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础设计计算书

(2)验算荷载偏心矩e:
基底处的总竖向力:Fk+Gk=1218+2.2 4.4 1.625 20=1532.6KN
基底处的总力矩: Mk=235+80 0.8=299KN.m
偏心矩:e=Mk/Fk+Gk=299/1532.6=0.195<L/6=0.733m(可以)
(3)验算基底最大压力Pkmax、Pk:
Pj=F/bL=1873 1.35/(2.7 5.4)=173.43KPa
净偏心矩
e0=M/F=Mk 1.35/(Fk 1.35)=267.7/1873=0.14
基底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Pjmax= Pj(1+6e0/L)=173.43 (1+6 0.14/5.4)=200.41KPa
Pjmin= Pj(1-6e0/L)=173.43 (1-6 0.14/5.4)=146.45KPa
五、注意事项
(1)整个说明书应满足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步骤清楚、文字简明、符号规范和版面美观的要求,图纸应该表达正确、布局合理和尺寸齐全;
(2)每位同学要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
(3)每位同学上交一份说明书和一套图纸,注明自己完成的工作,说明书可用A4纸打印装订好,图纸按要求折好。
六、设计计算过程
由设计资料和地基资料,地基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且做三种类型的基础采用C25混凝土,ft=1.27N/mm2钢筋采用采用HRB335,fy=300N/mm2垫层采用C10混凝土,厚度为100mm。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计算书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
所在系:机械系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
班级:10级土木一班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2013年06月28日
一、设计题目
某多层综合办公楼基础设计
二、设计资料
(一)、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表5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及设计参数(土木1班,对应学号第1位数为4的同学)
验算: σcz+σz=66.43+23.77=97<141.13KPa(可以)
经验算,基础地面尺寸及埋深满足要求
(5)确定基础的高度:
采用C25混凝土,ft=1.27N/mm2钢筋采用采用HRB335,fy=300N/mm2垫层采用C10混凝土,厚度为100mm。
计算基底净反力设计值:
Pj=F/bL=1218 1.35/(2.2 4.4)=169.87KPa
(一)J-1 独立基础
A轴: =1218KN =80KN
J-1类:先设基础的高度为0.8m
(1)初步确定基础地面尺寸:
因为存在偏心,将基底面积初步增大20%
则A=1.2Fk/(fa-γGd)
=1.2 1218/(189.5-20 1.625)
=9.31m2
取基底长短边之比为n=L/b=2 此时算得 ,则L=nb=4.4m b<3m,不需要进行宽度修正。
Pk=(Fk+Gk)/A=1532.6/(2.2 4.4)
=158.3KPa<fa=189.5 Kpa(可以)
Pkmax=Pk(1+6e/L)=158.3 (1+6 0.195/4.4)
=200.39KPa<1.2fa=227.4KPa(可以)
所以不需要对底面尺寸调整,地面尺寸为2.2m 4.4m。
4)剖到的墙或柱应画成中粗线,基础底面外形用细线,钢筋混凝土柱子涂黑;
(2)基础详图内容与绘法
1)注明室内地面至基础底面范围内的竖向尺寸、墙厚、垫层宽度、大放脚的尺寸和总宽度尺寸,垫层做法,外墙基础剖面还需注明室外地坪的相对标高;
2)钢筋混凝土基础尚应标注钢筋直径与间距,现浇柱基础尚应标注预留插筋、搭接长度、箍筋加密等;
=593.74KN
该式右边:
0.7βhpft(bc+h0)h0
=0.7 1 1270 (0.5+0.755) 0.755
=842.35 KN>593.74KN(可以)
(6)配筋计算:
计算基础短边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取I-I截面:
PjI=Pjmin+(L+ac)(Pjmax-Pjmin)/2L
=113.12+(4.4+0.5) (226.62-113.12)/(2 4.4)
=30.34KPa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
σcz=17.1 0.8+18.5 0.6+4.9 (18.5-10)
=66.43KPa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γm=σcz/(d+z)=66.43/(4.9+1.4)=10.54KN/m3
faz=80+1.0 10.54 (6.3-0.5)=141.13KPa
在平行于L方向2.2m宽度范围内配选用1616@140As=3216mm2。
计算基础长边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取II-II截面:
MII=Pj(b-bc)2(2L+ac)/24
=169.87 (2.2-0.5)2 (2 4.4+0.5)/24
=190.23KN.m
As= MII/(0.9fyh0)
=190.23 1000000/(0.9 300 737)
=23.77KPa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
σcz=17.1 0.8+18.5 0.6+4.9 (18.5-10)
=66.43KPa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γm=σcz/(d+z)=66.43/(4.9+1.4)=10.54KN/m3
faz=80+1.0 10.54 (6.3-0.5)=141.13KPa
四、基础平面图及详图绘图要求
(1)基础平面图内容及绘法
1)采用直接正投影法绘制,剖视位置在正负零处,应画出剖到的墙或柱及其基础底面的轮廓线(如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的底面外形);
2)基础平面应绘制与建筑图一致的平面布置和轴线,表示建筑朝向的指北针,一般画在平面图的右上角;
3)标注轴线、柱尺寸关系和剖面号,标注基础底面尺寸等;
基础高度:
取h=800mm,h0=755mm,则bc+2h0=0.5+2 0.755=2.01m<b=2.2m(满足)。
因偏心受压,计算时Pj取Pjmax
该式左边:
Pjmax[(L/2-ac/2-h0)b-(b/2-bc/2-h0)2]
=226.62 [(2.2-0.25-0.755) 2.2-(1.1-0.25-0.755)2]
拟建建筑物为多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500m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如下图所示。
(三)、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本表题号对应学号的第2位数(学号:45)
题号
Fk(kN)
Mk(kN·m)
Vk(kN)









5
1218
1873
1433
设基础埋深为1.4m,先进行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假设b<3m),查表得:
、 、fak=164kpa
γm=(17.1 0.8+18.5 0.6)/1.4=17.70kN/m3
fa=fak+ηdγm(d-0.5)
=164+1.6 17.70 (1.4-0.5)
=189.5KPa
计算基础及其上土的重力Gk时的基础埋深为:d=(1.4+1.85)/2=1.625m
=851.04KN
该式右边:
0.7βhpft(bc+h0)h0
=0.7 1 1270 (0.5+0.855) 0.855
=1029.93KN>851.04KN(可以)
(6)配筋计算:
计算基础短边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取I-I截面:
PjI=Pjmin+(L+ac)(Pjmax-Pjmin)/2L
=146.45+(5.4+0.5) (200.41-146.45)/(2 5.4)
层次
岩土名称
厚度(m)
天然孔隙比
液性指数
内摩擦角(度)
粘聚力(kPa)
压缩模量(MPa)
承载力
fak(kPa)
重度
(kN/m3)
杂填土
0.8
17.1
粉质粘土
5.50
0.83
0.50
20
31
6.0
164
18.5
淤泥质粘土
3.0
0.85
1.0
15
18
2.0
80
18.1
粉质粘土
2.0
0.77
0.73
24
27
(4)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3 z/b=4.9/2.7=1.81>0.5b=1.35
查表得 θ=23ºtanθ=0.424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
σz=Lb(Pk-σcd)/[(L+2ztanθ)(b+2ztanθ)]
=5.4 2.7 (161.10-0.8 17.1-0.6 18.5)/[(5.4+2 4.9 0.424)(2.7+2 4.9 0.424)]
基础高度:
取h=900mm,h0=855mm,则bc+2h0=0.5+2 0.855=2.21m<b=2.7m(满足)。
因偏心受压,计算时Pj取Pjmax
该式左边:
Pjmax[(L/2-ac/2-h0)b-(b/2-bc/2-h0)2]
=200.41 [(2.7-0.25-0.855) 2.7-(1.35-0.25-0.85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