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化

外国文化

外国文化概论
主讲 : 陈文杰
一、西方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总结
1.基本概念(考题形式完成) 1.基本概念(考题形式完成) 2.重要典籍的阅读报告 2.重要典籍的阅读报告 3.文化视像的观感 3.文化视像的观感 4.重要论题的分析论文 4.重要论题的分析论文
二、世界历史与文化发展 西方文化的起源及古典时代(上古时期—5世纪) 上古时期— 世纪) 中世纪文化(476一 中世纪文化(476一1300)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文化(1300一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文化(1300一1750) 启蒙运动、革命及文化 (1700一1850) (1700一 现代欧洲文化(1850一 现代欧洲文化(1850一2000)
苏美尔 : 早王朝时期城邦 : 乌鲁克 – 乌尔 – 埃里都 基什 – 拉格什 – 尼普尔 王国时代 : 阿卡德王国–库提 阿卡德王国– 乌尔第三王朝--伊辛第一王朝 伊辛第一王朝— 乌尔第三王朝--伊辛第一王朝— 拉尔萨 阿卡德王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德人属 阿卡德王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德人属 于闪族,并非苏美尔人。 乌尔第三王朝是苏美尔人的王朝,是个强大的 乌尔第三王朝是苏美尔人的王朝,是个强大的 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这时出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法 典,就是《乌尔纳姆法典》 典,就是《乌尔纳姆法典》。
楔形文字中也有“伊甸” 楔形文字中也有“伊甸”和“亚当” 亚当” 等词,前者的意思是“未经耕耘的土地” 等词,前者的意思是“未经耕耘的土地”, 后者意为“原野上的居住者” 后者意为“原野上的居住者”。
古巴比伦文明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 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 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 ,或简称亚述; 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 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 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 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 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 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 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 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苏美尔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 苏美尔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 用削尖的芦苇做笔 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 胚烘干,成为泥板。由于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 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两河文明(意为“两河之间” 两河文明(意为“两河之间”),亦称 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指在位于底格里斯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指在位于底格里斯 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新月沃土(美索不达 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新月沃土(美索不达 米亚平原,位置约在现今的伊拉克)所发展 米亚平原,位置约在现今的伊拉克)所发展 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 这一带在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 个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所以很早就 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 农业社会。 两河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 两河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 都巴格达一带,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 都巴格达一带,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 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 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 苏美。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 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 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 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 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 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 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在这平原上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 在这平原上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 颂布了第一部法典,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 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巴比伦 巴比伦第一王朝 – 克喜特 – 阿摩利 埃兰 – 米坦尼胡里安 – 乌拉尔图
克喜特王朝公元前16世纪由克喜特人建立。 克喜特王朝公元前16世纪由克喜特人建立。又 公元前16世纪由克喜特人建立 称加喜特巴比伦、巴比伦第三王朝。 称加喜特巴比伦、巴比伦第三王朝。 阿摩利人,闪米特人中的一支。约前1894 1894年 阿摩利人,闪米特人中的一支。约前1894年, 亚摩利人首领苏姆阿布姆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 巴比伦(Babylon)王国,史称古巴比伦。 巴比伦(Babylon)王国,史称古巴比伦。 埃兰(Elam)是伊朗的最早文明, 埃兰(Elam)是伊朗的最早文明,产生在伊朗高 (Elam)是伊朗的最早文明 原以外的埃兰地区。 原以外的埃兰地区。一般认为埃兰国名出自境内 Haltamti城邦("意谓神的国家"), 城邦("意谓神的国家") Haltamti城邦("意谓神的国家"),因其在圣经广为 流传,故沿用至今。 流传,故沿用至今。公元前三千年以前在底格里斯 河东岸建国。以善战的人民著称, 河东岸建国。以善战的人民著称,在圣经中被认为 是诺亚儿子闪的后代。 是诺亚儿子闪的后代。
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 包含了四大因素: 包含了四大因素:经济的供应,政治的组织, 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
一、美索不达米亚文化 根缘近东文化
近东是西方人使用的词汇,以他们所处 近东是西方人使用的词汇,以他们所处 的位置来讲。早期近代西方地理学 的位置来讲。早期近代西方地理学者以“近 地理学者以“ 东”指邻近欧洲的“东方”。 指邻近欧洲 欧洲的 东方” “近东”包括安那托利亚、黎凡特 (地 近东”包括安那托利亚、黎凡特 中海东部沿岸地区)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有 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有 时还包括巴尔干半岛 时还包括巴尔干半岛,大致上与当时的奥图 巴尔干半岛,大致上与当时的奥图 曼帝国疆域重叠。 曼帝国疆域重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图曼帝国解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图曼帝国解体, 一般不再把巴尔干 一般不再把巴尔干国家称为近东国家,而以 巴尔干国家称为近东国家,而以 “东南欧”或“南欧”代称。第二次世界大 东南欧” 南欧”代称。第二次世界大 后,“近东”此称渐为“中东” 战后,“近东”此称渐为“中东”所取代。 而“中东”一词原指以波斯湾为中心,从阿 中东”一词原指以波斯湾 波斯湾为中心,从阿 拉伯到印度之间的区域,本来与“近东” 拉伯到印度之间的区域,本来与“近东”意 思有别。今天,两者的意思相通。
四、世界语言文化的智慧
1.世界哲学言说 1.世界哲学言说 2.世界文学思想 2.世界文学思想 3.世界艺术表达 3.世界艺术表达 4.世界宗教文化 4.世界宗教文化
第一讲:
西方古代文化的历史进程
一、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根缘近东文化 二、欧洲文化史进程 三、世界文化圈简介 四、世界文化的类型
世界文化的历史进程
幼发拉底河(al幼发拉底河(al-Frat)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 东面的底格里斯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源自安 纳托利亚的山区,流经叙利亚和伊拉克,最后与底 格里斯河合流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 在《圣经》中幼发拉底河被称为伯拉河伯拉大 圣经》中幼发拉底河被称为伯拉河伯拉大 圣经》最早提到幼发拉底河是在《创世记》 河。《圣经》最早提到幼发拉底河是在《创世记》 第2章第14节——它是继比逊河(Pishon)、基训河 章第14节——它是继比逊河 Pishon)、基训河 比逊河( (Gihon)及底格里斯河之后,第四条从伊甸园流出 Gihon)及底格里斯河之后,第四条从伊甸园流出 来的河流。幼发拉底河亦是上帝允诺赐予亚伯拉罕 来的河流。幼发拉底河亦是上帝允诺赐予亚伯拉罕 及其后人的土地(迦南)的边界之一。在当时,幼 发拉底河并未与底格里斯河合流,而是直接流入波 发拉底河并未与底格里斯河合流,而是直接流入波 斯湾。后来由于河水带来的沙泥把河床不断填高, 最终使两河的河口不断南移,最终合流在一起。 底格里斯河(Dijla)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西 底格里斯河(Dijla)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西 面的幼发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源自土耳 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经伊拉克,最后与幼发拉 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
三、 国家城市与世界文化 1.南欧国家:希腊罗马(意大利 马其顿 梵蒂冈) 1.南欧国家:希腊罗马(意大利 葡萄牙 西班牙 2.北欧国家:英国 丹麦 挪威 2.北欧国家:英国 瑞典 芬兰 爱尔兰 3.东欧国家:俄罗斯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3.东欧国家:俄罗斯 匈牙利 4.西欧国家:法国 德国 瑞士 4.西欧国家:法国 荷兰 奥地利 5. 其他国家
“中东” 一般来说包括巴林、 埃及、 伊 中东” 朗、伊拉克、 以色列、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 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 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 (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 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阿拉 伯世界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 家, 土耳其和塞浦路斯 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 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 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 地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文化的根源 早期人类及其文化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和 文明的出现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埃及文明 近东的古代帝国 亚述人 亚述第二帝国 新巴比伦尼亚人 巴勒斯坦 迦南人 腓尼基人 以色列人 犹太人的宗教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
苏美尔城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
亚述帝国
新巴比伦王国
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 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 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距今 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距今 6000年前。这里发现的含有楔形文字前文字的最古老的石板 6000年前。这里发现的含有楔形文字前文字的最古老的石板 (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记录之一)可以被定期为距今 约56世纪前。在距今约4000年前结束,被闪族人建立的巴比 56世纪前。在距今约4000年前结束,被闪族 闪族人建立的巴比 伦所代替。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汉谟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汉谟 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 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 赫梯人、加喜特人 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 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 。 亚述帝国吞并 公元前626 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率 公元前626 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率 军驻守巴比伦 军驻守巴比伦,他到巴比伦后,却发动反对亚述统治的起义, 巴比伦,他到巴比伦后,却发动反对亚述统治的起义, 建立新巴比伦王国 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国联合,共同对 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国 米底王国联合,共同对 抗亚述。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 抗亚述。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结束,遗产被新巴比伦王 亚述帝国结束,遗产被新巴比伦王 国及米底王国 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 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的西 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 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 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 新巴比伦王国(前626年-前539年),由迦勒底人所建, 新巴比伦王国(前626年-前539年),由迦勒底人所建, 大约处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 大约处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公元前626年建立,在尼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公元前626年建立,在尼 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国势达到鼎峰,最后在公元前539年被 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国势达到鼎峰,最后在公元前539年被 波斯人消灭。 波斯人消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