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改造工程钢管杆基础工程(灌注桩、钢管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XXXXXX有限公司2019年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2)3.1、简言 (2)3.2、施工组织架构 (2)3.3、施工组织人员职责: (2)四、施工方案 (8)(一)灌注桩基础普通土基坑的开挖与施工 (8)1、施工前准备 (8)2、施工方法及步骤 (9)3、基坑开挖 (10)4、质量控制及验收 (13)5、打垫层、浇筑砼基础 (14)6、钢筋施工 (14)7、支模板 (14)8、安装地脚螺栓 (15)9、砼基础施工 (15)10、土方回填 (17)(二)钢管桩基础施工方案 (18)1、钢管桩的施工 (18)2、钢管桩施工技术措施: (21)五、安全保证措施和安全风险识别及预控措施 (24)六、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28)1、文明施工 (28)2、环境保护措施 (30)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 XXXXXXXX 工程2、工程内容:钢管杆基础施工共计XX基,其中灌注桩基础制作XX基,钢管桩基础XX基:3、施工地点: XXXXXXX4、计划开工时间:2019年08月15日5、计划竣工时间:2019年11月30日6、设计单位: XXXXXXX电力工程有限公司7、建设单位: XXXXXXXXXX局8、监理单位:XXXXXXXXX公司9、施工单位:XXXXXXXX有限公司二、编制依据1、内蒙古鲁电蒙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贫困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一、二)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纸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DL 5009.2—20133、DL/T5130-2001《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4、DL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5、DL/T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技术规程》6、察右后旗贫困旗县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第一、二部分)工程初步设计评审报告批复文件(内电配网[2018]9号)7、《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0、《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DL/T 875-2004)11、我公司对本工程现场调查资料和以往工程经验。
三:施工组织保证措施3.1、简言1、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基坑坑深全部在3米以上,给基坑开挖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提高了的安全风险、增加了安全隐患。
在进行基坑开挖时,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进行,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保证基础工程的顺利完工,防止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发生缺氧窒息、有毒气中毒、坑深坠落以及坑塌伤人等事故,我项目部特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2、针对深坑基础的开挖施工,项目部成立了实施小组,组织安排管理、落实方案的执行等,施工前组织人员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该实施小组以项目部经理刘学武为组长,项目现场负责人胡士哲、项目部安全员姚建峰、项目部技术员曹俊卿、质检员邹刚等担任主要成员。
通过该小组工作的开展,从安全和质量等方面对深坑基础开挖提供有力的保障。
3.2、施工组织架构3.3、施工组织人员职责:1、项目经理 X X X 职责:施工项目负责人,安全、技术负责人,各小组负责人,专项工作负责人和特殊工作负责人职责;(1)项目中本施工队的第一安全责任人,正确安全的组织工作,对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负责组织施工队伍人员学习与执行上级有关安全施工的规程、规定和措施,带头遵章守纪,及时纠正并查处违章违纪行为。
(3)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组织本次(组)施工人员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对未签字的人员,不得安排该项目的施工。
(4)负责本次(组)施工项目开工前的安全施工条件的检查落实,对危险、复杂作业的施工作业点,必须设专责监护人。
(5)负责对新参加施工的人员和临时雇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
(6)要对现场工作全面负责,严禁违章指挥作业。
(7)不得参加与现场监护无关的工作和擅离工作现场,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认真的监护,及时纠正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必要时可临时增加监护人。
(8)负责办理本次施工中的工作票及变压器台倒闸操作票。
审核工作票、倒闸操作票是否正确,是否漏项,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9)在每次开工前组织班组成员召开班前会,告知工作班成员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任务、人员分工、现场危险点、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确认对每一位施工人员传达到位。
(10)检查施工人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对于精神状态的不佳的,杜绝参与施工。
2.2现场工作负责人 X X X 职责:(1)正确组织工作。
(2)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和完善。
(3)施工作业前,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及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签字。
(4)组织执行工作票所列由其负责的安全措施。
(5)监督工作成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以及执行现场安全措施。
(6)关注作业人员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是否出现异常迹象,人员变动是否合适。
2.3 项目部安全负责人 X X X 职责:(1)负责工程的安全开展,保证作业过程中的人身、设备安全。
定期检查安全工器具的状况,确认所使用接地线、拉闸杆、验电器、脚扣、安全带、绝缘手套、绝缘靴处于良好状态。
用车前检查车辆状况。
对居住地及材料放置地每日进行检查,防止发生火灾、盗窃等不安全事件。
(2)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负有直接责任。
(3)重点监护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
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规程和操作规定、规范等的不安全行为。
杜绝出现人身轻伤及以上事件。
严格审核工作票、三措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督促、监护工作成员遵守安规、两票所列内容。
监护工作成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4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X X X 职责:(1)制定施工方案;(2)收集图纸,对电杆进行编号;(3)施工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施工工艺培训;(4)检查杆塔根部、基础、拉线基础,确认是否满足攀登条件。
杆塔基础不牢固的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登杆;(5)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手段进行评估、指导,保证工作中不会因工艺、质量等引起人身、设备事件。
2.5 材料员 X X X 职责:负责业主供应材料的到货检验、卸车、运输、保管、发放;并负责自购材料的检验、运输、储备工作,保证物质的及时、高效供应。
2.6 资料员 X X X 职责:负责对工程施工图纸、设计文件、施工信息及内外的行政文件的接收、传递和保管,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负责向业主、监理项目部方案(措施)报审工作。
负责有关会议纪要整理工作;影像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根据项目总工的要求,建立文件台账,及时进行档案移交工作。
2.7质检员 X X 职责:做好现场施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的检查、补充或更换工作。
严把现场质量关,组织相关人员搞好自检、互检、专检工作,监督完善和整理与工程施工有关的质量活动记录,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最大限度的确保工程质量,杜绝因质量问题而出现的反工。
组织进行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检查,对不合格的项目应责成返工,督促班组做好质量自检和施工记录的填写工作。
2.8施工作业人员职责:(1)熟悉作业范围、内容及流程,参加作业前的安全交底,掌握并落实安全措施,明确工作中的危险点,并在工作票上签字。
(2)服从工作负责人(监护人)、专责监护人的指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在指定的作业范围内工作,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互相关心工作安全(3)正确使用施工机具、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并在使用前进行外观完好性检查。
四、施工方案(一)灌注桩基础普通土基坑的开挖与施工1、施工前准备(1)人员准备:成立施工组。
(2)技术准备:A.熟悉钢管杆基础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和勘测,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地质勘查,确定土质强度及相关符合设计要求的相应数据。
以确认设计文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如实际与实际不符,施工班组及时汇报给项目管理人员,等项目管理人员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协商后给出处理意见,再进行相应的更改。
B.勘查调查时确认基础下无地下水和无湿陷、液化、孔穴、塌方等不良地质情况。
地基开挖后,经验收基坑持力层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施工基础,否则请及时通知,并会同设计人员及监理现场协商解决。
如经调查后确定设计文件内容符合相关标准后,可对现场施工人员及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然后根据设计文件确定基础坑位置定位放线方可施工作业。
(3)施工器具准备施工器具A.线路复测、杆塔分坑经纬仪及对讲机;B.发电机、木工电锯、电焊机、震动棒等主要器具;C.相关清坑、支模、扎筋、浇筑辅助工具等;D.工具:铁锹、钢钎、凿岩机、大锤、斗车、抽水机等其它施工用具。
E.机械:电动卷扬机、电风镐、挖机、吊车(杆基础装地脚螺栓用)等。
F.安全用具:钢管护壁、安全绳、保险带、钢制围栏等。
(4)材料准备A.钢管杆地脚螺栓及基础钢筋及时运到施工现场;B.基础施工所用的模板、钢管、扣件等基础支模材料运到施工现场;C.提前联系相关商硂混凝土。
2、施工方法及步骤1)线路复测基础开工前,以设计的“杆塔明细表”“断面图”为准,对设计的线路路径复核,使用的仪器和量具必须经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
复测主要项目有:确保中心桩准确无误。
校核塔位的直线与转角度数,校核塔位之间的档距,沿线交叉跨越物的数量复查,应对塔位进行全面复核,包括基础的边坡距离、塔位上方是否有电力线,旁边是否有建筑物影响施工塔位是否作小范围位移等。
线路复测现场作好复测记录与关键工序把关卡,做到当天作业当天检查核对记录。
线路复测中,误差超过下列规定时,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以设计订立的前后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移值大于 50 毫米。
●以视距法测量线路相邻塔位之间档距与设计档距误差大于1%。
●以方向法校核转角角度值误差大于 1′30″时。
(2)基础分坑分坑必须在线路复测结束后进行。
应检查基础的边坡距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及时汇报项目部技术部门。
基础分坑时,还应复核塔位前后邻档的档距或角度,如不符合规定时,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如遇地形或障碍物等原因,塔位需小范围位移时,应汇报项目部技术部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