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⑩依对应承接排列:小琳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教师, 哥哥是军人,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岗位上救死扶伤,教书育 人,站岗放哨。 6、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 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 就属位置不当。 例1、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 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例2、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 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 更讲文明。
7、分句位置不当 例1、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 基本道德素质。 例2、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战,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 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 的可喜的一步。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 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 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2)状语错放于定语位置 例1、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 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 五星红旗。 例2、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 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 容丰富,饶有趣味。
(3)状语与状语错位 例1、一批普及型的学术著作近来广泛引起 读书界的关注,并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例2、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交规, 对闯黄灯、开车打电话等行为严厉进行处罚,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交规”。
4、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的位置不当 在“把”字句、“被”字句中,能愿动词(可能、愿意、 应该、会、可以等)或否定词(不、没有、未曾等)要放 在“把”字、“被”字前,不能放在“把”字、“被”字 后。 例1、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 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 于镜头。
(4)缺介词 例1、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 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 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例2、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 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 和睦与幸福。 2、成分赘余 所谓赘余是指句子的语意重复和词语的多余,它一般会使语意 不清晰,句子不简明,表达重复啰唆。 例1、资料表明,气温骤降或突然由温暖的环境来到寒冷的环境, 往往会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例2、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 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一、语序不当 1、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一般顺序是:①表领属和时间、处所 的短语;②指代性或数量性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 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记住下面这个典型的例句: 国家队里的(表领属)一位(表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 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女教练。 记忆方法:谁的+多少+怎样的+属性 例1、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 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还感受到了一个没有出场 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例2、大厅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不同时期的任长霞同 志生前用的衣物、书籍与批阅过的文件,睹物思人,悲从 中来,大家早已热泪盈眶。 例3、地铁5号线是第一批北京全线加装安全门的轨道交 通线。列车到站时,列车车门与安全门同步开启,免除安 全隐患。
(1)缺主语 ①滥用介词使主语缺失。 句首滥用介词“由于、对于、通过、经过、为了、当、 从、在、在……后”等,会造成主语残缺,修改这类病句 一是将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二是保留介词短语 作状语,后边加上适当的词作主语,或将后面的使令性词 语去掉。
例1、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 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例2、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 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例3、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 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②暗中更换主语或滥用省略造成主语缺失 不能把前一分句的宾语当作后一分句的主语。 例1、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 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 已经立案侦查。 例2、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治理政治,发展生产, 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例2、能否实现政企分开,既要求“政”克服过度干预 的冲动,管住“看得见的手”,也要求“企”转变经营 思路,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 6、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1、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 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 队协作技能。 例2、“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 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暧昧,但美国与 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
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一般语序是:①表目的、原因 或条件的状语;②由助动词、副词或形容词 充当的表语气的状语;③表时间、处所的状 语;④表范围或程度的状语;⑤表情态或对 象(方向)的状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 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记住一个典型的例句: 教师和学生们今天早上(表时间)在会议室里 (表处所)或者(表范围)热情地(表情态)同他 (表对象)交谈。 记忆方法:条件+时间+处所+范围或否定+程度 +情态+对象+中心词 例1、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 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 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例2、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 长的研究,后来在那里发现了镭。
考点解析:
《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了考查的六 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 不明、不合逻辑。
• 考查“辨析病句”一般为选择题形式。要求在 给出的四句话中选出没有语病(或有语病)的一 句。考查“修改病句”多为填空或简答等主观题 形式。
知识梳理
高考考查的六种病句主要为结构类语病和语义类语病。 结构类语病有: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 或赘余;④结构混乱。此类病句,往往是因为表达不符合 现代汉语语法规则造成的。 语意类病句有:①表意不明;②不合逻辑。此类病句往 往是因表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 读别的书啦。 例3、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工作,就可能 会出问题。
(2)主客体颠倒 用“对”“对于”的时候,有一个谁“对”谁的问题,动作行 为的主体要在“对”的前边,客体要在“对”的后边,否则会 造成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不当。 例1、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 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例2、中国教育工作者对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的“国立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例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 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2、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 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 文明的衰落。
3、主宾搭配不当 例1、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 日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例2、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 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4、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1、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 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例2、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 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5、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 例1、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 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③定语过长,丢掉了中心词,造成主语缺失 例、教育部实施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即将推行,这将会给假文凭 致命一击,使假文凭无藏身之地,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2)缺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例1、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 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例2、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 工具,就不可能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有 理、严密的思维习惯。 (3)缺宾语或宾语中心语 例1、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 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例2、绿色印刷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并循环利用,可自然 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另外,多项定语的排列还遵循以下规律: (1)表颜色和质地的定语连用一般为:表颜色词 语放在表质地词语之前。如,只能说“蓝色的呢子 大衣”或“蓝色呢子大衣”,不能说“呢子的蓝色 大衣”或“呢子蓝色大衣”。 (2)动词作定语一般应带“的”。如“买的大 衣”“写的文章”,否则容易产生歧义。 (3)结构复杂的定语一般放在结构简单的定语之 前。如“刚从国外进口的教学用的数码录音设备”, 一般不能说成“教学用的刚从国外进口的数码录音 设备”。
并列短语可按下列方法排序: ①依时间先后排序:秋收、翻耕、秋种,都要忙完 了。(秋季耕作的先后顺序) ②依空间距离排序:牧女们骑着骏马,健美的身姿 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人观察事物由上到 下的顺序) ③依范围大小排序: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 爱人的心。(范围排序可由大到小,也可由小到大。 此处为由大到小) ④依程度轻重排序: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怀恨他们、 憎恶他们、咒骂他们。(程度上一层强胜一层)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考试说明》 “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 第3项为“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考查表达应用能力。 本考点包含病句的辨析和病句的修改两个层面。近年 来,北京卷本考点考查只涉及辨析,没有涉及修改。 2018年全国卷考查了修改。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所谓“辨析”,就是在一组句 子中辨别出有语病或没语病的句子,不要求指出病因 或病句类型。所谓“修改”,就是能找出一段话中有 语病的地方,并能将语病修改过来,有时还要求指出 病因或病句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