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精选)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精选)

第一单元居家生活安全活动目标: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感受居家安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的相关资料、课件教学流程预设: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居家安全的图片。

2、生交流分别有什么安全隐患。

二、实践(一)准备研究问题1、小学生在家安全问题有很多,你最想了解哪些问题?2、生交流,师点拨,提出相关问题:(1)怎样预防煤气中毒(2)如何正确使用家用电器(3)陌生人来访怎么办(4)在家如何防火(二)查找安全问题:、1、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一下2、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三)了解安全常识1、介绍安全用电和居家安全小常识2、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四)做好预防准备1、辨别书中小朋友的做法正确吗?2、模拟练习: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三、总结与交流1、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独自在家时怎么做;发现屋内有效透时: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课间活动怎么做;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2、我们应当怎么做?小组讨论如何把这些知识告诉更多的同学呢?3、小结: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第二单元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目标: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学校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学校的影响和危害性。

2、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实践记录表格教学流程预设:一、导入1、设疑导入: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2、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学校里有哪些浪费现象?二、实践(一)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1、提出问题2、确定研究主题:学校的午餐浪费情况3、制定计划以自愿的形式分成5个小组,小组合作,分配任务,填写表格 4、开始行动(1)观察午饭浪费情况(2)请老师拍照记录(3)访问值日老师午餐浪费情况(4)采访个别同学(二)交流与展示1、整理资料,完成表格2、上台展示,评价交流三、总结与反思1、如何减少午餐浪费的情况?(1)涉及节约标志,提醒同学(2)宣传栏张贴爱惜粮食的宣传小报(3)把自己的调查告诉同学,发出爱惜的倡议 2、交流实践课程体会第三单元好看的动画片第一课时:我们喜欢的动画片活动目标: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多途径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活动能力。

教学重难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成果,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乐意与同伴合作。

教学准备:采访记录表教学流程预设:一、导入1、播放动画片段,猜动画片名2、你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都喜欢看哪些?二、实践(一)准备研究问题动画片伴随着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每位同学都很喜欢看动画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动画片,开展相关综合实践活动。

但据我了解,有的同学看动画片时不太注意姿势,看的时间不够合理,还有的沉迷于动画片中以至于影响了学习。

今天,我们就开展一次《走进动画片》的综合实践活动,来具体了解一下大家观看动画片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二)制定活动方案1、讨论确定调查途径:交谈、采访等。

2、确定调查对象:学生3、学生分组4、各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各小组抽几名小记者进行采访并作好记录。

三、总结与交流1、对采访结果进行汇总,写出调查报告。

2、小组代表班级展示3、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第二课时:制作我的动画片活动目标: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多途径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活动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手制作简易动画,提高动手能力,体会动手的快乐教学准备:大小相等的白纸若干张,彩笔,订书机教学流程预设:一、导入1、介绍动画的制作2、观看简易动画的制作视频二、实践(一)了解建议动画的制作(二)教师出示打印图片制作成的简易动画(三)教师示范作图并装订(四)小组合作,动手制作三、总结与交流 1、小组代表展示。

2、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标志第一课时:寻找生活中的标志活动目标:学习标志的设计语言、感受标志的视觉美感,引导学生能用生活标志知道自己的行为,从小树立学生的公德意识,进一步明确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预设:一、导入1、出示图片,提问:生活中随处可见类似的东西,你还在哪里看见过?2、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常常会见到这些能提醒我们、指示我们的图画,我们把这些图画称做标志。

标志是一种视觉语言,在我们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

二、联系生活,交流讨论(一)初步认识标志的作用与特点。

1、作用:引导、指示、识别。

(不能、应该)2、特点:简单、醒目、直观。

(一般来讲,绿色表示安全、环保等含义,红色表示紧急或禁止含义)3、认识标志的基本分类(从作用、颜色、代表含义)(二)联系生活对比分类出示生活中的标志,让学生辨识,简介标志的分类。

1、按作用分:(1)引导;(2)指示;(3)识别。

2、按颜色分:(1)红色;(2)绿色;(3)其他。

3、代表含义:(1)商标;(2)公共标识;(3)徽标标识。

(三)对比分析(图画和标志)我们已然知道,标志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时刻指示、引导我们的生活,请大家看下面一组图:1、图画与标志的区别,抽象出标志特点:简单、醒目、直观;2、不同的设计,有相同的符号。

小结:标志其实就是从图画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概括性的特殊语言符号。

三、总结生活多姿多彩,标志形形色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使生活更多了一抹亮色的色彩。

大家不必局限于老师对它们的分类,可以根据自己对标志的理解,对它们进行各种各样的分类。

第二课时:设计一个喜欢的标志活动目标:学习运用标志的作用与特点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标志。

教学重难点:自主创新,自主创作。

教学准备:纸、彩笔、相关资料教学流程预设:一、导入1、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图片上的标志分别有什么用?2、标志在为我们带来方便得的同时,也在规范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二、实践(一)引发创作1、标志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连我们的校园里也比比皆是。

2、看图回忆:你了解我们的校园里那些地方存在标志吗?3、看图思考:我们的校园里那些地方缺少标志?4、引发创作:请你为学校缺少标志的地方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标志,使我们的校园萦绕在美丽的视觉语言所带来的和谐氛围中。

(二)提出要求1、提醒学生创作注意,加深学生对标志用途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2、提出创作要求(1)用绘画的方法为学校设计一个标志;(2)抓住标志的特点;(3)设计时注意颜色的运用(三)学生创作1、巡视,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予具体指导;2、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合作完成或自己独立完成标志设计。

(四)展示评价采取自评、组评和教师评的方式。

评价导向:1、评价自己或组作品是否有美感、有独创性;2、小组创作的过程中的点滴体验。

三、总结标志是一种图形的传播符号,它以精炼的语言向人们表达一定的含义。

标志不受不同种族、民族、语言文字的束缚,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新通过今天这节课,你们对标志的理解会更深。

请大家今回去以后,到你们生活的小区去找一找,有没有需要提示或提醒的地方,如果有,请你运用你今天学习的知识和创作标志的方法,也为自己的小区设计一些标志,把我们的所学所知服务于社会,做社会的小主人。

第五单元巧巧手第一课时:玩纸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折纸的民族风格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热爱这一传统工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欣赏、制作简单的折纸物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折的过程中悟出一些折纸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在折的过程中悟出一些折纸的规律。

教学准备: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纸若干张。

教学流程预设:一、导入1、创设问题情境: 出示折纸作品展览,大家觉得这些折纸作品怎么样?看完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些什么?2、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学生谈一谈参观后的感想。

二、实践(一)提出问题,动手实践1、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设计折纸作品。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对称图形的折纸图案,共同寻找对称图形折纸规律。

3、自己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互相研究共同寻找规律。

(二)成果展示与评价1、以小组为单位选1-2个问题向全体同学汇报。

2、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并简单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3、小组进行互评,师生互评。

三、总结与交流1、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2、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折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继续研究探讨。

第二课时:打绳结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绳结是劳动人民是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非常实用的劳动本领之一。

2、教会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绳结法。

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绳结法。

教学准备:绳子若干。

教学流程预设:一、导入1、出示绳结相关的挂图,这些都是什么?2、绳结的作用是什么?体的连结、悬挂、固定、紧扎以及对牲畜野兽的捕捉等等。

二、实践1、出示打结方法示意图,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在自己坐位上跟着一个一个地进行练习。

2、组织学生前后座位的4人小组,就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打绳结方法,进一步开展互教互学,做到准确、熟练。

3、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大课室教坛前进行打绳结比赛,看谁结得又快又准。

三、总结与交流1、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2、你学会打几种绳结了?第六单元光的游戏活动目标:探讨光和影子的关系教学重难点: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教学准备:手电筒、观察记录表教学流程预设:一、导入1、讲故事<<熊的影子>>。

(这是一个讲一只熊想去掉自己影子的故事。

)2、提问:(1)你知道影子是什么吗?(2)你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影子? (3)你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影子?二、实践(一)引导学生在室内做影子。

1、教师启发:你在教室里看见过影子没有?那怎样才能在教室里看到影子?2、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的想法: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材料,如手电筒、蜡烛等。

(二)去室外找影子和光的关系 1、带学生去阳光下,让他们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老师观察他们怎么做。

2、提问:把你的影子藏到大的影子里会怎么样?在游戏场的阴凉处呢?3、启发学生动脑:怎么改变自己的影子,让自己的影子变得大些、小些、瘦些、宽些?怎样改变影子的形状?并让他们试着用不同的物品制作影子,如伞、书等.(三)观察光源和影子距离的关系,并学习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