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虽是一个老话题,但却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从各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涌现出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典型,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有些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靠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加大作业量等增加学生负担的做法,来达到所谓的高质量。
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学生的学习生活频频“超载”,但这些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质量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因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为此,我们将“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这对改变当前“老师累、学生苦”的现象,培养一代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的提出旨在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师备课、辅导、等常规教学能力。
2、提升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把握重点难点、用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
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的界定: 1.和谐:指事物或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多样性的统一,在哲学上,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最佳的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
2.和谐课堂:是运用恰当、科学和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和谐气氛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和谐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具有一种同化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
3.课业负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一文中认为,“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就是他的心理、生理和精神的潜力,以及间接起作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学习超过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总和就是负担过重。
研究意义(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在于真正意义上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把学生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还给他们一块蔚蓝的天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丰富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从而推动新课改持续健康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将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深刻的改变,有助于教师更自觉地推动素质教育,为学校的科学、人性办学出谋划策;本课题的研究还能提高家长的认识,为学生的课外生活提供足够时间与空间,这对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一代合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假设和研究目标1、课题假设本课题旨在教师备课、授课、作业设计等教法和学法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把学生从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轻学习负担。
2、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培养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实现师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2)、通过课题的研究,构建体现和谐课堂教学环境的操作模式,减轻学生负担。
(3)、通过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达到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
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
因此,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产生教学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加涅的教等研究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都有所涉及,他们研究出了很多影响减负的因素:1.关注教师特征:如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这为后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2.关注学生的学习:他们已经把注意力从教师的身上移到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上,但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
在我国,对“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学生负担”的研究由来已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同行通过实践建构了几百种教学模式,较为著名的有:1、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与其天赋联系起来,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元智力的机会。
2.新课程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素质教育的理论。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特征的教育。
4.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学说人具有非常优异的先天潜能,教育无需也不应该向学生灌输什么,这样做慧压抑潜能的自然实现。
教育只需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睦的心理环境,使之能在“内驱力”的本能驱动下自动的形成。
五、实验内容及基本操作方法目前我镇多数农村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体现为学生书包越来越重,作业越写越多,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甚至导致个别地方师生关系较为紧张。
1、实验内容针对上述现状,本课题确立如下实验内容:立足实际,以学校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环境和单位,从管理、教师、学生等方面展开和谐课堂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基本操作方法(1)、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素质水平是学校生存的关键,教师要从各方面提高自身,增强自身人格魅力。
(2)、探究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变苦学为乐学,教师须做到:精心备课、精心教学。
(3)、精心设计学生作业。
作业设计要考虑针对性,是否布置作业或布置多少作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布置作业时把握关键知识,减少低效和无效劳动。
(4)、增进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共鸣。
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心理的疏导者,师生之间达到情感共鸣,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生师生关系,减轻学生负担。
六、实验的方法和步骤1、实验对象xx镇xx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对比对象xx镇xx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xx镇xx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行动研究法(3)实验研究法(4)问卷、探访研究:(5)个案研究3、变量的选取(1)自变量: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格魅力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
(2)因变量:学生学习负担减轻,学习兴趣增加。
4、无关变量的控制本课题在研究中,可能出现教师水平、学生基础、教学条件及家庭等一些无关变量。
为控制这些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拟采取以下方法:(1)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拥有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2)注重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
(3)家校结合,共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负担。
5、实验步骤(即研究过程):本课题研究预计从2013年4月—2015年4月共两年时间:(1)、2013年4月— 2013年6月为课题的准备阶段。
本阶段通过调查研究,写出开题报告,等待立项批准;制定实验方案;写出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2)、2013年7月— 2015年2月为课题的实施阶段。
本阶段全面开展实验研究,侧重于在三四两个年级进行跟踪实验研究,作好实验记录;制定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产生的原因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教师撰写总结论文和学术论文,撰写出总课题实验报告。
(3)、2015年3月——2015年4月为总结结题阶段。
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的编撰工作,撰写结题报告,征求专家意见,申请结题。
七、课题实验的组织管理1、课题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2、课题组成员及分工组长:xxx 主要负责课题实验方案的总设计,研究活动的策划组织,研究过程的全面管理。
副组长:xxx xxx 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本课题方案的指导和实施。
xxx 实践与探索xxx 实践与探索xxx 实践与探索xxx 实践与探索xxx 实践与探索3、指导专家xxx xxx xxx xxx xxx4、协作研究成员xxx xxx xxx附件九、经费预算第一阶段2013年4月—2013年6月为课题的准备阶段。
本阶段通过调查研究,写出开题报告,等待立项批准;学习有关理论知识,购买实验研究用有关书籍,资料等费用预算约1000元。
第二阶段2013年7月—2015年2月为课题的具体实施阶段。
本阶段制定出课题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实验研究,作好实验记录,撰写总结论文和学术论文。
外出听课、学习、考察等费用预算约为1500元。
第三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为课题总结结题、鉴定阶段。
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的编撰工作,撰写结题报告,征求专家意见,申请结题。
经费预算约为2000元。
xx教办课题组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