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个人项目实践报告
项目类别:心得体会
题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文化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
学期:大三上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文化
霜凋夏绿,时节如流。
转眼间改革开放就已过去了40个年头了,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40年算不得太久,但在这短短的40年里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个学生,我没有从头到尾的完整的经历这40年,但我仍然对于这些年来的文化生活变迁有着很深的感触。
我看到,从我小时候到现在,一度单调沉闷的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看日本的漫画、看美剧、看韩剧、看各国电影、上网、玩电脑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还有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国内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我看到,从以前的西方文化大肆入侵,街头巷尾充斥着流行着各种嘻哈、好莱坞大片、日韩偶像,到如今的中国风崛起,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开始兴盛发展,融古贯今,东西结合,海纳百川,成为一股时代文化潮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开创了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我强烈感受到中国文化不断焕发出青春活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迎来了一个灿烂的文化春天,从文艺园地一片萧条的景象到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这里也有两组数字,一是从8个样板戏到300多个剧种、1万多个剧团,每年拍摄20多部电影到970部,电视剧从8部单本剧到13475集;二是全国文艺家会员数由1.2万人到12.6万人。
1978年,我国图书出版种数14987种,2016年增加至499884种;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2个,已建成农家书屋60余万家;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数字,记录着亿万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从资源匮乏到丰富充裕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文化文艺日益繁荣,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得益于改革开放。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文化艺术的日益繁荣。
这40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新阶段,要把这个阶段看得透彻,不能仅从今天来看今天,还得有历史的眼光。
从历史上看,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是呈波浪形发展的文化,就是有起伏,有顿挫,有高潮,有低谷。
历史上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两个高峰时期。
第一个高峰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互相发展自己的学说。
这些在辩论中不断有所创新的文化,使得中华文明一开始在文
化上就有一个很高的起点。
第二个高峰是唐宋时期,在这两朝,中国文化也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
唐朝涌现出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王维、李商隐、李贺、王昌龄等大批人们耳熟能详的诗人。
宋朝也是,涌现出了苏轼、欧阳修、王安石、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一大批诗人。
这两个时代都是中国文化的高峰。
第三个高峰就是近代,特别是最近的40年,这40年最大的文化成就,我用四个字来概括——古今中外。
古今融会、中外贯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今天的北京,甚至在中国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你都能看见中外古今的文化在那里交融,发出璀璨的光芒,比如在国家大剧院就可以欣赏到西方主流的话剧;在很偏僻的地方,可能最新的文化元素就在那里大行其道。
这种古今中外的大格局,是我们今天文化繁荣、发展的最重要标志,也是有别于前面两个高潮的一个最根本的地方。
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整个中国变成了一个文化大舞台,无数的文化在这儿扎根生长。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从现在的角度看,还要用历史的观念来看待今天的文化成就。
历史的观念告诉我们,这40年的文化发展是几千年文化长河中的又一次波涛涌起的高潮。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跟这样一个文化的发展、成长相伴,可以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从历史长河中奔涌而来,气势磅礴,在这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不断翻涌攀登,激起千层浪,绽放出耀眼的光茫。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化生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