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江苏省小高考复习《宇宙中的地球》教学案

2014年江苏省小高考复习《宇宙中的地球》教学案

必修1.1宇宙中的地球一、天体系统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_________和________。

天体间距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

2.天体系统的含义:相互吸引和绕转。

3.例1: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中心点火。

右图为北京飞控大厅大屏幕上显示的嫦娥二号打开发动机开始制动时的情况。

图中包含了几级天体系统( )A.1级B.2级C.3级D.4级二、太阳系概况1.示意图:2.中心天体:太阳3.八大行星:(1)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2)运动和结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

三、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1.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2.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③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适中,使用地球上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不大例2:假设在宇宙中发现一颗有与地球人类一样生命形态的行星,则该行星可能没有..( ) A.大气层 B.液态水C.像太阳一样的恒星照射D.像月球一样的卫星绕行四、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能量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 和热能 ,维持了地球温度,并为生物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是一种新能源,太阳能的特点:取之不竭、稳定、廉价又无污染2.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出现在______层)、耀斑(出现在_______层)(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例3: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

易对“嫦娥二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月球引力D.地球运动五、地球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1.地球自转的特点:①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②速度:角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周期:真正周期为: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产生昼夜交替:晨昏线(圈):1/含义: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2/与太阳光线的位置关系:垂直3/晨线与昏线的判别:线上取上一点,顺自转方向,由夜到昼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4/地方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的时间是6 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时间是18 时5/太阳高度:0 度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

A②产生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规定:某一时区的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

北京时间指 东八 区的区时,也即 120°E 的地方时间。

区时的计算:同减异加求时差;东加西减求区时(同东大东,同西小东,东西东东)计算时写成三缺一格式,例:例1:东八区 东十区 例2:东八区 西五区 例3: 西五区 西十区9时 ? 18时 ? 20时 ?例4:(2013江苏学测) 2012年7月27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较区时快1小时)20:12开幕。

据此完成第4题。

4.第30届夏季奥运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 )A .7月27日3:12B .7月28日4:12C .7月28日3:12D .7月27日4:12 例5:(2012江苏学测)2011年ll 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图2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题。

3.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号与神舟八号第2次交会对接成功。

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A .奥塞盖尔B .远望六号C .阿尔坎特拉D .凯尔盖朗例6:(2011江苏学测)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

此时,伦敦(中时区)的时间是A.9月30日10时59分B.10月1日8时59分C.10月1日10时59分D.10月2日2时59分③产生地转偏向:偏转原因:偏转规律: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

实际应用:风向、河岸侵蚀(用左右手)120ºE例7: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例8:右图为北半球某河道示意图,图中岛屿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导致的结果是A.大岛逐渐与北岸相连B.大岛逐渐与南岸相连C.大岛北部河道逐渐扩展D.大岛南部河道逐渐缩小六、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1.地球公转的特点:①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③轨道(椭圆)与速度:每年七月初地球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每年一月初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①产生、大小与图示:图中_____角为黄赤交角,其大小为:23°26 ′②地理意义:引起太阳直射点一年内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观察思考:1.假设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90°,则黄赤交角为__度,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是:___(大、小、不变)。

例9: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A.春分B.秋分C.冬至D.夏至2.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例10:2011年ll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含义:正午(地方时间12点)的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规律:近大远小....(越近越大,越远越小)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应用:楼间距、遮阳蓬、太阳能热水器等。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判别方法1/根据日照图→直接看昼夜弧的长度,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

2/根据直射点→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逐渐增长,夜逐渐缩短;3/赤道上的各地:全年昼夜等长。

应用:作息时间调整等。

(3)四季的变化与五带的划分:①北半球季节的划分: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②五带的划分: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

例11: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局部示意图,其中阴影表示黑夜,虚线为极圈,直线为经线圈,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完成1-2题目。

1.该日为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关于图中a、b、c、d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a点两侧的日期不同B.b点的地方时为18点C.c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D.d点的正午太阳髙度角最大例12: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3-4题。

3.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地昼夜平分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D.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4.当太阳直射点移动从a→b之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B.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短,白昼逐渐变长C.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远日点D.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减小例13:(2013江苏学测)2012年7月27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较区时快1小时)20:12开幕。

奥运会期间,甲、乙、丙、丁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例14:(2012盐城模拟)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达载三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任务后安全返回。

阅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回答问题。

(1) “神舟九号”发射时,国际标准时间(伦敦地方时作为国际统一时间)为______。

此时,地球最接近公转轨道上ABCD中的 ______处,公转速度变_______(快或慢)。

(2) “神舟九号”发射这天,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

(3)右上图为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关联图。

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含义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