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缺素症状及肥料使用方法凡是施入土壤中或喷洒于花木的地上部分(根外追肥),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养分、提高花木质量、改良花木土壤的理化性状和肥力的物质,都称肥料。
1.花木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及其生理作用(1 )必需的营养元素花木生长要从土壤中吸收几十种化学元素作为养料。
主要有:碳(c)、氢(H)、氧(0)、氮(N)、磷(P)、钾(K)、钙(Ca )、镁(Mg)、硫(s)、铁(Fe )、铜(Cu )、锌(zn )、硼(B)、铬(M0)、锰(Mn)、氯(cl )等。
前十种,花木需要量较多,约占于物重的百分之几至千分之几,通常称为大量元素;而后六种,花木需要量很少,约占于物重的万分之几,乃至百万分之几,称微量元素。
尽管花木对各种营养元素需要量差别很大,。
但它们对花木的生长、发育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既不可缺少,也不可相互代替。
碳、氢、氧是组成花木的主要元素,占干物重的90%以上,它们能从空气中和土壤中获得。
但对氮、磷、钾,花木的需要量要比土壤的供应量大得多,故必须经常施肥来加以补充。
通常把氮、磷、钾称为肥料的“三要素”。
在一般条件下,钙、镁、硫、铁和其他微量元素都从土壤中得到但我国南方地区,因雨水多,钙、镁容易流失,需要适当补充。
铁在石灰性土壤中,有效性降低,会引起植株黄化,也需要补充。
(2 )备种营养元素的主理作用氮: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氮在蛋白质中约含:6~18%。
氮也是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此外,植物体内所含的维生素、激素、生物碱等有机物中也含有氮素。
氮一般积集在幼嫩的部位和种子里。
当氮素供应充足时,植物的茎叶繁茂、时色深绿、延迟落叶;反之,氮素不足,植株就矮小,下部叶片首先缺绿变黄,逐步向上扩展,叶片簿而黄。
当然,如果缺氮,肥施得过多,尤其在磷、钾供应不足时,会造成徒长、贪青、迟熟、易倒伏、感染病虫害,特别是一次用量过多会引起烧苗,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施肥。
磷:磷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元素,也是很多酶的组成部分,它能促进细胞分裂,对根系的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磷参与植物体内的一系列新新陈代谢的过程,如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分解、运转等。
磷能促进体内可溶性糖类的贮存,因而能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能力。
磷素供应足时,特另。
在苗期能促进根系发育,使根系早生快发,促进开花,对球根花卉能提高质量和产量。
反之,磷素供应不足时,植物生长受到抑制,首先下部时片叶色发暗呈紫红色,开花迟,花亦小。
钾:它不直接组成有机化合物,而参与部分代谢过程和起调节作用。
主要以离子态存在,在休内移动性大,通常分布在生长最旺盛的部位,如芽、幼叶、根尖等处。
钾供应充足时,能促进光合作用,促进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使圭叶茁壮,枝杆木质化、粗壮,不易倒伏,增强抗病和耐寒能力。
缺钾时,休内代谢易失调,光合作用显著下降,茎杆细瘦,根系生长受抑制,首先者叶的尖端和边缘变黄直至桔死,严重时会使大部分叶片枯黄。
钙:钙是细胞壁中胶层的组成成分,以果胶钙的形态存在。
钙易被固定下来,不能转移和再度利用。
植物缺钙时,细胞壁不能形成,并会影响细胞分裂,妨碍新细胞的形成致使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叭严重时会使植物幼叶卷曲、叶尖有粘化现象,叶缘发黄,逐渐枯死,根尖细胞腐烂、死亡。
镁:它是一切卑色植物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为它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八它对光合作用有重要的作用,它又是许多酶的活化剂,有利于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呼吸作用。
硫:硫是构成蛋白质和萌不可缺少的成分,含硫的有机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还参与氧化还原过程。
因此在植物呼吸过程中,硫有着重要的作用。
叶绿素的成分中虽不含硫,但它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缺硫会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叶色淡绿,严重旺卓卖白色。
硫在植物体内移动性不大,很少从衰老组织中向幼嫩组织运转。
铁:铁通常占干物重的干分之几,它是形成叶绿素所必需的。
叶绿素本身不含铁,但缺铁叶绿素就不能形成,会造成“缺绿症”。
铁在植物体中的流动性很小,老叶中的铁不能向新生组织中转移,因而它不能再度利用。
缺铁时,下部叶片常能保持绿色,而嫩叶上会呈现网状的“缺绿症”。
硼:它不是植物体内的结构成分,但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正常运转,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
它还能调节水分的吸收和氨化还原过程。
缺硼会影响花芽分化和发生落花落果现象,还会使茎杆裂开。
锰:锰是叶绿体的结构成分,参与光合作用、水的光解。
它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对植物呼吸、蛋白质的合成与水解、硝酸态氮的还原都起重要的作用。
缺锰会使植物体内硝酸态氮积累、可熔性非蛋白态氮素增多。
锌:锌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
它能促进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对植物体内物质水解、氧化还原过程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有重要作用。
缺锌,除叶片失绿外,在枝条尖端常会出现小叶和簇生现象,称为“小叶病”。
严重时会使枝条死亡。
铂:用存在于生物催化剂之中,它对豆科作物及自生固氮菌有重要作用,能促进豆科作物固氮。
铂还能促进光合作用的强度,以及消除酸性土壤中活性铝在植物体内累积而产生的毒害作用。
植物缺用的共同症状是植株矮小,生长受抑制,叶片失绿、枯萎以致坏死。
豆科作物缺铂,根瘤发育不良,瘤小而少,固氮能力弱或不能固氮。
铜:铜是植物体内多种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铜起重要作用。
它参与植物的呼吸作用,还影响到作物对铁的利用。
在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铜,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
铜还具有提高叶绿素稳定性的能力,避免叶绿素过早遭受破坏,有利于叶片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缺铜会使叶绿素减少,叶片出现失绿现象,幼叶的叶尖因缺绿而黄化,最后叶片千枯、脱落。
氯:植物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需要氯离子参加。
氯离子是细胞液和植物细胞本身的渗透压的调节剂和阳离子的平衡者。
(3)花卉槽物营养缺乏症状不同植物表现出不同的缺素症状:即使是相近的种类间对元素的缺乏反应也表现出差异,详见检索表:A、响到全株或局部的老叶,特别表现在下部老叶:1.影响到全株老叶明显变黄和死亡:a. 叶浅绿色,植株矮也茎细,有的裂开,叶小,下部时浅绿色,黄色后转为褐色而枯死………………………………………………………………缺氮b.叶暗绿,生长慢,有时下时叶脉(尤其是叶柄)黄色且带紫色,落叶早……………………………………………………………………·缺磷2. 经常局部影响较老的和下部的叶:a .下部叶靠近顶部和边缘有斑点,通常坏死。
边缘开始变黄并继续向中间发展,以后老时凋落………………………………………………………缺钾b.下部叶黄化,在后期坏死。
叶脉间黄化,阶)脉为正常绿色,叶边缘向上或向下有揉皱,叶脉间突然坏死……………………………………………缺镁B. 局部影响新时:1.顶芽生长良好:a.时黄化,时脉保持绿色:①通常无坏斑点,在极端情况下,边缘和顶部有坏死,有时向内发展,仅较大的叶脉保持绿色……………………………………………………………缺铁②通常有坏死斑点,并分散整个叶面,呈棋格或最终呈网状,只有最小叶脉保持绿色,花小色彩差………………………………………………………缺锰b.叶呈淡绿色,时脉色比叶中间淡,坏死较少,老叶很少或不死亡………………………………………………………………………缺硫2.顶芽通常死亡a.也的尖端和边缘坏死,顶端有弯曲,出现上述症状之前根已死亡………………………………………………………………缺钙b.嫩叶基部碎裂,茎及时柄脆弱,分生组织死亡,有增加分枝的趋势…………………………………………………………………缺硼2.肥料的种类、特性与施用(1 )育机肥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凡是营养元素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的肥料,称为有机肥料。
其特点是:种类多,来源广,养分完全。
不仅含有氮、磷、钾,还含有微量元素、激素和抗生素等,它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肥效释放缓慢而持久。
但它含量低,不稳定。
①人粪尿: 它是一种偏氮的完全肥料,有机质含量少,约5一10%,含氮在0·5~0.8%,磷0.2~0.4%,钾0.2~0.3%,可溶性盐1.5%,PH值为中性,易分解,肥效较快。
但它易挥发和流失,带有病菌,且不卫生。
不宜直接使用,可用以发生沼气后使用,也可作堆肥和木屑发酵的氮源。
②堆肥:堆肥是利用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和其他废弃物,加适量氮肥或饼肥堆制、经·澈生物的发酵而成。
是一种完全的有机肥料,养分丰富,肥效缓慢。
PH值为中性,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
一般与上混合后作花卉的上盆上,对花灌木宜在种植前施人士中或冬天作基肥。
3、饼肥:它是油料植物种子榨油后的残渣,有豆饼、花生饼、莱子饼等。
这种肥料含有机质75~85%,氮2~7%,磷:1~3%,钾1~2%。
养分丰富完全,一般需粉碎泡制发酵后方可使用。
饼肥多半作基肥,发酵的饼肥水兑水后也可作追肥。
④家禽粪和蚕粪:家禽粪:是指鸡、鸭、鹅、鸽粪等。
家禽粪的性质和养分含量与家畜粪尿有所不同,家禽粪中氮、磷、椰的含量比各种家畜粪尿都高。
因家禽饮水少,各种养分的浓度也较高。
其中以鸡、鸽粪养分含量最高,而鹉、鸭粪的含量较低。
禽粪一般多作基肥施用,腐熟良好的,也可作追肥施用。
蚕粪:亦称蚕沙,是由蚕粪、幼蚕脱的皮和残余桑叶的碎屑组成的混合物。
蚕粪是一种肥效较高的肥料,一般含有机质78~88%,氮2.2~3.5%,磷0.5~0.75%,钾2·4~3.4%)施用方法,与家禽粪相同。
⑤腐殖酸类肥料:以泥炭、褐炭风化煤等为原料,适量的速效氮肥、磷钾肥制成的,既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又含有速效养分,兼有速效和缓效的特点。
一般与蛭石、珍珠岩混合制成人工介质,在上盆或移栽时施用。
(2 )无机肥料的性质与施用无机肥料所含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以无机化合物的状态存在,大多数要经过化学工业生产。
因而可称为化学肥料或商品肥料。
其特点是:养分单一,含量高,肥效快,体积小,便于运输,而且清洁卫生,使用方便,不含有机物。
长期单一施用,会使土壤扳结,最好配合施用有机肥。
①氮肥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常见的氮肥有硫酸按、尿素、硝酸按、硝酸钙等。
硫酸胺((NH4)2so4):简称硫铵,又称肥田粉。
含氮量为20~21%,白色,象白砂糖。
特点:吸湿性小,易溶于水,肥效快,是生理酸性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馄用。
一般硫酸铰作追肥用1~2 %的水溶液施人士中,或用0.3~0.5%浓度的水溶液喷于叶面。
尿素〔CO(NH2)2):白色圆球状。
含氮量45~46%,有吸湿性,易溶于水,是中性肥料,肥效较其他氮肥长。
一般用00.5~1%的水溶液施人士中,或用0.1~0.3%的水溶液进行根夕中追施,时间最好在傍晚进行,以免烧伤叶片。
硝酸铵((NH4)NO9):简称硝铰。
白色或淡黄色晶体。
含氮量32~35%,吸湿性强,易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