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试卷及答案

政治试卷及答案

思考题答案5.1我们都是公民1、什么是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2、国籍的含义?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3、中国公民身份的确认?我国法律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每个社会成员,除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之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都是中国公民。

此外,我国法律是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

4、我们是否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是的;如果我们的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是中国公民,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生,那么我们一出生就是中国公民。

5、公民身份的内涵?①“公民”意味着一个人同一个国家缔结了一种法律关系,是指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个人。

②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6、公民身份表示个人与国家缔结了一种(法律关系)7、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人民当家作主)8、什么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就是我们社会成员,通过国家法律确认公民身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9、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做一个合格公民?①要树立国家观念②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③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10、为什么要树立国家观念?公民,要忠于自己的国家。

这不仅源于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也因为我们在法律上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效忠自己的国家。

11、怎样培养自己的国家观念?我们应该①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②关心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③关心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④当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公民应该挺身而出捍卫祖国。

12、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哪些内容?①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②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③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④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13、如何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①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中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定②增强法制观念③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④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什么是公民权利?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权益。

2、什么是公民义务?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3、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哪几类?①平等权利②政治权利与自由③人身自由④社会生活权利⑤社会经济权利4、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哪几类?①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②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③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5、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统一)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表现为:1)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2)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3)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3)公民的有些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6、权利维护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内容有三方面:①依法享有权利②依法行使权利③尊重他人的权利7、依法享有权利是指什么?是指公民应当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8、依法行使权利是指什么?是指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9、尊重他人的权利的要求?是要求每个公民在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因为他人的权利与我们个人的权利具有同等的地位。

10、自觉履行义务应怎样做?①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5.3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1、我国现行宪法由哪四章构成?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3、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哪些根本问题?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4、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②其内容不能与宪法相违背,相抵触。

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无效5、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表现在: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6、宪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部分?①规范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②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7、宪法是如何规范和限制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①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②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③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8、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其内容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9、公民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作为公民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①首先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②其次,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③我们虽然年纪小,但也要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10、青少年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我们虽然年纪小,但也要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①我们可以通过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所了解的社情民意②提出对社会管理的建议③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是宪法意识的表现也是我们的公民责任6.1维护人身权利1、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指公民的身体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

2、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有什么重要地位?①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②因为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参加国家管理,享有其他各项自由和权利。

3、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有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①生命存在和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的人身权利。

②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是我们保持劳动能力、行为能力和快乐生活的条件。

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

4、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①法律规定,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②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③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④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5、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婚姻法等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作了特殊保护和明确规定。

6、如何自觉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自己、他人)(1)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①当我们遇到社会上损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或伤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时A可以打“110”电话报警B也可以直接到附近的公安部门向公安人员求救C通过家人、朋友向社会求救。

②一旦受到伤害,要懂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

(2)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权利,相应地就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具体要求有:①不打架斗殴②不限制其他同学的活动自由③不做有损其他同学生命健康的事情等6.2 维护人格尊严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在我国法律中,公民基于人格尊严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哪些?(1)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2)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2、什么是肖像?我国法律如何规定肖像权?(1)肖像是指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和照片。

它是公民身体特有的缩影或真实写照。

(2)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已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损毁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也属于侵犯公民的肖像权。

3、什么是名誉?我国法律对名誉权如何规定?(1)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2)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4、什么是荣誉?我国法律对荣誉权如何规定?(1)荣誉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

(2)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5、公民的姓名一般情况下还包括:曾用名、别名、笔名等。

我国法律对姓名权如何规定?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6、哪些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做了相应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的实施细则》7、为什么法律要特殊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①人格尊严权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损伤。

②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人们对待未成年人往往不像对待成年人那么注意礼貌和尊重。

③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8、如何维护人格尊严权?①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②我们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6.3 保护个人隐私权1、什么是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在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2、什么是个人隐私权?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3、怎样认识家长、老师出于关心和爱护而侵犯子女、学生隐私的行为?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权,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发生家长或者老师未经同意就拆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或者日记的事情,虽然他们主要出于善意,担心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自己不能妥善处理的事或不能解决的烦恼,但这属于违法行为我们应加以反对和制止。

4、如何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应做到:①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②懂得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5、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应做到未经同意,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6、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性?①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②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③尊重自己的隐私和他人的隐私,也是我们人格尊严的体现。

④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7、如何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①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