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判断题(1’*10)单选(1’*10)简答(5’*6)分析(10’)计算(10’*4)一、技术经济学中,技术,经济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技术是生产力,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劳动方法的总称。

第一种是硬技术,即物化形态的“硬技术”。

体现为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的物质技术。

--------狭义的技术第二种是软技术,它是根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发展形成的组织和管理、资源占有和配置的方法与能力以及相应劳动者素质。

体现在工艺、方法、程序、信息、诀窍、管理能力等非物质技术之中。

经济:经济就是指工程技术项目、产品设计和生产上的节约、节俭,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即用尽可能少的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

(1)经济指生产关系:即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基础等;(2)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

如:国民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人类的经济活动;(3) 经济指节约或节省:如:经济效益、经济合理性等。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与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都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从第一次技术革命,人类从工场手工业步入大机器工业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到第二次技术革命,人类进入电器时代(电子、电机应用、无线电通讯),第三次技术革命,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的每次跨越都伴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和发展。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世纪初,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5%----30%是靠运用新技术达到的,而现在有60%--70%是科学技术成果投入应用作出的贡献。

(2) 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动力经济是技术进步的目的,技术是达到经济目标的手段,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技术进步不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对先进技术成果的需求又成为技术进步的直接动力。

经济愈发展,经济系统所孕育的科技需求就愈广泛、愈强烈,从而使大量的新技术不断涌现。

(3) 技术与经济间的相互制约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和手段,同时,技术进步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先进的技术不一定是经济合理的,不先进的技术不一定不经济合理。

比如:有些技术本身是先进的,但在某些地区、某种条件下采用时经济效益并不好;或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采用。

1.技术经济学中“经济”的含义主要是指( D )。

A、经济基础B、经济制度C、生产关系D、资源的节约2.在技术经济学中,广义的技术包括(ADE )。

A、劳动技能B、劳动工具C、劳动对象D、科学知识E、管理经验下列有关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B、经济环境是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C、经济发展为技术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D、经济处于主导地位,技术处于从属地位下面选项中关于技术经济学的特点描述不准确的是(D )A. 技术经济学强调的是技术可行基础上的“经济分析”B. 技术经济学是对新技术各可行方案进行经济效果分析比较的科学C. 工程技术的经济分析和评价与所处的客观环境关系密切D. 技术经济学所讨论的经济效果问题几乎都和“未来”有关二、经济效益的含义及其表达方法(简答)经济效益,指在经济实践活动中,输入的劳动消耗与输出的有效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

表达方法:1、差额表示法:经济效果=成果-劳动消耗比如,利润、利税额、净现值等指标。

利润= 销售收入-总成本-税金2、比值表示法:经济效果=成果/消耗比如,劳动生产率等指标。

劳动生产率=工业生产总值/劳动者人数3、差额比值表示法:经济效果=(成果-消耗)/消耗比如,投资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指标。

投资利润率=(销售收入-总成本-税金)/投资三、现金流量及其现金流量图现金流量a)现金流入。

流入系统的资金称为现金流入。

如:销售(经营)收入、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回收、借款等。

b)现金流出。

流出系统的资金称为现金流出。

如:投资、经营成本、税、贷款本息偿还等。

c)净现金流量(NCF)。

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差:NCF=CI-CO现金流量(1).现金流量:就是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每个时期实际发生的流出与流入系统的资金代数和。

(2).现金流量有正负:正的流量:表示净收入; 负的流量:表示净支出(3).流出量:投资、成本(4).流入量:收入、残值现金流量图: 把现金流量用时间坐标表示出来的一种示意图。

构成1)一个横轴为时间轴,轴线等分若干间隔,每一间隔代表一个时间单位,一般指一个周期,通常为年。

每个点称为时点,代表一个时间的开始,另一个时间的结束。

2)与横轴相连的垂直线,代表流入或流出系统的现金流量。

正现金流量箭头方向向上,负现金流量箭头方向向下,箭线长短与所代表的资金额大小可不成比例。

----每个时点现金流量表示发生在这个时点上的流量。

----现金流入:销售收入、残值----现金流出:成本、投资----规定:销售收入在每期期末;残值在寿命期期末。

----流出量:成本在每期期末;投资在每期期初。

3)在图上标出已知条件和所求.四、 投资回收期的含义及判别标准投资回收期——是指投资回收的期限。

也就是用投资方案所产生的净现金收入回收初始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通常用“年”表示。

静态投资回收期: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动态投资回收期: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采用投资回收期进行方案评价时,应将计算的投资回收期TP 与标准的投资回收期Tb进行比较:判据:(1)TP ≤ Tb 该方案是合理的,说明方案投资利用效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

(2)TP > Tb 该方案是不合理的,说明方案投资利用效率低于行业基准收益率。

Tb 是国家或部门制定的标准,也可以是企业自己确定的标准,其主要依据是全行业投资五、 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及其形式1、指资金在流动过程中能产生新的价值,或指资金随时间推移而增值的能力。

亦即在不同时间点上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不同。

可从两方面理解:(1)随时间的推移,其数额会变化。

(2)资金一旦用于投资,就不能用于消费。

从消费者角度看,资金的时间价值体现为放弃现期消费的损失所得到的必要补偿。

2、资金的时间价值表示法(1)绝对表示法:利息、报酬、利润(2)相对表示法:利率、报酬率、利润率3.影响资金的时间价值大小的因素(1)与使用的资金额多少有关(2)与资金使用时间长短有关(3)与利率有关,即与单位资金增值有关(4)与计算方法有关计息方式 (单利计息,复利计息)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当年净现金流量T -1+(5)与资金的投入回收方式有关投入回收(或存取)方式1)一次性投入,一次性回收2)一次性投入,多次性回收3)多次性投入,一次性回收4)多次性投入,多次性回收六、 净现值法的含义及优缺点净现值(NPV )——是指项目(或方案)在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CI -CO )t ,按照一定的折现率i ,折现到期初时点的现值之和,其表达式为:优点: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全面考察了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经济状态,经济意义直观、明确缺点:基准收益率确定困难七、 内部收益率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净现值NPV 为零时的折现率。

又称内部(含)报酬率。

在所有的经济评价指标中,内部收益率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它是对项目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采用的主要方法。

进行财务评价,分析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时,主要计算和考察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分析项目的国民经济盈利能力时,主要计算和考察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

八、 敏感性的分析及步骤不确定性因素(价格、销售收入、投资等)中对方案经济效果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称之为敏感性因素。

敏感性分析法——是分析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变化一定幅度时(或者变化到何种幅度),对项目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或者改变对方案的选择)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方法。

投资者必须及时把握敏感性因素,从敏感性因素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分析方案的风险大小。

⏹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假定只有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变化,其他因素不变;⏹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在两个或多个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变化时,分析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

⏹ 分析重点:1)选择哪些不确定因素作为敏感性因素进行分析。

2)确定敏感性分析的评价指标。

选定影响项目的敏感性因素:⏹ 1.销售收入:市场需求不断变化。

⏹ 2.投资:融资市场变化。

⏹ 3.经营成本:原材料价格变化⏹ 分析指标:IRR 分析法步骤;❖ 1,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

敏感性分析的对象是具体的技术方案及其反映的经济效益。

因此,技术方案的某些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例如净现值、净年值、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内部收益率等,都可以作为敏感性分析指标。

❖ 2,选取不确定因素。

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并不需要对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考虑和计算,而应视方案的具体情况选取几个变化可能性较大,并对经济效益目标值影响作用较大的因素。

例如:产品售价变动、产量规模变动、投资额变化等;或是建设期缩短,达产期延长等,这些都会对方案的经济效益大小产生影响。

❖ 3,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若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时,则要在固定其它因素的条件下,变动其中一个不确定因素;然后,再变动另一个因素(仍n -t t t=0NPV =(CI -CO)(1+i)然保持其它因素不变),以此求出某个不确定因素本身对方案效益指标目标值的影响程度。

❖4,找出敏感因素。

❖5,综合评价,优选方案,进行分析和采取措施,以提高技术方案的抗风险的能力。

九、设备磨损类型,设备三种寿命形式(分析)1、设备的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机器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由于磨损、振动、腐蚀、老化等物理的或化学的原因,使其零件、部件以及有关装置发生损耗,这些损耗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工作精度、生产率以及安全性等,使得机器设备不能像新的时候一样生产出合乎规定质量和数量的产品。

这种损耗是机器设备的实体损耗,称为设备的有形磨损或物质磨损。

引起有形磨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的使用,运转中机器设备在外力作用下,机器设备中的零部件会发生摩擦、振动和疲劳现象,以致机器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这种有形磨损,叫做第一种有形磨损,它与使用强度及时间有关。

自然力的作用,是造成有形磨损的另一个原因,由此而产生的损耗,称为第二种有形磨损,这种磨损与生产过程的作用无关,因此设备闲置或封存也同样产生有形磨损。

这是由于机器生锈、金属腐蚀、橡胶和塑料老化等原因造成,时间长了会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第二种有形磨损与管理好坏、闲置时间长短有关设备有形磨损的三个阶段第I 阶段为初期磨损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