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鱼我所欲也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今.为宫室之美问今.是何世B.呼尔而与.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是亦不可以已.乎骨已.尽矣 D.乡为.身死而不受或异二者之为.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崔氏二小生.C.是亦不可以已.乎转转不已.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下列句中“而”字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得.之则生,弗得则死C.既出,得.其船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5.在班会活动中,老师设计了一个知识抢答环节,试试看你能否抢答出下列问题。
(1)孔子——我国封建社会的圣人,其思想的核心和精华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思想的保守方面是“________”。
孟子——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继承人,《孟子》一书的思想主体是伦理政治学说,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论,孟子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____”学说,即“民贵君轻”。
(2)写出《论语》中的四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中成语也很多,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请分别举一个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传说故事:孔子:____________,孟子:____________。
二、阅读(一)【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岳阳楼记》)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万钟于我何加.焉(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4)是亦不可以已.乎( )(5)然则..何时而乐耶( ) (6)微.斯人,吾谁与归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文中的“本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
9.【甲】文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文中范仲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请简述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衣.以文绣( ) (2)齐赵陪位于.前(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王惊而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以人君礼葬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概述优孟劝谏楚庄王放弃厚葬爱马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 2.C 3.D 4.BC5.(1)仁礼性善仁政(2)示例:韦编三绝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杀身成仁(3)示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4)示例:孔子:周游列国(或:韦编三绝) 孟子:孟母三迁(或:断机杼)6.(1)益处(2)同“德”,感恩、感激(3)同“向”,先前、从前(4)停止(5)如此……那么(6)如果没有7.(1)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着给他,乞丐因受轻视而不愿意接受。
(2)(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8.人的羞恶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 对比9.略。
10.(1)穿(2)在11.(1)楚庄王吃惊地问他原因。
(2)请按照(安葬)君王的礼节来安葬它。
12.①大哭,引起楚庄王注意;②顺着楚庄王的意思,建议用君王之礼来葬马;③葬礼隆重到荒谬的程度,让楚庄王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参考译文】优孟,是以前的楚国的乐工,(他)能言善辩,常以谈笑的方式(对君王)进行讽谏。
楚庄王的时候,(楚庄王)有匹心爱的马,给(它)穿上锦绣衣服,把它安置在华美的房屋中,睡在没有帷帐的床上,用枣脯喂养(它)。
这匹马(因为)长得太肥而病死了,(楚庄王)命令大臣们为马服丧,想要用安葬大夫的棺椁和礼仪来安葬马。
左右大臣谏诤这件事,认为不能(这样做)。
楚庄王下令说:“(如果)有敢对葬马的事进谏的,一律处死。
”优孟听说了这件事,进了宫殿的大门,便仰天大哭。
楚庄王吃惊地问他原因。
优孟说:“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凭借楚国的地大物博,有什么东西是得不到的呢?而只用(安葬)大夫的礼节来安葬它,太寒薄了,请按照(安葬)君王的礼节来安葬它。
”楚庄王问:“怎么安葬呢?”(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琢过的美玉做棺,(用)雕了花纹的梓木做椁室,(用上好的)楩、枫、樟木做题凑,差遣甲士为(它)挖掘墓穴,老弱人丁背土(筑坟),齐、赵等国(的使者)侍坐在前,韩、魏等国(的使者)护卫在它的后面,为(它)建庙宇,让(它)享受牛、羊、猪三牲祭祀,并把万户的城邦封赐(给它守墓)。
(这样,)诸侯国听说这种情况后,就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了。
”楚庄王说:“(难道)我的过错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吗!(这)该怎么办才行?”优孟说:“请大王将它作为六畜来安葬。
”于是楚庄王便将马交给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地议论(这件事)。
学法指导:怎样学好语文☆人生是一种体验,一种经历,一种探索,一种生活,而人生目标,则是一种自我的设定。
☆人生的目标在于追求,这种追求不仅是纵向的拓展,更是横向的探索。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目标,它不一定是鸿鹄大志,不一定撼天动地,但要有一个切实的规划,目标既定,就要朝着你的目标勇敢前进。
☆所有的成绩都是努力的结果,都是勤奋的结晶,给自己确立一个通过努力能实现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一个人要想生活得无怨无悔,就只有努力拼搏;只有努力拼搏过才能无怨无悔。
☆认真学习,加快生活、学习的节奏,排除一切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去,战胜自己,成为执掌自己命运的主人。
☆有人说自信是驾驭理想的风帆,是成功的基石!成绩一时不理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信心,可怕的是没走上战场就倒了下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它的广度、高度、深度是无限的,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活出质量活出品味。
1、初中语文一定要掌握好文言文中的课下注解的所有内容.2、语言基础部分靠平时积累,也是要多做题。
3、作文,多背些古诗词、名言警句啥的,尽量往文章里放。
作文要积累:平时看《读者》优美的段子就记下来,有感想也在一本本子上写几句自己的感想4、多看些经典书籍,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品位。
5、古文, 一定要记住翻译。
6、写好字,书法是自己一生的名片。
7、语文的基本功是背出来的,背得越多,你作文的自由度就越大。
8、勤于动笔。
摘抄、读书笔记,每天200字的作文,都是练习写作的方式。
摘抄不是完成任务式的抄,要抄自己真心喜欢的;背诵的最高境界是熟读成诵,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与自己有共鸣的句子。
除了课本上要求的必须不讲条件的背,课外一切自己喜欢的都可以背。
9、从生活中学语文。
我告诉大家一个方法,就是从生活中去读语文。
从建筑中学,从餐桌上学,从你家里的摆设中学,从活在民间口头语中去学。
10、重视教材。
教科书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对高考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它虽不等于全部的出题内容,但却是个范本,是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学到知识规律是重点,通过大量纯正优美的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是难点。
11、充分的预习与认真的品读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捷径,必须做到课前疏通字词,读顺课文,课后理清思路,做好总结。
12、文科的学习方法唯有两字——积累。
语文知识广博,短时间里绝难有大的突破。
而盲目的摘抄积累是不行的,必须要仔细、要反复、要记牢。
13、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的知识,这样才能具备从同一实词或虚词的若干义项中选择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