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依据.............................................................
二、................................................................ 工程概况2
三、................................................................ 施工部署2
四、............................................................ 安全保证措施5
五、............................................................ 环境保护措施7
六、附图表
1、污水沉淀池土方开挖平面布置图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设计施工图纸
1.2地质勘察报告
1.3地基与基础验收规范
2、范围:根据设计定位图,基础开挖图,对在基础施工阶段的基坑建设进
行支护。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宁波港穿山港区中宅煤炭码头房建道堆工程一一污水沉淀池
及取水井。
因土质情况,由于该结构部位+0.400m以下为粉质粘土与淤泥质粉质粘土,因此业主要求基底以下土方换填,其换填深度为 1.5米。
其中污水沉淀池土方开挖深度为5.82米,预计土方开挖数量11000m3;取水井土方开挖深度为6.32米,预计土方开挖数量650m P。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土质为:
三、施工部署
1、施工准备
1.1作业条件1.1.1熟悉施工图纸1.1.2勘察现场,了解现场地形、地貌、地质、
地下埋设物、地上障碍物、临近建设物以外及水电供电供应,运输道路情况,作为计算土方工程量,选择施工方案及组织降水、排水的依据。
1.1.3 将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如高压线、地上和底下管道、电缆、沟渠等进行拆除、清理。
1..1.4 按照设计及施工要求,做好施工区域内的" 三通一平"工作,基础采用大开挖(基坑放坡系数1:2)、土方全部外运。
1.1.5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在不受基础影响的范围,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轴线和水准点。
1.1.6基坑施工所需临时设施,如水源、电源、道路、排水和暂设设施等,应按
施工平面布置图设置就绪。
1.2 施工机械的选择
1.2.1 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采用1 台PC200 挖掘机作业,土方外运配备5 台自卸汽车。
1.2.2施工机械进场必须经过验收,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3、土方开挖
由于该构筑物四周全部为塘渣回填,且地下水与大海海水连通,因此水泵无法将水排干,现采用粘土围堰止水法止水,先在污水沉淀池四周挖一条基底宽1500mm 的截水沟,沟内回填粉质粘土(山中红土)并夯实,回填粘土层高出地下水位500mm,上部采用塘渣回填并夯实,以方便车辆行驶。
3.1 土方开挖方向自东向西。
3.2 为减轻边坡荷载,本次开挖采用分层施工,首次开挖先将四周边坡土方
挖至绝对标高+2.400m,二次开挖至土方换填基底标高。
为方便施工在+2.400m 处设一条3米宽的马道。
3 . 3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通知勘察和设计质监部门,经共同验槽后,方可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4、坑边荷载
弃土应及时运出,在基坑周边6m 范围内不准堆土或堆放材料,施工机械作业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2m 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稳定。
5、排水措施
5.1 地面水排水措施
在基坑周围设一道排水沟,水沟坡度3%。
,沟宽500mm,沟深200 mm (最浅外)。
5.2坑内排水措施设排水沟护及集水井,水泵(泥浆泵)放在集水井内将水抽到
坑外。
6、上下通道
基坑开挖期间,搭设专用爬梯作为人员上下基坑的通道和材料及料具运输通道,通道两边设置护身栏杆和挡脚板。
6、作业环境
6.1 在基坑内作业要有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可靠的立足点和足够安全活动空间。
6.2基坑四周要设置隔离防护措施,不得垂直交叉作业。
6 . 3对光线不足的基坑要设置足够的安全照明装置。
四、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保证措施:
1.1 开挖前,向建设单位了解场内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其它埋设物情况,在挖土中发现管线等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对需保护的地下管线尽可能
做到先暴露管线后开挖基坑,难以做到时,应挖出管线接头,设置测点。
1.2四周的堆载不超过15KN/n((加固区域不得超过30KN/m),堆放离坑边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材料堆放距离不小于1m;汽车停放距离不小于3m 吊车不小于4m。
1.3 当支撑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后方可开挖下面的土方。
1.4 土方挖至2 米深后,沿基坑地下连续墙内侧上部四周做好防护栏杆,
并漆上醒目颜色。
防护栏杆离基坑边距离不小于0.5 米,高度不小于 1.2 米,下部高20cm范围内进行封闭,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以防物体坠落坑内,并设明显的警告标志。
夜间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照明。
1.5 第一道支撑上因布置有监测点,为方便、安全地进行监测,开挖第二道支撑时,在第一道支撑上用脚手钢管搭设通向各监测点的通道。
通道两边做好防护栏杆,高度不小于1.2米,下部高20cm范围进行封闭。
1.6 一次开挖深度一般控制在1.5 米左右,不超过2 米。
根据土质情况坡度必须达到1:2。
操作时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禁止掏挖施工。
1.7 基坑周边地面应设排水沟,放坡开挖时坡顶、坡面、坡脚应采取降排水措施,并防止回渗流入基坑。
1.8地下施工动力、照明线路应设置专用的防水输电线路,采用专用防
水电箱。
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确保人身安全。
1.9进行地基加固,保证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在施工期间的安全。
1.10运土重载车辆设专人监护,不得进入东侧5-9及14-17轴地面通道内。
1.11挖土时,挖机操作人员应高度注意力集中,挖机抓斗不得触及工程桩、支撑梁及支撑立柱。
1.12工程桩及支撑桩间夹缝中及围梁和支撑梁底的余土应及时清理干净,以免掉下来砸伤挖土人员。
1.13尽量减少基底暴露的时间,及时验收基底,铺碎石,浇筑垫层砼,以最大的限度减少围护结构的变形。
1.14采用脚手钢管在东侧主支撑部位搭设二座安全可靠的上下通道,以便人员疏散。
1.15加强对基坑工程及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提供监测数据。
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向设计、监理、业主报告。
1.16挖土施工前,必须将支撑及土方施工方案对全体施工人员、分包队伍进行交底,以保证严格按支撑及土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操作。
1.17水泵抽水由专人负责,作业前由项目部作好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1.18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及时处理,将隐患和险情降低到最小。
详见应急预案。
六、环境保护措施
噪音控制
1、防治噪音的基本原则
1.1 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音污染的,向市环保局申报本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施工期限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噪音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1.1 向周围环境排放的建筑施工噪音,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地环境噪音排放标准(GB12523-90) 。
2 、噪音源的控制
2.1 产生建筑施工噪音的主要设备有:挖掘机、灰浆机、空压机、振捣棒、木工机械、塔吊等;
2.2 各部门应对产生噪音的重点设施、设备采取合理安排布局,加强设备润滑和维护保养等有效措施,并控制和执行相应作业指导书和设备自检规程,以减轻噪音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3、交通运输噪音控制
3.1 应加强对机动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防止环境噪音污染;
3.2 机动车辆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行驶时,必须按照市区交警规定执行;
3.3 将对噪音控制的要求通知各分包单位,并严格执行。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
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