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乐汉语》(第一册)分析2

《快乐汉语》(第一册)分析2

第一章绪论1.1研究缘起2010 年我进入哈尔科夫国立示范大学外语系。

我刚刚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介绍的汉语教材基本上都是中国本土出版的。

很多外国人想去中国学习汉语,但是汉语教材一般是汉英的,使用起来也不是特别方便。

同时我也发现,在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就有我们乌克兰汉语教师出版的乌克兰本土汉语教材。

因为我觉得有必要对比一下乌克兰本土出版的汉语教材和中国出版的海外用的汉语教材,并进一步调查下这类教材的基本情况。

1.2研究目的和意义一是梳理国外本土汉语教材的编写现状,了解这类教材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效果,为中国海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是将教材编写研究的视角拓展到国外本土编写的教材,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汉语教材编写的针对性。

同时也可以为中国汉语海外教材编写提供新的视角和比较对象。

1.3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对比分析法:发现汉语教材的共同点,优点,缺点,分析这些教材的内容:课文比较分析,生词比较分析,练习比较分析。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问卷,了解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对相关教材的评价和使用效果。

访谈法:通过访谈了解编写者教材编写的考虑和思路及其相关评价,补充问卷调查的内容。

第二章研究综述关于国外本土汉语教材的编写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相关国家本土出版的汉语教材进行分析,二是与中国出版的汉语教材进行比较,包括中国出版的海外汉语教材和国别化教材的比较。

2.1国外本土汉语教材初步研究崔钰(2011)结合目前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针对俄罗斯汉语教学的实际及对俄罗斯汉语教材(《汉语入门》、《基础汉语》、《实用汉语教科书》、《实用汉语新编》)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俄罗斯汉语教材的需求、教材的出版现状、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教材目标有效途径四方面进行探讨,对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俄罗斯汉语教材提出了新的构建设想。

石汝杰(2004)试图对日本汉语课本的概况和出版等作一些介绍(《汉语基础:新版》、《现代汉语基础》。

罗春英 (2012)调查美国本土汉语教材现状,(2011)调查美国大学汉语教材(《中文听说读写》)现状对海外教材开发的启示。

李丽(2011)围绕法国最通行的汉语教材《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展开分析,结合法国当地的汉语教学情况,通过对法国昂热大学,昂热高等商学院,昂热高等工程师学院和昂热西天主教大学内学习汉语的学生所作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验证,最后就白乐桑的以字本位为主导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这本教材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克里斯(2016)探讨法国本土汉语教材《你说呢》的练习设计研究。

2.2国外本土汉语教材与中国海外汉语教材比较研究2.2国外本土汉语教材与中国海外汉语教材比较研究鲍元 (2012) 以问卷形式对泰国部分地区中小学所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体验汉语》《开开汉语》《中文》)进行了调查。

问卷的调查内容涵盖教材的课文、生词、练习、汉字、文化等方面,通过整合师生对教材各项内容的评价意见,获知各教材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出的优缺点本文通过理论、实践、数据三项综合分析,力图指出各本教材的优点与尚需改善之处,希望能为新教材的编写及现有教材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使其更适合于泰国中小学的教学应用,同时也希望能够对其他地区海外汉语教师挑选教材和编著教材有所帮助。

朱文筱(2016)选取两套在泰国使用率较高的《体验汉语》和《快乐汉语》两套教材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材编写理论及笔者在泰国教学时的一些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两套教材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泰国汉语教材选择和编写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对泰国汉语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有所帮助。

吴峰(2012)以泰国人自编、中泰合编和中国人编写的共十七套泰国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将其建成泰国汉语教材语料库作为研究平台,运用文献研究法、“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以及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对泰国汉语教材的课文和语言要素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可为泰国汉语教材的本土化建设提供相关数据和理论的支撑。

沈煦(2013)基于对教材(《中文天地》和《新实用汉语课本》)各部分的研究分析,总结了两套教材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关于对美汉语教材编写的一些参考建议。

总而言之,这两套教材在编写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各有其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

本文希望通过对两套教材的比较分析,能为今后美国自行编写汉语教材以及国内编写对美教材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进一步推动对美汉语教学实践的发展。

周子陆怡(2015)对《新实用汉语课本3》《掌握汉语3》进行基于汉韩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总结两部教材的优长与不足,进一步提出改进和完善教材编写的建议。

张亚(2015)用对比分析、文献研究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韩四部教材的课文、语音、词汇、语法、练习、文化以及游戏活动编写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然后结合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教材编写相关原则、各类大纲以及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理论等对教材各部分的编写进行了特点分析,并针对四部教材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编写建议。

陈蕾 (2015) 以《快乐汉语》第三册与基辅东方语言学校七年级本土教材《中文课本》进行对比,希望为完善乌克兰初级汉语教材的项目提供有利的数据与对比资料,并就教材编写方面总结修改建议。

但是现有研究没有对海外本土汉语教材进行系统梳理,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调查和分析。

第三章《汉语》介绍3.1 编写情况(1)编写背景现在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人开始学习汉语。

2007年乌克兰在卢甘斯克开了第一所孔子学院,之后又在基辅和哈尔科夫开设了孔子学院在。

在乌克兰开孔子学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越来越多的乌克兰学生想学习汉语(在基辅,哈尔科夫,卢甘斯克的高校开设了汉语部门)。

第二个原因是乌克兰高校缺乏有经验的中文教师。

第三个原因是现有的教学材料不够,不能满足乌克兰汉语学习者的要求。

众所周知,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乌克兰使用的外国华文教材种类不多,教学效果不好。

如何找到符合乌克兰学习者特点的汉语教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乌克兰大学教师试图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他们认为,自己编写的中文书籍对乌克兰学习者应该更合适。

因此,哈尔科夫国立师范大学大学的教师开始编写《汉语》这本教材。

(2)编写者介绍这本书的作者是哈尔科夫国立师范大学东方语言系的负责人NataliiaViktorivnaRuda.NataliiaViktorivnaRuda。

2001毕业于哈尔科夫国立师范大学。

她在外语系学习,第二外语是中文。

大学毕业后,她决定去中国进行语言实践。

在中国,她在石家庄师范大学学习。

过了一段时间,她回乌克兰做了一名语文教师,在哈尔科夫NataliiaViktorivnaRuda 中学工作。

然后过了几年,她开始在哈尔科夫师范大学工作。

NataliiaViktorivnaRuda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她教中学和大学生已经10多年了。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NataliiaViktorivnaRuda发现了在乌克兰没有适合乌克兰学生的中文教材。

她面临着缺乏有效的中文教材这一问题。

因此她决定自己写中文教材。

2011年她决定开始编写,2013年出版了《汉语》这本书。

(3)出版社这本书是由哈尔科夫出版社 Ivanchenko I.S. 出版的,这个出版社主要为中学和大学出版教科书。

(4)适用对象《汉语》的编写对象是母语为乌克兰语或俄语的10到15岁的中学生。

本教材力求满足母语为俄语和俄语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强调培养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汉语的兴趣和交际能力。

教材力求做到自然、有趣,根据功能表达,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安排基于主题的语言材料,以达到汉语交际功能的目的。

(5)编写原则主要原则如下:(1)针对性。

在编写过程中,这套教材将决定使用俄语和乌克兰语背景10到15岁,因此教材非常中肯。

(2)系统性。

教材离不开对语言项目和语言技能的系统安排和要求。

这套教材也不例外。

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译等语言技能都是严格控制的。

主要体现在教材结构的设计与安排上,循序渐进,相互衔接。

(3)科学性。

在教材的编排上,适当地选择课文的题目。

语言点精心选择,内容详细,过程循序渐进。

(4)趣味性。

教材是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语言认知特点安排的。

这套教材丰富生动,贴近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插图。

(6)使用的学校该教材在哈尔科夫广泛使用,并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在哈尔科夫有两所学校广泛使用这本教材。

一个是Mariinska 学校,有三百多学生从六年级到九年级使用。

这本教材帮助他们掌握了汉语的基本知识。

二是在哈尔科夫中学使用。

这个学校九年级的中学生学习中文。

大概有一百个中学生使用。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本书。

他们说这本书不但内容很有趣,而且很容易。

他们最喜欢写汉字,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写过。

这本书教汉字教得很清楚,而且很容易理解。

他们也喜欢文化部分。

他们说认为把中国与乌克兰文化对比一下,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乐趣,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第四章教材编写内容分析4.1 教材内容概括《汉语》是一本涵盖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综合性教材,共有2册。

其入门教材还包括学生用书和配套的教师用书以及练习册。

本书每课包括语音和拼写练习、课文、词汇语法注释、语法和词汇练习及文化,最后有一个词汇表。

第五章教材编写具体内容的分析5.1 语音编写本教材对语音的教学不是按照汉语拼音的顺序来教的,而是根据教材中出现的词语本身涉及到的声韵母,如第一册第一课中的生词是“你 (ni3)”,“好(hao3)”,“吗(ma)”。

因此第一单元教h ,m, n和a, ao, i。

如第一课的生词如下:(第一册第一课第六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拓展教学,如:这本书还说明了声调的发音方法,第一声是平的,第二个声是上升,第三声是下降和上升,第四声是下降。

本书也解释了一些音变的规则: 3+3= 2+3 ,比如 Ni 3hao3= ni2 hao3。

(第一册第一课第六页)5.2词汇编写本教材的词汇编写总体按照“生词-拼音-俄语翻译”这样的顺序排列。

其中俄语翻译提供了这个词的所有可能的翻译形式。

比如俄语中有三种性:阳性、阴性和中性。

在翻译部分,就把新词按每个性别进行对译,如:(第一册第一课第六页)“这”在俄语中,阳性是“этот”,阴性是“эта”,中性是“это”。

又如:(第一册第八课第六页)这书所有的新词都能在后面的词汇表中检索,词汇表里面有词汇出现的课文,如:词汇语法索引词典(第一册八十九页)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学生很难记住很多生词。

这个事情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影响学习过程。

如果每一节新课生词太多,学生就会一直在字典里看书,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