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环境
从历史的角度看,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基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日趋复杂,仅凭人脑的记忆和简单计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管理生产活动等经济活动的需要,必须通过计量、记录来反映,于是出现了极简单的记数、记录行为;这些简单的记数、记录行为被看成是会计产生的萌芽。
2、经济环境的发展决定了会计的发展
经济环境是孕育会计发展的土壤,经济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会计的发展,一国经济环境状况决定了该国的会计发展水平。
此外,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促进会计的发展,也表现在不良的经济环境会限制或阻碍会计的发展。
如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对会计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很多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目标,为了度过“寒冬”提供了各种失真的会计信息,混淆视听,这对会计的发展相当不利。
3、经济环境也离不开会计,会计反作用于经济环境 3.1 会计是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 通过对经济主体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为经济发展服务。
3.2 会计也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通过其内控机制,指导会计人员自觉地加强经济管理活动。
经济形势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一、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经济的开放程度等对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法规的制定以及实务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球化,客观上会将一国之内的经济运行机制与财政经济形态扩展到全球范围内。
新加坡星展银行最新出具的研究报告也指出,美元的弱势和高通胀率将加速人民币升值。
这一系列数字显示国际经济环境的快速变迁,引发了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两大难题:通货膨胀会计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解决这两个难题,首先需要突破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使得物价大幅波动,尤其是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按历史成本原则计量期末资产以及本期取得的净收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难以被物价处于变动的市场和经营环境所接受。
由此看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赋予会计及会计教育改革以新的历史使命。
在全球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会计国际惯例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身不仅要求高质量,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较为成熟的执行机制。
在会计改革和会计标准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对于改善我国投资环境、提高信息透明度、吸引外商投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对我国会计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我国的经济制度、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
在我国这种经济体制下,会计服务的宗旨,更多地是强调社会的宏观效益,推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其会计法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建立,都体现较明显的统一性、强制性。
而经济体制客观上造就了会计主体的特性,对会计本身的技术性考虑较少,企业的会计行为完全制约于政府的会计法规与会计制度。
我国提出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会计主体、会计目标和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赋予我国现行经济模式下会计体系以新的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的目标就是通过经营者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
产权利益关系的明晰,推动着会计职能在企业内部的充分有效发挥,是会计体系在原有的对外报告会计,即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又形成一整套专门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的内部报告制度,即管理会计,使会计直接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完善与发展了会计体系。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特别是市场化的程度对会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随着企业管理体
制及组织形式的变革,会计活动范围早已由传统的经营方式,扩展到承包、租赁、股份、联营、兼并、破产等领域;会计业务内容也不断扩大到投资、无形资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或有事项、关联方交易等。
股份公司的出现,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所有者、债权人及各种潜在的投资者都对会计信息质量予以高度的关注,迫使企业从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会计信息的揭示与披露。
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为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促进会计的发展,也表现为不良的经济环境会限制或妨碍会计的发展。
美国本次金融动荡最终转化成危机,是由价格泡沫所引起的,价格泡沫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泡沫过渡膨胀,最终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
对我国的负面影响主要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
另外,混乱的经济环境,也迫使会计师采取不良的会计行为,来顺应企业家的要求,导致不当的会计实务,从而影响会计更快、更好地发展。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借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是一切商业、经济活动的语言、准则和根基。
它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
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会计发展所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它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降低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其生存的经济环境,因此,一个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济环境包括诸多因素,例如主要有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水平、经济外向型程度和通货膨胀程度、企业资本来源、企业的规模与组织形式等。
(1)从经济体制看,目前世界范围内基本可以分为竞争型市场经济、计划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型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种体制,不同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不同的会计目标、管理方式、会计规范、会计监督等模式,所以研究会计及其发展变化,首先要研究会计所处的经济体制,其次要把握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方向及规律,由此才能抓住会计的实质,理解会计、掌握会计,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会计,使会计与时俱进,促进其在资源配置、提高效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经济发展水平来对会计实践领域的宽窄、理论研究的深浅、规范体系的完善等都有不同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将使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球化,客观上会将一国之内的经济运行机制与财政经济形态扩展到全球范围内;会计国际惯例在全球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赋予会计及会计教育改革以新的历史使命。
经济环境决定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无论会计是从被动的无组织到有组织的变化,还是主动的完全有组织的变换,都是经济环境内部矛盾激化使原会计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然而在我国,经济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对会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主要是以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会计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政府,企业会计制度更多
地强调资本保值增值和税收服务,即使是目前也有一些企业会计的目标实质上就是为了报税,而非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
并且我国由于历史原因,个别地区或部门的领导为了突出自己任期内的“政绩”,明确要求所属企业虚报企业利润;也有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部门严重失职,内部管理混乱,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会计工作无法发挥其应有职能,会计违法行为得以滋生。
针对这一弊端,我国政府应该采取政策,例如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强法律体制建设,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各种会计法律;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促进会计教育工作的开展。
以此确保有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以此促进会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