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用
清除被焊表面的氧化物
覆盖被焊表面,防止被再氧化
界面活性作用,改善熔融钎料与被焊金属表面的润湿性,降低两相界面的表面张力改善熔融钎料的流动和扩展
常用成分
活性物---清除氧化物
氢气、无机盐利用氧化还原性
有机酸一般是羧酸、卤酸、磺酸。
由于环保要求,一般不使用卤酸。
羧酸(例
如丁二酸、戊二酸)以金属皂的形式去除氧化物。
松香C19H29COOH活化温度
79--224C,为环分子化合物,容易成膜,在焊接过程中可以传递热量形成保护膜。
在免清洗焊剂中,松香含量很少或者没有。
有机卤化物羧酸卤化物、有机胺氢卤盐酸
有机胺与酸的复配有机胺含有胺基具有活性,可提高助焊剂的活性,并减轻残留
剂的腐蚀。
有机胺与有机酸会形成不稳定的中和物,在焊接温度下会重新分解成有
机酸与胺,这样可以确保有机酸的活性;在焊接结束后,有机胺会中和剩余的酸,
就降低了残留物的酸度,减轻腐蚀。
有机胺三乙醇胺还可以使焊点光亮。
目前最适
宜的就是将润湿能力较强的胺与有机酸复配。
在低温下羧酸活性较弱,但在高温下活性提升较快;活性较强的是有机磷酸、磺酸及有机胺氢卤盐酸。
表面活性剂
降低焊剂的表面张力,会有残留,一般用量不大,比如op10
溶剂
溶剂是助焊剂各种成分的载体,溶解焊剂的各种成分,并为活性物提供电离H+的环境
特殊助剂。
溶剂有以下几个要求:(1)沸点要合适。
沸点过高残留过多;沸点过低,容易挥发,无法提供电离环境(2)含有极性基团。
一般含有的羟基等亲水基团越多越好,越能发挥活性剂的活性;含有的R 基团越长,活性越差(3)黏度。
要有适合的黏度确保焊剂的流动性和粘附力,对焊接表面有成膜和保护作用。
一般情况下,高沸点的醇黏度较高,而低沸点的醇黏度较低。
故常使用混合醇,通常是高沸点醇和低沸点醇的混合。
例如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物。
还有使用溶于水的醇和不溶于水
的醚作为溶剂。
缓蚀剂
降低焊接后残留酸的腐蚀性,一般使用有机胺、酚、吡咯类物、含氮杂环化合物。
苯并三氮唑(BTA )能在铜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有机酸对铜的腐蚀。
成膜剂
一般为改性树脂或松香。
改性树脂一般是丙烯酸改性树脂;还有硬脂酸甘油酯
抗氧化剂
防止焊料被氧化。
一般为酚类。
在水性焊剂中必须有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