外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已成为国际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最主要的选择方法之一。

然而,当前国内企业可以用来管理外汇风险的外汇衍生产品较少,且银行管理费用较高,这让一些拥有较小外汇风险头寸的企业望而却步。

另外,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着偏见和恐惧。

盘点数次金融危机,说创新型金融衍生产品是其“祸根”并不为过。

从美国一些大的资本公司倒闭,至当下尚未结束的美国次贷风波所引起的全球经济动荡,都能发现创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的身影。

实事求是地讲,金融衍生产品创立的初衷是用来管理市场风险的,若能正确运用它们,会非常有效,也十分安全,其理论基础就是风险对冲的套期保值理论。

国内很多企业对“套期保值”概念认知比较晚,大多是汇率改革之后才有所接触。

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套期保值”概念存在认识误区:觉得套期保值“亏钱”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不敢做是很多企业由于对“套期保值”不了解而产生的主要误解。

其实,套期保值买的是一个对于未来现金流的确定性,而不是许多企业想象的买的一个投资或赢钱的机会。

套期保值的“赢亏”不能代表一个公司的管理能力,专业的分析师们也不会单纯用“盈亏”对一个外贸企业实力进行评价。

三、外汇套期保值对外贸企业的积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阶段财富的物质形态日益退化,资产或财富更具流动性,并逐渐走向虚拟化,企业实施外汇期货套期保值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
可行的。

外汇套期保值不仅可以使外贸企业的进出口贸易规避风险,而且操作简易,行之有效,日渐成为外贸企业不断开拓企业市场的一个有力武器。

第一,降低企业财务成本,规避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

自从汇改确立之后,随着市场运作机制的日益成熟,汇率不再像汇改初期那样一成不变,而将呈现双向波动的态势。

进口企业的进口成本常常受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如汇价的横向调整。

企业采取套期保值主要通过规避汇率风险,以免因汇率波动而造成利润的降低,最终锁定自身的财务成本。

假设我国CN公司于2010年12月1日向美国US公司出口纺织品一批,货款采用美元结算,价值总额为10万美元。

假设CN公司销售给US公司的纺织品交易到2008年1月31日结算付款。

2010年12月1日销售当天的汇率是1 USD =6.67CNY,2010年12月31日的汇率为1USD=6.62CNY,2011年1月31日结算付款时的汇率是1USD=6.58CNY。

假设CN公司预期美元贬值,为了防止美元下跌,于2010年12月1日交易当天与银行签订了一份远期外汇和约,约定于2008年1月31日按照远期汇率6.66将美元兑换为人民币。

如果不签订远期外汇和约,到了2008年1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为6.58,因美元贬值而造成损失9 000元(100 000×(6.67-6.58))。

如果签订远期外汇和约,到2008年1月31日按照约定的汇价6.66进行交割,尽管因美元贬值仍然损失1000元(100 000×(6.67-6.66)),但与不签订远期外汇和约相比少损失8000元。

签订远期外汇和约将波动的汇率固定起来,降低了因汇率波动造成的风险。

第二,对冲风险,保值增值。

外贸企业在进行进出口业务活动中,通过外汇套期保值的科学合理操作,可以有效地对冲汇率风险,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

套期保值的效率是用来表明,套期保值的实际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大小。

若套期保值效率大于100%,则说明实际结果优于目标;若套期保值效率为100%,则表示两者之间是相等状态;若套期保值效率小于100%,则说明实际结果与目标相比处于不利地位。

套期保值的盈亏指的是实际结果的差异,是针对套期保值未实施与实施两种情况之间的不同。

套期保值的亏损是指进行套期保值的最终结果明显不如未进行套期保值的结果;相反,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况好于未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况则为盈利。

假设国内某公司财务部经理预计公司1个月后将收到1000万美元的款项,且在4个月之内暂时不用这些款项,因此可用于短期投资。

他担心1个月后汇率下跌使投资回报率降低,就可以卖出一份本金为1000万美元的1×4远期汇率协议。

假定当时银行对1×4远期汇率协议的报价为8%,他就可将1个月之后3个月期的投资回报率锁定在8%。

这样的实务操作,有效地对冲了汇率波动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实现了企业利润和价值的保值增值。

外汇套期保值有期约和远期两种工具,它们都是为了对冲风险。

实际运用中,套期保值的效果由于三个原因而受到影响:一是需要避险的资产与避险工具的标的资产不完全一致;二是套期保值者可能不能确切的知道未来拟出售或购买资产的时间;三是需要避险的期限与避险工具的期限不一致。

在这些情况下,就要考虑基差风险、合约的选择、套期保值比率、久期等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假设拟套期保值的资产与期货的标的资产一致,则在期货合约到期日基差应该为零。

如果拟套期保值的资产与期货的标的资产不一致,则不能保证期货到期日基差等于零。

当套期保值期限已到,而基差不为零时,套期保值就存在基差风险。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期货合约来降低基差风险,主要包括:选择的标的资产要合适和选择的合约的交割月份要合适。

选择标的资产的标准是标的资产价格与保值资产价格的相关性。

相关性越好,基差风险就越小。

一般来说,若保值工具与保值对象的价格正相关,就可以利用相反的头寸(如多头对空头,或空头对多头)来进行套期保值。

总之,2005年7月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之后,我国的进出口企业面临的
汇率风险在不断升高,利用外汇套期保值已成为我国外贸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主要选择。

当然,也应该看到,套期保值者针对外贸企业进行冲销盈亏时也存在不确定性,有使企业获得额外的利润的可能性,也有造成企业产生小额亏损的可能性。

因此,一些可能对套期保值效果造成影响的客观因素,是外贸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时必须要注意关注的,比如质量标准差异、基差、交易数量差异等,把握好各种客观因素才能更有效的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更有利于促进套期保值交易达成更优化的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外贸企业:企业必须充分了解所选择的产品,彻底研究所选产品的可能存在风险点,并进行正确评估,再决定采取套期保值的产品及种类,这样的操作才是切实可行的最优流程。

参考文献:
[1]景旭华:《股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同归分析》,《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