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试卷及答案.docx

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试卷及答案.docx

第 I 卷(教育教学理论70 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得分阅卷人2 分,共30 分)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

每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贯彻教师专业标准中“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满足学生需求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2.既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又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A.教师的专业理想B.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C.教师的专业能力D.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3.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道德个性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并断言全部教育的基础是A.教育者的学历背景B.教育者的教育理念C.教育者的人格D.教育者的教学能力4.下列选项符合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念的是A.教育是生活的过程B.教育是将来生活的预备C.教育是过去生活的反思D.学校并非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天赋人权”说影响深远,下列说法不符合卢梭这一学说的是A.教师应追求儿童的自然发展,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去施教B.教师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应该足以为学生的楷模C.教师应当自始至终以善良的态度对待学生,防止不公正的现象D.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完全依赖于教师熟练的指导6.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某教师总是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内讲授新知识,给学生充分的习题练习时间,以使其能够熟练解决各类习题。

这样的教学A.有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自然形成B.重视学生在深刻的体验中获得经验的分享C.不利于学生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发展 D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7.某语文教师在教授一篇课文时,将文中的成语“婀娜多姿”错读为ānāduōzī,这说明该教师在哪方面的知识存在不足A.教育知识B.学科知识C.学科教学知识D.通识性知识8.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A.自我实现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求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9.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0.研究表明,不同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的学习特征的是A.放弃无效策略B.不达目标不罢休C.相信自己能控制环境D.避免挑战性任务1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B.组织制度文化 C .精神文化D.课程活动文化12.研究者取一个特殊个体或典型案例行全面而深入考察的研究是A.研究B.比研究C.个案研究D.叙事研究13.学生的学趣与教的教学度的关系,属于A.状B.相关C.展D.14.在“学生的学主性可以通合理教学程行培养” 个假中,因量是A.合理教学程 B .学生的学主性 C .教的教学方式 D .教学内容15.“小明期中考的数学成在初三(1)班排名第九”,使用的是A.准参照解B.目参照解C.常模参照解D.内容参照解二、答( 15分)得分卷人某幼儿园从小班开始开正式的英程,要求本园幼儿每天至少上两英。

园幼儿比其他园的幼儿用于游以及手工、画、运等活的大大减少。

久了,园幼儿然能上几句英,但其他趣、好也逐被制,很多幼儿表示既不喜学英、也不喜上幼儿园。

运用相关教育教学理要你上述教育象的看法。

三、案例分析(25 分)得分卷人:今天我学《光的速度》,先同学估一估光的速度每秒是多少公里?生:不知道。

:都不知道?看来个有点,下面我采用合作学的方式来解决个,四个人一,大家自由合。

(部分学生开始争,更多学生开始翻找,20 秒后教开始言):第一小,你有了?( 第一小的同学告老,他通本下面的注找到了光的速度是每秒30 万公里。

):很好,看来我开展合作学的效果不⋯⋯。

:( 1)上面的教学片断能否叫做合作学,你的看法。

(10 分)( 2)合相关理和你的教学,就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提出建。

(15 分)第 II 卷(教育理论应用80 分)得分卷人四、答( 20 分)《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研究》是我市教研室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组想运用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两种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以便对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水平作出判断。

请回答:( 1)运用上述两种研究方法能否对全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水平作出正确判断?为什么?(8 分)( 2)有人学量就是考成,你的理解。

( 6 分)( 3)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量你的做法。

(6分)得分卷人五、案例分析( 25分)五年的小明是老眼中的学生,不上常肆意乱,不地干欺同学、弄坏桌椅、拉意气相投的伙伴等反校校的事情,因此各科老是批他,班一出,老也是先到小明身上。

了,批小明就几乎没什么作用了。

一次小明偶然做了一件好事,老表了他,听到表小明居然了,并且足足一整天都没有怎么。

于是,班主任与各任老一起小明采用了新的教育方式,小明有任何步就大加,并而展当老想小明生怎的步,也采用表的方式小明知。

开始,小明很受感,表也大有改,可是后来突然有一天,当某老以同的方式对小明予以表扬时,他却大为恼火,冲那位老师吼道“我已经进步了,难道这还不够吗?”请运用学校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或知识,简要评析上面的现象。

(25 分)得分阅卷人六、理论应用题(35 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教育资源逐渐变得相对充裕,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

为了科学实施小班化教育,我市某校成立了化教学研究》课题组,准备开展相关研究。

《小班(1)请你为《小班化教学研究》设计研究内容。

(10 分)(2)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请以要呈现论文的框架结构和每个段落的要点即可)。

(《小班化教学策略》为题,写一篇论文(只25 分)第 I 卷(教育教学理论7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

每小题 2 分,共 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 C C A D C B A A D C C B B C二、简答题(15 分)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等基本特征,该幼儿园对孩子学习英语的时间、要求等做出不恰当的强制性规定,违背了这一规律,伤害了幼儿认知发展的积极性。

( 5 分)2.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应尊重个体智能发展的差异、扬长补短,该幼儿园剥夺孩子发展其他兴趣、爱好的做法,将孩子的智力发展限制在某种语言的习得上,阻碍了孩子多元智力的发展。

( 5 分)3.生源竞争等导致办学机构教育理念过于功利化、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社会不良人才评价文化等熏陶下的畸形用人机制等问题共同造就了上述教育现象,使教育急功近利的做法已经延伸到了幼教阶段。

( 5 分)三、案例分析题(25 分)1.不是合作学习。

( 3 分)合作学习是是指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由以下要素构成:即积极性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

上述教学片断中,既没有责任分工、也没有异质分组,更没有同伴的互助与交流,并且内容也不适合实行合作学习。

(7 分)2.建议:( 1)要有一个适合于探讨的问题。

过于简单的问题没有合作学习的价值。

( 3 分)( 2)异质分组。

不是前后左右搭配分组,也不是自由组合。

( 3 分)( 3)要有分工。

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进来, 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 不是每一个人做同样的事情, 而是为解决共同的问题, 每一个学生做不同的事情。

( 3 分)(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三会”: 一是学会倾听, 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 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 , 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 能根据他人的观点, 做总结性发言。

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 不断产生新的想法, 同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 3 分)( 5)学生讨论时, 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 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 在此基础上, 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 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 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 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3分)第II卷(教育理论应用80 分)四、简答题(20 分)1.两种方法都不妥。

课堂观察可以发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状态,但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并且课堂观察的样本数量少,难以了解全市学生学业质量概况。

问卷调查可以获取教学中的某些数据和信息,但获得的信息单一表面化。

无法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的结果。

( 6 分)2.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所谓“学业”,一般是指学习的质量及成效或称为“学习成就”。

它不应只指文化考试分数,也不应只指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包括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状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是“新课程学业”的主要内涵,也是考察学生学业的三个基本维度。

( 6 分)3.( 1)对学生寄予合理期待;(2)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3)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4)教学合一,让学生学会学习。

(8 分)五、案例分析题(25 分)1.对于所谓的问题学生,仅仅依靠简单化的重复批评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过度地批评有时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案例中,老师对小明的问题行为的持续批评并不凑效,就说明了这一点。

2.适当的表扬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案例中小明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利用“期待效应”(又名皮革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有利于转变小明的道德认知,并进而促进其道德行为的转变。

因此,案例中小明在开始受到表扬时,取得了一些进步。

3.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必须把握好“度”,过犹不及。

案例中,老师对小明的表扬与对他的批评出现了相同的结局,问题就在于过度的批评、表扬造成了学生的认知超载,所以出现了“物极必反”的结果。

4.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和表扬都必须真诚,缺乏事实依据的批评和缺乏诚意的赞赏都会伤害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案例中,老师对小明的批评和表扬到后来都难以对他产生积极作用,原因就在于此。

5.无论是纠正或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与不道德行为,还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道德行为,都必须要遵循道德养成“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并允许其行为在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反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