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程典型考点解析(2)典型考点1:消费者行为理论(一)考点扫描该考点是考查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的知识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点等。
(二)真题链接[1](2007-7)某消费者有120元,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时,各种不同数量的X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该消费者在购买几单位X商品和几单位Y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2](2007-1)用图形说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三)考点解析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是决定需求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下一章里将要学习决定供给的生产者行为理论。
本章要求重点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析法,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点等知识点。
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而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这是我们首次接触“边际”这个专业术语,一定要认真体会、把握。
边际效用的规律是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效用理论分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其中基数效用论要求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x x Y Y P Q P Q M ⨯+⨯= (1)X Y MU MU m X YMU P P == (2) 式(1)是限制条件,说明收入M 是既定的;式(2)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每一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X 商品,还是购买Y 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结合(2007-7)试题和参考答案来理解。
序数效用论中要求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结合(2007-1)试题与参考答案来理解。
把无差异曲线I 1、I 2、I 3与消费可能线AB 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E ,在这个切点E 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本考点历年试题的参考答案如下:[1](2007-7)已知M =120,Px =20元,Py =10元,消费者在购买X 与Y 商品时的组合方式,以及从X 、Y 中所得到的总效用如下:从上表可看出,购买3单位X商品与6单位Y商品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2](2007-1)(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X、Y)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如图中的I1或I2或I3。
(2)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如图I1、I2、I3是三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效用,其顺序为:I1<I2<I3。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四)考点拓展与掌握前面章节的知识点一样,本章知识点的掌握仍要求结合图形来理解,并要求会画图。
在画图时,首先要求理解理论;然后画出横纵坐标,并表明横纵坐标的经济涵义;最后,将该理论中涉及的曲线逐一画出,要按照理论的涵义来画(注意:各曲线之间是平行、相交,还是相切?)。
这些知识点还可以以其他题型出现。
填空:1.消费可能线的限制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数表示。
3.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________;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______。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单项选择题:1. 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的产品获得的收益叫做:()。
A.平均成本B.总收益C.经济利润D.边际收益2.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
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A.55 B.35 C. 15 D.27.53.总效用达到最大时:()A.边际效用为正B.边际效用为零C. 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4. 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叫做:()A.无差异曲线 B. 消费可能线 C. 等产量线D.企业预算线5.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是:()A. 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线B.与纵轴平行的一条线C.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判断题:()1. 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2.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3.如果消费者的收人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典型考点2:成本与收益理论(一)考点扫描该考点是考查第六章成本与收益,知识点包括: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短期成本的分类,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含义及变动规律;利润最大化原则等。
(二)真题链接[1](2006-1)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
经测算,一年中的各种支出为55万元,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
请说明该处长下海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三)考点解析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仅要考虑第五章生产理论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经济效率,这就是第六章要学习的内容。
第六章成本与收益,重点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包括: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短期成本的分类,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形状;利润最大化原则。
首先从成本说起。
会计成本是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是过去事项形成的,是历史成本。
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其他东西,“放弃的东西”并不是实际支出,只是观念上的损失。
将机会成本运用于企业决策中,就有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不同。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请结合(2006-1)考题及参考答案来理解。
在短期成本分析时,结合图形来理解理论。
理解了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后,一定要掌握各类短期成本的关系。
注意最低点、相交这些字眼,这是非常关键的地方。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SMC与SAC相交于SAC的最低点N。
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此时P=SMC=SAC。
SMC与A VC相交于AVC的最低点M,在M点,SMC=A VC。
在长期成本分析中,掌握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形状。
结合图形来掌握。
LMC与LAC相交于LAC的最低点。
相交前,LAC>LMC;相交后,LAC<LMC。
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分析成本后,所以要分析收益,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利润最大化原则。
TR=AR×Q=TP×PAR=TR÷Q =AP×PMP=△TR÷△Q =MP×P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
本考点历年试题的参考答案如下:[1](2006-1)(1)会计成本是55万元,机会成本为:2+2+50×5%=6.5(万元)(2)经济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60-55-6.5=-1.5(万元)或: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60-55)-6.5=-1.5(万元)(3)经济利润为负(即亏损1.5万元),说明下海不明智。
(四)考点拓展这些知识点还可以以其他题型出现。
填空:1. 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_____________。
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
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___________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2.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把各条________曲线包在其中,因此又称为包络曲线或计划曲线。
单项选择题:1.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
A. 平均成本是递减的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C. 边际成本是递减的D. 边际成本保持不变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D.平均成本曲线上升阶段的任何一点4.机会成本是指:()。
A.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B.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D.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5.在正常的情况下,经济成本与经济利润:()。
A.两者都比相应的会计成本与会计利润小B.两者都比相应的会计成本与会计利润大C.前者比会计成本大,后者比会计利润小D.前者比会计成本小,后者比会计利润大判断题:()1.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2.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是一回事,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3.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正常利润为零。
典型考点3:厂商均衡理论(一)考点扫描该考点是考查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市场结构的类型;完全竞争市场上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垄断企业的定价策略的条件;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产品差别竞争。
(二)真题链接[1](2005-7)划分市场结构根据什么标准?市场结构有哪几种类型?(三)考点解析每个企业都面临不同的市场。
不同市场上的企业都要决定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产量与价格,以便实现利润最大化。
厂商(就是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是厂商理论研究的内容。
第七章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市场结构的类型;完全竞争市场上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垄断企业的定价策略的条件;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产品差别竞争。
在分析市场结构时,市场就是指行业,一个行业就是一个市场。
市场结构就是指市场的与竞争程度。
各个市场的竞争与垄断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结构,根据三个标准来划分市场结构。
请结合(2005-7)试题和参考答案来理解。
完全竞争市场是四种市场结构中要求重点掌握的。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条件是MR=MC,可以通过图形来反映,请参见教材P166。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AR=MC=AC,见下图。
垄断企业以利润为目标时,可以通过控制产量而控制价格,从而实现利润最大。
其定价策略包括单一定价与歧视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