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有机化学制备与合成实验复习题一、填空题:1、酿造时,如果馏出液易变色水解,可以在接受器上相连接一个(潮湿管)避免(空气中的水分)入侵。

2、(重结晶)只适宜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的提纯。

从反应粗产物直接重结晶是不适宜的,必须先采取其他方法初步提纯。

3、液体有机物潮湿前,应当将被潮湿液体中的(水份)尽可能(除去),不应当看见存有(混浊)。

4、水蒸气蒸馏是用来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于下列情况:(1)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体);(2)混合物中含有(焦油状物质)物质;(3)在常压下蒸馏会发生(氧化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质。

5、萃取是从混合物中抽取(有用的物质);洗涤是将混合物中所不需要的物质(除去)。

6、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没用。

因为这样冷凝管无法充满著水,由此可能将增添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及的内管可能将(断裂)。

7、羧酸和醇在少量酸催化作用下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浓硫酸)等8、酿造时酿造烧瓶中所丰液体的量既不该少于其容积的(2/3),也不该多于(1/3)。

9、测定熔点使用的熔点管(装试样的毛细管)一般外径为1-1.2mm,长约70-80mm;装试样的高度约为(2~3mm),要装得(均匀)和(结实)。

10、减压过滤结束时,应该先通(大气),再(关泵),以防止倒吸。

11、用羧酸和醇制取酯的制备实验中,为了提升酯的收率和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实行(提升反应物的用量)、(增加生成物的量)、(挑选最合适的催化剂)等措施。

12、利用分馏柱使(沸点相近)的混合物得到分离和纯化,这种方法称为分馏。

13、减压过滤的优点有:(过滤和洗涤速度快);(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比较完全);(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14、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水份)尽可能(分离净),不应见到有(水层)。

15、熔点为遏-液两态在大气压下达至平衡状态的温度。

对于单纯的有机化合物,通常其熔点就是(紧固的)。

即为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二者之间的变化都就是非常灵敏的,初熔至全熔的温度不少于(0.5~1℃),该温度范围称作(熔程)。

例如夹杂杂质则其熔点(上升),熔程也(变小短)。

16、合成乙酰苯胺时,反应温度控制在(100-110℃)摄氏度左右,目的在于(蒸出反应中生成的水),当反应接近终点时,蒸出的水分极少,温度计水银球不能被蒸气包围,从而出现温度计(上下波动)的现象。

17、如果温度计水银球坐落于支管口之上,蒸汽还未达至(温度计水银球)就已从两支管口流入,此时,测量的沸点数值将(相对较低)。

18、利用分馏柱使几种(沸点相近的混合物)得到分离和纯化,这种方法称为分馏。

利用分馏柱进行分馏,实际上就是在分馏柱内使混合物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

19、提炼就是抽取和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手段。

它就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水溶性))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相同去达至拆分、抽取或提纯目的。

20、通常(液态)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其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温度(增高)溶解度(减小),反之则溶解度(减少)。

冷的饱和溶液,减少温度,溶解度上升,溶液变为(过饱和)而划出结晶。

利用溶剂对被纯化化合物及杂质的溶解度的相同,以达至拆分提纯的目的。

21、学生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及(空气冷凝管);其中,(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合成实验的回流操作,(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沸点低于140℃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蒸馏操作中;高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可用(空气冷凝管)。

22、在水蒸气酿造已经开始时,应当将t形管的(螺旋夹夹子)关上。

在酿造过程中,应当调整冷却速度,以馏出来速度(2―3几滴/秒)为宜。

二、推论下面观点的准确性,恰当画√,不恰当画×。

1、用蒸馏法测沸点,烧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多少会影响测定结果。

(√)2、进行化合物的蒸馏时,可以用温度计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温度计的位置不会对所测定的化合物产生影响。

(×)13、在合成液体化合物操作中,最后一步蒸馏仅仅是为了纯化产品。

(√)4、用蒸馏法、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馏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

(×)5、没提沸石,极易引发暴沸。

(√)6、在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实验中,分水器中应事先加入一定量的水,以保证未反应的乙酸顺利返回烧瓶中。

(×)7、在冷却过程中,如果忘了提沸石。

可以轻易从瓶口重新加入。

(×)8、在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酿造出来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应当在下层。

(√)9、熔点管不干净,测定熔点时不易观察,但不影响测定结果。

(×)10、样品未完全干燥,测得的熔点偏低。

(×)11、用酿造法测沸点,烧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多少影响测量结果。

(√)12、测量氢铵化合物的沸点,用分馏法比酿造法精确。

(×)13、在低于被测物质熔点10-20℃时,加热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5℃为宜。

(×)14、样品管及中的样品熔融后再加热切割仍可以用作第二次测熔点。

(×)15、用mgso4潮湿细乙酸乙酯,干燥剂的用量根据实际样品的量去同意。

(√)16、在采用分液圆柱形展开分液时,上层液体经圆柱形的下口释出。

(×)17、精制乙酸乙酯的最后一步酿造中,所用仪器均需潮湿。

(√)18、在肉桂酸制取实验中,在水蒸汽酿造时用氢氧化钠替代碳酸钠去中和水溶液。

(×)19、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可用水蒸气蒸馏来提纯。

(×)20、在水蒸气蒸馏实验中,当馏出液澄清透明时,一般可停止蒸馏。

(√)21、样品中含有杂质,测得的熔点偏低。

(√)22、在展开常压酿造、流入和反应时,可以在密封的条件下展开操作方式。

(×)23、在展开酿造操作方式时,液体样品的体积通常为酿造烧瓶体积的1/3?2/3。

(√)24、球型冷凝管通常采用在酿造操作方式中。

(×)25、在蒸馏实验中,为了提高产率,可把样品蒸干。

(?)26、在正溴丁烷的制取中,气体稀释装置中的圆柱形须放在稀释液面之下。

(?)27、在反应体系中,沸石可以重复使用。

(?)228、利用活性炭展开脱色时,其量的采用通常须要掌控在1%-3%。

(√)29、“相近相溶”就是重结晶过程中溶剂挑选的一个基本原则。

(√)30、样品中所含杂质,测出的熔点偏高。

(×)31、a、b两种晶体的等量混合物的熔点是两种晶体的熔点的算术平均值。

(×)32、重结晶过程中,可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来诱发结晶。

(√)33、在合成液体化合物操作中,蒸馏仅仅是为了纯化产品。

(?)34、熔点管壁太厚,测得的熔点偏高。

(?)三、选择题1、在苯甲酸的碱性溶液中,所含(c)杂质,需用水蒸气酿造方法除去。

a、mgso4;b、ch3coona;c、c6h5cho;d、nacl2、正溴丁烷的制取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就是(a)a、除去硫酸b、除去氢氧化钠c、减少溶解度d、展开提炼3、久置的苯胺呈圆形红棕色,用(c)方法精制。

a、过滤;b、活性炭脱色;c、蒸馏;d、水蒸气蒸馏.4、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c)。

a、试样存有杂质;b、试样不潮湿;c、熔点管太厚;d、温度下降很慢。

5、重结晶时,活性炭拉艾的促进作用就是(a)a、脱色b、水解c、推动结晶d、脱脂6、过程中,如果辨认出没重新加入沸石,必须(b)。

a、立刻加入沸石;b、停止加热稍冷后加入沸石;c、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沸石7、进行脱色操作时,活性炭的用量一般为(a)。

a、1%-3%;b、5%-10%;c、10%-20%四、实验操作方式:1、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但有时可能出现在上层,为什么?若遇此现象如何处理?请问:若未反应的正丁醇较多,或因酿造过久而滤出一些氢溴酸恒沸液,则液层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正溴丁烷就可能将漂浮或变成上层。

突遇此现象可以提清水吸收,并使油层(正溴丁烷)下陷。

2、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怎么处理?3答: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凝管冷却后,通入冷凝水,同时补加沸石,再重新加热蒸馏。

如果不将冷凝管冷却就通冷水,易使冷凝管爆裂。

3、遇到磨口粘住时,怎样才能安全地打开连接处?答:(1)用热水浸泡磨口粘接处。

(2)用软木(胶)纳轻轻敲击磨口成膜处。

(3)将甘油等物质渗进磨口缝隙中,并使扩散抬起。

4、在制备乙酰苯胺的饱和溶液进行重结晶时,在烧杯中有油珠出现,试解释原因。

怎样处理才算合理?请问:这一油珠就是熔融的乙酰苯胺,因其比重大于水而沉烧杯底部,可以补回少量热水,并使其全然熔化,不容指出就是杂质而将其舍弃。

5、重结晶时,如果溶液加热后不划出晶体怎么办?可采用下列方法诱发结晶:(1)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

(2)用冰水冷却。

(3)投入“晶种”。

6、怎样推论水蒸汽酿造与否顺利完成?酿造顺利完成后,如何完结实验操作方式?当流出液澄清透明不再含有有机物质的油滴时,即可断定水蒸汽蒸馏结束(也可用盛有少量清水的锥形瓶或烧杯来检查是否有油珠存在)。

实验结束后,先打开螺旋夹,连通大气,再移去热源。

待体系冷却后,关闭冷凝水,按顺序拆卸装置。

7、冷凝管通水方向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行吗?为什么?答:冷凝管通水是由下口进,上口出,反过来不行。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8、制备乙酰苯胺时,柱顶温度为什么必须掌控在105oc左右?答:为了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水,以打破平衡,使反应向着生成乙酰苯胺的方向进行。

因水的沸点为100oc,反应物醋酸的沸点为118oc,且醋酸是易挥发性物质,因此,为了达到要将水份除去,又不使醋酸损失太多的目的,必需控制柱顶温度在105oc左右。

9、选择重结晶用的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答:(1)溶剂不应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重结晶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状态参数温度变化,即为高温时溶解度小,而高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