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择题专题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选择题专题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2015· 福建文综· 21)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 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 正确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结合时间“17世纪上半叶”可知,当时荷兰称霸, 控制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故A项正确;英国 打败法国是在18世纪“七年战争”,故B项错误;17世纪上 半叶当时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故C项错误;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是在15、16世纪新航路 开辟后,故D项错误。 【答案】A
【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2016· 河南郑州一模·16)“任何联邦法院的法官或最高法院的法 官,年届七十,而不利用退休的机会享受养老金,当时在任的总 统,应按宪法要求征得参议院的同意,任命一名新的法官。”关 于罗斯福总统这一呼吁改革法院的演说,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A.这将有利于美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实质上反映了美国行政与司法两大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 C.这将有利于增强政府应对危机和处理重大事件的能力 D.仍不能突破三权分立的游戏规则 【解析】“联邦法院的法官或最高法院的法官”人数太少,不具 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代表性,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美国实 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符合材料“总统这一呼吁改革法院”, 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年届七十”“任命一名新的法官”, 改革法院有利于提高法院的效率,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在任的总统,应按宪法要求征得参议院的同意,任命一名新的 法官”,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A
【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2016· 河南洛阳一模· 15)1959年秋,我国农村周期性的集 市已在一些地方重新开放,增加了农民赚钱的机会; 1961年年中正式承认农村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 B.有助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C.改变了农村所有制结构 D.意味着国家经济政策的根本调整 【考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材料中“农村周期性的集市已在一些地方重新开 放”“农村自留地”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稍有突破,有利于 农村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提及是农村,不是城 市,故B项错误;改变了农村所有制结构说法错误,故C 项错误;国家经济政策并没有根本调整,故D项错误。 【答案】A
【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2015· 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二模· 27)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 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辱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有太 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有维新变法运动和辛 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D.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解析】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主要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 本主义,这与农民阶级的斗争目标是不一致的,故A项错误;民 主自由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没有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故B项错误;从时间上看,经历了由 反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到求民主(维新变法运动),再由反侵略(义 和团运动)到求民主(辛亥革命)的转变,故C项错误;19世纪末20 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严重,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不管是农民阶 级领导的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维 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其目的都是为了救亡图存,故D项正确。 【答案】D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析】中国瓷器大量通过海上外销是在北宋以后,故A项 错误,符合题意;汉代丝绸之路到达地中海,中国当时被称 为“丝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清政府采取海禁和 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故C项正确,不 符合题意;全球化的起点新航路开辟于15世纪,所以15世 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故D项正确,不符合 题意。 【答案】A
【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2015· 湖南株洲一模· 19)郭家宏在《从旧帝国到新帝国》中认为: “英国政府开拓殖民地的动机是为了商业与财富,并非为了领土 扩张,所以英国在政治上对殖民地的控制比较松弛……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第一帝国正式解体。”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A.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不重视对外殖民扩张 B.英国海外殖民扩张更关注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 C.英国不重视控制殖民地是美国获得独立的主要原因 D.英国的殖民动机与管理政策是导致第一帝国解体的主要原因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重点对外殖民扩张,故A项错误; 材料提及英国开拓殖民地是为了商业和财富,不仅仅是单纯的经 济掠夺,故B项错误;美国获得独立主要是北美人民的争取和斗 争,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英国的殖民动机是为了商业和财 富,因而放松对殖民地的控制,使得美国独立,第一帝国正式解 体,故D项正确。【答案】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2015· 湖南岳阳一模· 9)清朝初年,为了对付郑成功,清政府 颁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海”。台湾统一 后,清政府部分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但从康 熙五十六年开始,再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保留东洋贸 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人来华,不许中国人前往贸 易,从此,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对此理解不正确 的是 A.清初的海禁是为了统一台湾 B.康熙大帝曾一度部分开放海禁 C.清朝的闭关自守政策在康熙年间正式确立 D.清前期曾与日本、东南亚贸易往来 【解析】题干中提到,清朝初年实行海禁的目的,为了对付 郑成功,隔绝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并不能统一台湾,故A项错 误,符合题意;“从康熙五十六年开始,再度实行严厉的海 禁政策”,证明康熙大帝曾一度部分开放海禁,故B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故C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 国人来华”表明“清前期曾与日本、东南亚贸易往来”,故D
【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2015· 湖南株洲一模· 18)卢梭认为,“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 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因为这 就是使每个公民都有祖国,从而保证他免于一切人身依附的条件, 这就是造成政治机器灵活运转的条件,并且也是唯有它才是使社会 规约成为其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社会规约便会是荒谬的、 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为严重的滥用。”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自由与民主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B.个人自由要服从公共意志 C.公共意志是保障个人自由的前提 D.国家是确保自由的唯一条件 【解析】注意材料设问“理解不正确”。材料阐明了公意与自由的 关系,说明二者密不可分,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任何人拒 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说明个人自由要服从 公共意志,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人们要迫使他自由,因为 这就是使每个公民都有祖国,从而保证他免于一切人身依附的条件” 说明公共意志是保障个人自由的前提,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确保自由需要很多条件,国家只是一个因素,故D项错误,符合题 意。【答案】D
【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2015· 山东文综· 2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 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 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 学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 学产生 【解析】面对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出现了浪漫主义 艺术,故A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 机,出现了现代主义艺术,故B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资本 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促使文学领域出现批判现实的文学作 品,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故C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 方资本主义繁荣,现代主义艺术进一步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
【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2015· 河南郑州一模· 27)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 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时期:中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 B.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秦山核电站建成 C.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D.⑤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超级计算机诞生 【解析】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时间是在1967年,故A项错 误;秦山核电站是1991年投入使用,故B项错误;“东方 红一号”是1970年发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问世于1973 年,故C项正确;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出现于1965年, 故D项错误。【答案】C
【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2015· 陕西宝鸡一模·30)“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 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 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 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阐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B.阐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C.阐述了宗教改革的原因 D.阐述了启蒙运动的原因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材料讲了两个事件,分别是新航路的开辟和哥白尼 日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发生于16世纪中期,而新航路开 辟发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文艺 复兴发生于14—16世纪,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发生于16 世纪初期,故C项错误;经济上的新大陆发现和思想上的日 心说引发了人们的信仰危机,从而引发了17、18世纪的启 蒙运动,故D项正确。【答案】D
【体验】选择题专项训练——判断对错型选择题 (2016· 湖南永州一模·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 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对“商人”产生的原因, 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分工扩大,商朝时商业活动出现 B.商国重商抑农,它国重农抑商 C.“工商食官”使工商业空前繁荣 D.商亡后,臣民四处迁徙,依靠买卖为生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析】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原始社会时,早期的商业 交换已经出现,最明显的代表就是以物易物的现象,而商朝 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而非“出现”, 故A项错误;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 倡“重农抑商”,与“产生”无关,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 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工商食官”即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 被打破,故C项错误;依靠买卖为生,与“商朝人以善于经 商著称”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