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带答案

初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带答案

初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A.宜昌、湖口B.河口、旧孟津C.宜昌、河口D.旧孟津、湖口2.地震时,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如果在家中(楼房),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②如果在教室,应迅速跑出教学楼,如果不能迅速跑出,就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用书包护住头部,待主震过后,迅速跑出教学楼③如果在操场或室外,马上回到教室去④如果在野外,要赶紧往山上跑A.①②B.②③C.③D.②④3.鲁菜、川菜、湘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应分别是()A.山东省、广东省、湖南省B.山东省、四川省、湖北省C.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D.山东省、四川省、湖南省4.关于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5.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B.洪涝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C.干旱主要分布在南方地D.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6.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A.俄罗斯、美国B.加拿大、美国C.俄罗斯、加拿大D.美国、巴西7.下列气候图中,表示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8.成都与拉萨纬度相当,但两个地方的气候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洋流因素9.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价和运输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读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运输距离小于8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P运输方式B.若运输距离大于55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水运C.P运输方式是铁路,Q运输方式是公路D.50吨大米从武汉运到上海,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水运10.我国陆地领土面积是:()A.960万千米B.96万平方千米C.960万平方米D.960万平方千米11.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防止水污染B.兴修水库C.跨流域调水D.节约用水12.下列图中四省区按照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③②④①D.④②③①13.“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跨寒、温、热三带B.跨南北半球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最东端在漠河14.下列自然灾害与印度的西南季风有关的是()A.洪涝与干旱B.台风和寒潮C.冰雹和大风D.沙尘暴和寒潮15.读水稻、冬小麦、棉花和油菜分布图,对应正确的是()A.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油菜C.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16.读我国局部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经过济南的铁路线是()A.①B.②C.③D.都不经过2、下列由青岛港运往海口的农产品,可能性最小的是()A.小麦B.甘蔗C.苹果D.棉花3、②线自北向南依次经过:()A.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B.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C.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D.黄河淮河长江17.下列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节约用水B.南水北调C.兴建水库D.跨流域调水18.我国共设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它们名称中所包含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B.回族藏族布依族满族朝鲜族C.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D.回族白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19.由天津运抵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体积十分庞大,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水路运输D.高速公路运输20.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21.我国“百川东入海”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B.降水东多西C.地势西高东低D.气候复杂多样22.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受A.季风影响B.纬度位置影响C.海陆位置影响D.地势高低影响2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B.非季风区的盆地边缘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24.下图为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53-2015年,我国人口增长变化()A.增长速度一直在增加B.增长速度一直在下降C.1965 - 1982年增长速度最怏D.每年增长的数量在减少2、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人口总数在减少C.人口分布不均匀D.已不需要“计划生育”3、下列漫画中,能反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是( ) A.B.C.D.2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少数民族名称描述正确的是( )A.①维吾尔族B.②朝鲜族C.③壮族D.④藏族2、图中各族同胞的说法,与实际相符的是()A.①我们住竹楼,过泼水节B.②我们喜欢跳孔雀舞C.③我们喜欢跳跷跷板D.④我们住窑洞,唱信天游26.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A.南半球、西半球B.北半球、东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A.亚洲的西部、东临太平洋B.亚洲的东部、西临太平洋C.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D.亚洲的西部、西临太平洋3、关于我国位置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B.小部分国土位于热带C.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D.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小27.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各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2、图①与图②之间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位于(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B.秦岭—淮河C.大兴安岭D.昆仑山28.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从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递减C.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2、造成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样B.人口分布不均C.季风气候显著D.水污染严重3、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A.大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C.防止水污染D.节约用水29.读“中国沿北纬32°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的()A.地形类型特征B.地势特征C.大陆轮廓特征D.地理位置特征2、该剖面线经过的区域()A.河流发源于西部,东流入海B.水汽易深入西部高原C.山脉能够阻挡冷空气的南下D.东部平原有丰富水能3、图中人口稠密区所处的地形区有()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0.关于下图中我国铁路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②线和③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B.②线和④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C.②线和⑥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D.①线和⑤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二、解答题31.读下图“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和序号对应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国家:字母A是____,B是____,C是____。

海洋:数字①是____,②是____。

(2)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____。

(3)图中甲所在的区域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____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阶梯上。

(4)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西的是____(简称)。

(5)重庆的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气候类型属于____。

32.读中国小麦与水稻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红笔描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_____。

(2)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存在明显差异,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业为主,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业为主。

北京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业为主。

延庆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业为主(3)东部地区的耕地,耕地类型北方以________为主,南方以________为主。

因此,饮食习惯可见北方主食是________;南方主食________多。

(4)秦岭——淮河以北是__(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是__(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

__盆地既是小麦集中产区,又是水稻集中产区。

(5)我国在北纬50º附近的东北平原仍可种植________、________等粮食作物的种植,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则不能种植,这与我国东北季风气候可到达有关。

33.读下列图甲、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和山脉名称:B_____盆地,E______平原。

(2)读图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以______为主;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

(3)图甲中A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气候,A地与E地纬度大致相同,但气温差异大,主要是_______(“纬度”、“海陆”和“地形”)因素造成的。

(4)C地的温度带为______。

34.阅读材料和地图,运用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山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2)山脉①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该分界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3)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是_______________,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请说明此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5.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①____②____。

(2)③是我国最大的平原____,④是世界最高的高原____。

(3)陆上邻国:A____;B____。

(4)隔海相望的国家:C____。

(5)D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隔____(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6)海域E是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宜昌,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湖口.依据题意.故选A.【点睛】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或家中(楼房),当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