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1)
Turner综合征者剂量0.15-0.2IU/kg.d
治疗后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白血病、颅内肿瘤、糖尿病慎用或禁用
生长激素的副作用
甲状腺功能减低:每在开始注射2-3月后发生,可按需给予L-甲状腺素片 纠正; 糖代谢改变:长期较大量使用生长激素可能使患儿发生胰岛素抵抗。空腹 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上升,但很少超过正常高限,停用生长激素数月后即可 恢复,在疗程中应注意监测,对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和肥胖儿尤须注意; 特发性良性颅内压升高:生长激素可引起钠、水潴留,个别患者会出现特 发性颅内压升高、水肿和血压升高,多发生于慢性肾功能衰竭、Turner综 合症和GH缺乏症所致生长障碍患儿,可暂停GH治疗,并加用小剂量(如: 氢氯噻嗪)降低颅内压; 抗体产生:由于制剂纯度的不断提高,目前抗体产生率已减少,水溶液制 剂更少; 股骨头滑脱、坏死:因为骨骼在治疗后生长加速、肌力增强,运动增多时 易引起股骨头滑脱、无菌性坏死、致跛行,亦可出现膝关节、髋关节疼痛, 呈外旋性病理状态,可暂时停用GH并补充维生素D和钙片治疗; 注射局部红肿或皮疹:通常在数日内消失,可继续使用,目前已甚少见 诱发肿瘤的可能性:国际上有关组织曾进行过相关调查研究,包括对肿瘤 患者年龄、性别和种族等人群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无潜在肿瘤危 险因素存在的儿童,GH治疗不增加白血病发生和肿瘤复发的危险,但对 曾有肿瘤、有家族肿瘤发生遗传倾向、畸形综合征,长期超生理剂量GH 应用时需谨慎,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清IGF-1水平,超过正常参照值 +2SD者宜暂时停用。
随访
所有确诊矮身材患儿都应进行长期随 访 使用生长激素治疗者每3个月应随访1次: 测量身高,此外还要进行IGF-1、IGFBP-3、 T4、TSH、血糖和胰岛素等检测,以便及时 调整GH剂量和补充甲状腺素。每年检查骨 龄1次。疗程中应观察性发育情况,按需处 理。疑有颅内病变者应注意定期重复颅部 MRI扫描。
器质性:
头颅创伤:产伤造成垂体柄损伤 肿瘤:颅咽管瘤、垂体腺瘤等 脑部放射治疗后 颅内感染,浸润病变 下丘脑-垂体发育不良 社会心理性侏儒症 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 营养缺乏性生长迟缓
暂时性
临床表现
生长障碍:2岁左右发现,生长速率 <4cm/年 身高低于-2SD 男:女=3:1 出生可有难产史、窒息史 面容幼稚、面痣多、身材匀称、皮脂 多 骨龄延迟 青春发育延缓,智能发育正常 可伴垂体其他激素缺乏症状:尿崩、 甲低、低血糖、小阴茎 肿瘤者有头痛、视力障碍等
鉴别诊断家族性矮小 源自内发育迟缓 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Turner 综合 征)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骨骼发育障碍
生长激素替代治疗
剂量:目前国内常用剂量是 0.1-0.15IU/kg· d ;对 青春发育期患儿、Turner患儿、小于胎龄儿、特 发性矮身材和某些部份性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 应用剂量为 0.15-0.20IU/(㎏ .d ),睡前 1hr 皮下 注射 部位:大腿、上臂或脐周,每次注射应更换注射 点,避免短期内重复而引致皮下组织变性。 疗程:生长激素治疗矮身材的疗程视需要而定,通 常不宜短于1-2年,过短时患儿的获益对其终身高 的作用不大。 疗效:第一年疗效最显著,身高增长 12- 16cm , 次年略有下降,约8-9cm
矮 小 症
矮小症的定义
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身高处于同种族、 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 数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者(身高标准参照 2005年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研究制定的 中国2-18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差)。 发生率约为20/10万—25/10万。其中部分属正常 生理变异,为正确诊断,对生长滞后的小儿必须 进行相应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
垂体后叶高信号影异位至第三脑室漏斗隐窝底部
垂体柄纤细
Rathke囊肿
Rathke囊肿
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依据
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均值-2SD 身高增长速率<4cm/y 身材匀称、幼稚、皮脂丰满,智能正常 部分患儿可伴有尿崩症或甲低 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岁以上 两种药物GH激发试验,GH峰值均<10μ g/L 头颅MRI显示垂体前叶缩小
其他药物
疗程中应注意钙、微量元素等的补充,以供骨生 长所需; 蛋白同化激素:常与生长激素并用治疗Turner综 合征,国内大多使用司坦唑醇stanozolol,康力龙), 常用剂量为0.025-0.05㎎/(㎏.d)需注意骨龄增长情 况; IGF-1性腺轴抑制(GnRHa,达菲林 ),芳香酶抑 制剂(Letrozole,来曲唑)等亦曾被用于治疗矮身 材,国内目前无足够资料分析,故不建议常规应 用。
GHD患者
CA: 11.5y
HA: 4.0y
BA: 3.0y
常用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特殊检查
IGF-1生成试验 对疑为GH抵抗(Laron综合征)的患儿, 可用本试验检测GH受体功能。①方法一:按0.075-0.15U/ (kg· d)每晚皮下注射rhGH 1周,于注射前、注射后第5 和第8天各采血样一次,测定IGF-1;②方法二:按0.3 U/ (kg· d)每晚皮下rhGH,共4d,于注射前和末次注射后各 采血样1次,测定IGF-1,正常者的血清IGF-1在注射后会 较其基值增高3倍以上,或达到与其年龄相当的正常值。 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检测 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可视需要 对患儿的其他激素选择进行检测 下丘脑、垂体的影像学检查 矮身材儿童均应进行颅部的 MRI检查,以排除先天发育异常或肿瘤的可能性。 核型分析 对疑有染色体畸变的患儿都应进行核型分析, 女性者排除Turner综合征。
GHD者 经GH 治疗1 年后, 身高增 长明显, 体形改 变
GH治疗的不良反应 局部反应:皮肤红、肿、痒 低甲状腺素 (T4) 血症 水钠滞留、颅内高压
极少数有股骨头骨骺滑脱、关节痛 等
GH治疗有关事项
青春发育后期或骨龄近闭合疗效差 遗传性、非GHD矮小者疗效较差 特发性矮小可用GH治疗
身高增长率
<2岁儿童 <7cm年 4岁半至青春期儿童 <5cm/年 青春期儿童 <6cm/年
病因
生长激素缺乏症(GHD)
病因:
特发性(原发性):
下丘脑原因多见
遗传性: GH-1基因缺失(单纯性GHD) Pit-I等转录因子缺陷(多种垂体激素缺乏) Laron综合症:GH受体缺陷症 Pygmy: IGF-1缺陷 生长激素神经分泌功能紊乱(GH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