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初中物理调查报告

重点初中物理调查报告

欢迎阅读
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的研究报告
为制定今后的物理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做了”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

一、调查内容
根据上述调查目的并考虑到满足物理教学研究的需要,在确定调查内容时没有局限于学习心理学通常侧重研究的概念体系,而是根据”心理”的存在和形成,将
拘泥于限定选项的常规选择题模式.而采取了允许学生在题设选项后自行编号补充个人实际状况的处理方式。

出于同样的考虑,对排序题也做了类似处理。

考虑到某些内容没有必要或难于列全富有学生个性的选项,本调查设置了少量填空题。

考虑到某些内容,例如能力水平,由于只有使学生个体在尽自己能力之后才能做出较精确判断,故本调查采取了不定解题型设置具体问题,以给学生尽自己之能创造条件:
同时,为了减少阅读审题的时间,又努力将这些具体问题做了一个整体连贯性的思维处理。

应该承认,命题中的以上做法,虽可看作为增加问卷效度的一种努力,但同时也增加了阅卷的工作量和将学生答案进行归类处理的难度。

至于由这些题型引起的答卷时间延长及可能连锁产生的被试不合作情感,由于被试都处于和教师相熟悉且经常做题卷这种特定状态下,故并未因此而明显地降低答卷的信度。

162
统一在课上建立概念规律的物理教学过程之中。

②加强用物理知识解决学生生活中真正的实际问题和生产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改变以往只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物理习题的局面。

通过涉及面广、方式灵活、内容综合、问题实际等特点的知识运用成果,来代替以往用”概念游戏”式的深、绕、难的题目评价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状况。

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所接触的信
息中提出问题,使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多元化的个人成就性动机,对物理概念、规律、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综合分析能力与迁移能力的培养及创新欲望的产生,统一在学习、生活与探求的过程之中。

③努力在课上课下增加、倡导和指导学生彼此之间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探讨与争论。

要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相互交流,井在思考与交流中学
的覆盖面和数量都不够理想。

第一(1)题关于不喜欢学物理的原因:第③”成绩总提不高”的选率最高(29.8%),且有明显性别差异(女比男高出25.9%)和校别差异(市重点校19.6%,另两校分别为40.0%与34.2%;两校中的性别差异也均比市重点校高出一倍)。

选串次高的分别为第④”太难太费劲”(16.7%)与第③”跟不上”(15.4%);第
①”从未感过兴趣”的选率仅7.9%。

这些数据表明影响学生物理学习情感的原因主要是成就动机,而造成成就感不强的原因乃是物理学习难度与基础两个相关的因素;绝大多数学生原本对物理都有兴趣,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衰退的。

第一(2)题关于对学好物理关键的认识:选率最高为第⑦”保持兴趣”和第②”弄懂”(3.9%与52.6%),而第⑤”课后看书”、第⑦”多动手多观察”、第⑨”勤
(37.
(49.
(71.
巧”(35.1%),顺次为第②”规律”(32.5%),第⑦”习题”(24.6%);选卒最低的为第⑦”放学运用”(10.1%),其次为第①”概念”(13.6%)。

以上数据说明,多数学生虽然能正确认识物理学习.的特点--注重分析物理过程,但尚不能认识概念、规律、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也没有理解图与数学对物理学习的作用;甚至在解题当中也没把它们视作解物理题技巧的有机成分。

另外,对”概念”一项,
市重点校在最重视项的选率比”规律”选率低3/4;两校高一对”概念”选率的平均值比高三要少20.4%;在高三年级,对”概念”的选率表现出性别差异(男比女高出24%)。

这些又表明学生对概念学习的基础性与重要性的认识都不甚明确。

我们认为,以上各种状况均与目前教学中存在以物理解题思维代替物理学思维的严重倾向有关。

观点。

绎能力及一定的分类能力、概括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记忆能力。

但是,学生难于经过自身体会的积累对实验、概念、规律、运用、数学等影响物理学习质量的因素在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正确认识;基本不能较全面和较深刻地理解物理学的科学方法,特别是科学思想方法,基本处于以物理习题的解题思维代替物理学科学思维的状态;相当缺乏,且又不甚重视与物理学特点和个人条件相适
合的良好学习习惯;有过度依赖教师的倾向且极度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并表现出相当明显的权力主义人格和附庸人格的人格倾向;学生的联想、抽象、物理言语和迁移等几种能力,在一题多解之外的发散思维,以及根据物理学的因果图像和因果逻辑使用物理知识和模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动意识,都非常薄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