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色彩学试题复习题

印刷色彩学试题复习题

印刷色彩学一、单项选择题1.灰色物体对白光中的红、绿、蓝三色光作______的吸收和反射。

( D )A.不等比例B.选择性C.等量D.等比例2.CIE 1964补充色度学系统的观察视场为:(D )A、2度B、4度C、8度D、10度3.CIE规定了,用来代表人眼的平均颜色视觉特性,使颜色得以量化:(B )A、三刺激值B、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C、光谱三刺激值D、等能光谱三刺激值4.四色印刷中,一般把主色调的加网角度放在:(D )A、15°B、20°C、30°D、45°5.下列不属于显色系统的是:(B )A、CIE系统B、孟塞尔系统C、德国DIN系统D、中国颜色体系6.网点按一定规律排列,并有大小变化的网点称为:(D )A、调频网点B、FM网点C、混合网点D、调幅网点7.色光混合后会产生下列那种现象______。

( D )A.亮度下降B.饱和度增加C.彩度增加D.亮度增加8.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所发的光色变化顺序为:(C )A、红-白-黄-蓝B、蓝-白-黄-红C、红-黄-白-蓝D、红-白-蓝-黄9.从视觉效果看,下列哪种网点角度对视觉最舒服:(C )A、15°B、30°C、45°D、75°10.在整个可见光谱区间,由于人眼对某些波段的波长不敏感,可忽略不计,故常取(C )为可见光区间。

A、380-780nmB、400-780nmC、400-700 nmD、380-700 nm11.在HSB色彩模式中,H代表:(B )A、饱和度B、色相C、明度D、亮度12.某一颜色编号为5Y5/6 ,该颜色属于______颜色系统标注法。

( A )A.孟塞尔颜色B.奥斯特瓦尔德C.自然颜色系统D.均匀色空间13.人眼感光灵敏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感光灵敏度降低时(),即明适应所需时间()AA 快、短B 慢、长C 快、不变14.某一颜色编号为10 Y 8 / 12 ,该颜色属于( B )颜色系统标注法。

A 自然颜色系统B 孟塞尔颜色C 奥斯特瓦尔德15.某一颜色编号为S 2030-Y90R,则该颜色含有的黄的比例是(C )A 20%B 30%C 27%16.已知两个色样,其中a1-a2=1.3,则可以推断出,色样1比色样2( C )A偏黄B偏绿C偏红17.印前对图像的处理应该选择( C )。

A Lab模式B CMYK模式C RGB模式18.色是______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 B )A.颜色B.光C.眼睛D.大脑19.色料减色法中,K、M、Y、C表示印刷中的______四种原色。

( D )A.红、绿、黄、蓝B.青、品、黄、黑C.蓝、红、黄、黑D.黑、品、黄、青20.在两色叠印时,叠印颜色偏向于(A )。

A 大网点B 小网点C 不能判断21.颜色分解中,我们可以通过红滤色片制得(C )A 黄版B 品红版C 青版22.实际印刷过程中,由于油墨不纯,造成彩度降低,因此往往通过增加(B )补偿。

A 滤色片B 黑版C 油墨量23.色光混合:2R+G+B是______。

( C )A.淡黄色B.淡蓝色C.淡红色D.淡绿色24.补色的一个重要的性质是一种色光照射到其补色物体上,则被( B )。

A 反射B吸收 C 部分吸收25.不同的网点形状都会有网点搭角现象,______往往在50 %产生搭角。

( B )A.圆形B.方形C.椭圆形D.菱形26.色料减色法中:C+M是______。

( D )A.红B.绿C.黄D.蓝27.颜色的主观三属性不包括:(D )A、主波长B、纯度C、亮度因数D、色相28.下列颜色空间中,不是均匀颜色空间的是:(A )A、CIE 1931RGBB、CIE 1976 LABC、CIE 1960UCSD、CIE 1976 LUV29.光源的色温越高,光源的颜色将越偏向色一方:(C )A、红B、绿C、蓝D、黄30.印刷中下列哪个光源不可以选用:(C )A、碘钨灯B、溴钨灯C、荧光灯D、白炽灯31.CIE 1976 LAB颜色空间是基于下列哪个学说:(B )A、三色学说B、四色学说C、阶段学说D、感受野模型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黑色和白色称为消色;B)消色物体呈色的原因是物体的非选择性的吸收;C)红、橙、黄、绿、青、蓝、紫称为彩色;D)彩色物体之所以呈现其缤纷的色彩是因物体的选择性的吸收。

33.下图中理想滤色片滤光正确的是( AB )34.色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呈色正确的是(ABD )35.色彩对比最为强列的是( B )A)黑色与白色;B)品红色与绿色;C)红橙色与青绿色;36.透射物体的照明和观察条件,下列正确的是( CD )A)45/45 B)0/0C)45/0 D)0/45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彩色物体之所以呈现其缤纷的色彩是因物体对光的选择性的吸收B)消色物体呈色的原因是物体对光的选择性吸收C)明度也称为彩度D)黑色和白色称为消色38.按照色彩的系统命名法,下列命名正确的是(D )A)带红的青色B)带黄的深黄色C)灰色带青色D)带黄的浅红色39.按孟塞尔颜色标定法,对颜色5Y9/14,下述解释正确的是(B )A)色调为5,明度为Y9,饱和度为14B)色调为5Y,明度为9,饱和度为14C)色调为5Y,饱和度为9,明度为14D)明度为5,色调为Y9,饱和度为1440.下述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透射密度表征照相底片的透光的程度及色调值B)反射密度表示不透明图像的色调值,表明了一个色调比另一个色调亮还是暗C)如果黄、品红、青油墨的密度值相等,说明所测量的区域为灰色D)要测量品红油墨的密度,用红颜色的滤色片41.我国习惯将Y版的网点角度安排为( CD )。

A)45 B)15C)90 D)042.在暗室工作的人员,进出暗室时戴红色眼镜是为了( C )A)防止光线变化刺眼B)更容易看清楚物体颜色C)避免暗适应的反复发生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黄色光只能是从光谱分解出来的单色光B) 没有光就看不到物体的颜色C) 紫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大一些44.下列有关网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调幅网点是改变网点的分布密度B)调频网点常用的加网角度有0、15、45、75等C) 调幅网点的分布是随机的D)调频网点的分布是随机的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 。

(√)2.人眼用大视场(10°)观色时,辨别差异的能力较高。

(×)3.RGB模式的色域小于CMYK模式的色域。

(×)4.在色料减色法中,互补色相加得到白色。

(×)5.在印刷过程中,完全可以避免莫尔纹产生的。

(×)6.加网线数越高,所得印刷品越精细。

(√)7.光源的显色性是由光源的色温决定的。

(×)8.在印刷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安排加网角度。

(×)9.彩色印刷复制几乎全部是同色异谱复制。

(√)10.C的补色是R,G的补色是M。

(√)11.孟塞尔颜色表色系统属于混色系统。

(×)12.CIE1931色度上,连线380nm到780nm两点之间的直线表示光谱轨迹。

(×)13.CIE 1976 LAB均匀颜色空间基于颜色的四色对立学说。

(√)14.x、y、z表示色度坐标。

(√)15.加网线数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越细腻。

(√)16.CIE 1976 LUV颜色空间更适合于印刷工业。

(×)17.杆体细胞是暗视细胞,能够分辨物体的形状和运动,但不能够分辨物体的颜色和细节。

(√)18.用密度计测得的密度值越高,表示此油墨墨层越厚。

(√)19.在印刷中,网点扩大现在完全可以避免。

(×)20.印刷中网点的呈色方式可分为并列呈色和叠印呈色。

(√)2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00nm~800nm 。

(×)22.物体色的饱和度取决于该物体表面选择性反射光谱辐射的能力。

(√)23.油墨的灰度可以理解该为油墨中所含有的非彩色的成分。

(√)24.RGB模式的色域大于CMYK模式的色域。

(√)25.像素是组成印刷品图像最小的单位。

(×)26.彩色印刷复制几乎全部是同色异谱复制。

(√)27.互补色就是两种颜色混合成白色,则两色互为补色。

(×)28.孟赛尔明度,在人眼的视觉上的亮度感觉是等距的。

(×)29.人眼对不同的颜色产生不同的亮度感觉,在明视觉条件下引起人眼亮度感最强的是572nm的黄绿色光。

(×)30.对于画面色彩闷厚的原稿,进行S形的阶调压缩处理。

(√)31.同色异谱即两个颜色的光谱反射率较复杂,但在任何光源或标准观察者条件下都有相同的颜色。

(×)三、名词解释1.底色去除:用单色黑油墨在图像暗调区域部分代替彩色油墨印刷的灰色,对应着短调的黑版。

2.混色系统:基于三原色色光(R、G、B)能够混合匹配出各种不同的色彩所归纳的系统。

3.同色异谱色:两个色样在可见光谱内的光谱分布不同,但对于特定的标准观察者和特定的照明具有相同的三刺激值。

4.颜色匹配:就是将两个颜色调节到在视觉上完全一致或相等的方法。

5.光谱光视效率:把峰值归化为1的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能量产生光感觉的效率。

6.色温:人们用黑体加热到不同温度所发出一不同光色来表示一个光源的颜色7.显色性:与参照光源相比,光源显现物体颜色的特性。

8.纯度:指某颜色接近同一主波长的光谱色的程度。

9.补色:两种颜色(色光或色料)混合能形成灰色(白色或黑色),那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10.调频网点:通过对固定大小的网点进行分布密度和分布频率的变化来呈现网目调的灰度。

11. 非彩色结构:整幅印刷图象中所有的非彩色成分,都是由黑色油墨印刷形成(不是由三原色叠印产生),对于图象小的各种色相的彩色成分,仍然是靠彩色油墨来完成。

12.非选择性吸收:物体对入射光中所有波长的光都等量吸收。

13.网点面积率:单位面积内网点所占的面积百分比14.光源的显色性:指与参照光源相比较,光源显现物体颜色的特性,它是表征在光源下物体颜色对人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15.视力:也叫视觉敏锐度或视敏度,表示眼睛辨认物体细节和空间轮廓的能力。

16. 色料减色法:当白光照射到色料上时,色料从白光中吸收一种或几种单色光,从而呈现另外一种颜色的方法称为色料减色法。

17.加网线数:指在调幅加网中,单位宽度内排列的网点数,以“线每英寸”或“线每厘米”表示。

18.颜色宽容量:人眼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把人眼分辨不出的色彩的差别量或者变化范围叫做颜色宽容量。

四、简答题1.何为色光加色法?与色料减色法有什么不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同时反映于人的视觉会产生另一种色光的效果,这种色光混合产生综合色觉的现象称为色光加色法或称为色光的加色混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