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艺术修养

关于艺术修养

关于艺术修养
什么是艺术家呢?
艺术家都是一些有着独特禀赋和个性,有修养的人。

比方说,勃拉姆斯在李斯特演奏时竟然睡着了,而布鲁克约的狗被训练的对着瓦格纳的音乐嚎叫,威尔第讨厌街头管风琴演奏他的歌剧咏叹调而一气之下租下所有街上管风琴锁起来,还有齐白石的吝啬,梵高的神经质等等,都说明不能完全从凡人角度去理解一个艺术家,所谓艺术家就是指融集深刻艺术思想,饱满情怀鲜活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经典艺术作品于一体的人,简单的讲,艺术家就是指从事艺术创造或表演活动而有一定成就一定修养的人。

艺术修养的主题是人,没有这个主体,艺术活动便无法存在。

艺术修养从根本上说是艺术家从特定的精神,审美和文化角度对世界的理解,思考和创造性的品质,苏珊·朗格认为: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具有相似之处,这使得艺术品成为一种生命形式。

他说:“真正能够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便是艺术方式。


修养都不是先天的,都是需要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的。

首先要多读、多听、多看,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

只有在博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辨别真伪优劣,培养出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存在有机的联系,对各种艺术形式培养起一定的兴趣,会有助于艺术修养的提高。

各种艺术流派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只有广泛通晓各种艺术流派,才可能有比较有鉴别,才可能采各家之精华,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情趣。

提高艺术修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同人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如心理状态、道德观、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欣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扩大自己的欣赏视野,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水平。

要想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要想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他们、欣赏他们,借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要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引导自身的审美趣味,还需要向那些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在欣赏方面以指导、帮助。

往往专家的意见可以影响、甚至改变自身的兴趣和观点。

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深刻认识现实社会生活。

艺术具有认识价值。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深刻而典型地反映社会历史,能成功地再现生活。

提高艺术修养,有助于全面的欣赏艺术作品,深刻地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更全面地理解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

增加生活情趣,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

艺术具有享受和娱乐的价值。

注意艺术修养,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多的更高尚的艺术享受,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感情。

这样,在群体中的形象也将更加丰满、更富有人情味,更能够和群体融合在一起。

修养艺术意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艺术意识与形象思维有密切关系,而形象思维在人的身心整体修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形象思维具有很强的整体性质,对人的精气神的影响比较明显。

艺术型的人往往善于运用形象思维调动人体的内在能量,来实现某一人体的整体功能。

其次,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的身心整体的内在和谐、内在愉悦和幸福享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荀子·致仕》有“美意延年”之说。

不仅如此,对艺术美体会较多者,往往易于体会休养身心过程中的内在变化和愉悦心情。

我们应该修养艺术意识,提高艺术意识修养水平。

这要求我们提高欣赏艺术美的能力,使自己生活愉快美满;提高创造艺术美的能力,使自己生活艺术化。

诚然,艺术意识修养水平与每个人的生活
经历、经济状态、文化素养、爱好、性格等有密切关系。

然而每个人的艺术意识修养水平是可以提高的,加强对美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对艺术作品反复品味、体察,是修养艺术意识、提高艺术意识修养水平的根本途径。

同时艺术修养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艺术创造通常指艺术创作,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它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深厚的生活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出众的艺术才能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艺术创造要具有生产的材料,材料是艺术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

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巨匠和艺术大师,都是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的,比如屈原、司马迁、杜甫、李白、曹雪芹等人都有不平凡的生活际遇,为其创作储存了丰富的素材。

艺术家对社会生活不可能事事都自己直接经历一番,这就需要艺术家从间接的艺术创作及艺术作品中吸取经验和创作素材,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艺术思路。

创作上越有成就,对前人和他人(包括古今中外)的间接经验的掌握愈加丰厚,并且化成了自己的营养、血液和独创的见解,就像将直接经验化成了自己的血液和独到的见解一样。

此外,前人的艺术作品还潜移默化地在给作者起着提高创作构思想像力和表现力的超常有效的榜样的力量。

可见,不断丰富自己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创作主体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其实艺术创造也是一种转化的过程,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艺术地认识生活及再现和表现生活,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

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既要深入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掌握生活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形象特征,又要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素材进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概括、提炼和改造,综合成为一个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同时,还要将自身的思想、情感、意趣、理想巧妙而又自然地熔铸到艺术形象中去。

总之,要培养和提高一个人的艺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仅要认识艺术,还要体会到艺术美给人带来的享受。

学会欣赏艺术欣赏美非常重要,因为学会了欣赏艺术,才有可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才能使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得到深层次的提高。

艺术修养并非仅仅是针对参与艺术活动的人。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

没有这些是不行的。

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

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

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

钱学森与温家宝总理的这段对话曾引发社会各界的深切思考,很多教育家对此都做过深入的研究。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为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而艰辛摸索。

21世纪的今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有了尖端的科技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维护国家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而发展科技的关键问题还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

纵观我国的高等教育,文理分离的机制延续至今,对理科学生的培养只追求专业技术方面的局部价值,而忽视了人文艺术素质的重要性,这大地影响了我国科技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可见人文艺术修养的对于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性。

人文艺术修养对于塑造科技人才的良好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人文艺术
修养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使其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人们通过对艺术的鉴赏和创造活动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增强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艺术对于陶冶道德情操,净化思想灵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文艺术修养对于激发科技人才的工作激情具有重要作用。

爱因斯坦曾说:“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

”人文艺术是人类对其源于生活的强烈情感的表达,良好的人文艺术鉴赏力可以促进科技工作者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从而产生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祖国,造福于人民的激情。

人文艺术修养对于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而目前我国理工科人才的人文艺术修养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对比一下美国的哈佛大学,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在哈佛大学,从1997年3月27日至4月8日两周内,组织了12场音乐会、5场戏剧表演、一场印度古典舞表演、15个艺术展览、13场艺术讲座,至于电影欣赏更是天天都有。

在哈佛大学的《艺术节》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艺术形式和艺术天才,更是令人感到吃惊而赞叹不已。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艺术修养,无论是艺术作品方面还是科学技术方面都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没有的艺术修养的世界将止步不前,艺术修养对于我们来说更是十分重要,所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已经迫在眉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