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
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九年级上册:《隆中对》-----陈寿
词语解释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希望;再
所以资将军
用来……的
翻译
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他这种比法。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你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将军应当亲自去拜访他。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孤不度德量力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商议大事。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盔甲,手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暴虐的秦王
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各个郡县里痛恨秦朝的官吏的,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
亮躬耕于陇亩
亲自
好为《梁父吟》
喜欢
身长八尺
身体
时人莫之许也
承认、同意
惟博陵崔州平
只有
谓为信然
说;确实这样
屯新野
驻扎
先主器之
器重
谓先主曰
对……说,告诉
此人可就见
接近、趋向
不可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宜枉驾顾之
屈尊;拜访
先主遂诣亮
于是;拜访
凡三往
总共
因屏人曰
于是;命人退避
汉室倾颓
崩溃、衰败
孤不度德量力
总揽英雄
广泛地罗致
外结好孙权
友好
命一上将将荆州
将领;率领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亲自
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谁;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以迎将军
来
诚如是
果真;这样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
岂有意乎
有(这种)打算
岂愿见之乎
是否(可)
每自比于管仲
常常
君与俱来
一起
抑亦人谋
而且
挟天子
挟持、控制
因之以成帝业
凭借、依靠
若跨有荆益
占据
愿君勿复言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曹操和袁绍相比,就显得名声小,兵力弱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但是曹操终于能虎胜袁绍,以弱胜强,不只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谋划得好啊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打算呢?
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关键问题
本文选自哪部作品?
《战国策》
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关键问题
本文选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
《史记》;司马迁
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
陈涉为起所作的两方面舆论阀准备是?
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陈涉是怎样一个人?
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
文中能体现陈涉违背
轻寡人与
轻视
非若是也
像;这样
虽千里不敢易
即使
岂直五百里哉
难道;只,仅仅
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先生;曾经听说
布衣
平民
免冠徒跣
摘掉帽子,光着脚
以头抢地耳
撞;罢了
庸夫之怒
平庸无能的人
非士之怒
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仓鹰
通“苍”
休祲
吉凶的征兆
若士必怒
如果
缟素
穿丧服
色挠
变了脸色;挠,屈服
往,到
旦日
第二天
指目
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素爱人
向来
广故数言欲亡
故意;屡次
令辱之
使
笞广
用鞭、杖或竹板打
陈胜佐之
帮助
并杀
一齐
召令徒属
号令;所属的人
公等
你们诸位
藉第令毋斩
即使、假若
宁有种乎
难道
诈称
假装
袒右
露出右臂
为坛而盟
筑;盟誓
蕲下
攻克
徇蕲以东
攻占
比至陈
等到
数万人
几
弗胜
不
豪杰
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会计
集会商议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此教我先威众耳。
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
固以怪之矣。
自然就诧怪这事了。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又暗使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间用篝火装作“鬼火”,又装狐狸叫,喊道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吴广故意屡次扬言要逃走,使尉恼怒,让他责辱吴广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身被坚执锐
亲自;通“披”;紧握着;铁甲;武器
伐无道
攻打
诛暴秦
消灭
社稷
国家
刑其长吏
惩罚
句子翻译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年轻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
词语解释
少时
年轻的时候
尝与人佣耕
曾经
辍耕之垄上
停止;去、往
怅恨
失望
苟富贵
如果
若为佣耕
你
太息
长叹
安知
怎么
適戍
强迫去守边。適通谪
屯大泽乡
停驻
皆次当行
编次;当在征发之列
会天大雨
适逢
度已失期
估计;误期
乃谋曰
于是、就
亡亦死
逃走
等死
同样
吾闻二世少子也
听说
数谏故
屡次;缘故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关键问题
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
上使外将兵
皇上;带领
今或闻无罪
有人
楚人怜之
爱戴
今诚以吾众
如果
为天下唱
通“倡”,首发
以为然
对的
乃行卜
去、往
卜者知其指意
意图
足下事皆成
指对方,古人对别人的敬称
念鬼
考虑卜鬼的事
威众
威服众人
丹书帛曰
用朱砂;写
陈胜王
称王
所罾鱼腹
用网捕
得鱼腹中书
字条
固以怪之矣
本来;通“已”认为奇怪;
间令
暗使。间,私自,偷着
之次所旁丛祠中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实在;时
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
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
陟罚臧否
善恶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显示;治
是以先帝简拔
因此
以遗陛下
给予
悉以咨之
都;询问
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疏远
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躬耕
亲自
猥自枉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