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

暖通空调·动力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2月第一版
1 基本规定
1.1
1.2
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二.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1.3
2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
3.1
3.2
3.3
3.4
3.5
4
4.1
4.2
4.3
4.4
4.5
4.6
4.7
5
5.1
5.2
5.3
5.4
5.5
6
6.1
表1.3.2-2 室内照明及人员密度估算指标
注:根据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建筑设备专业设计技术措施》整理。
1.3.3
表1.3.3 冷库冷负荷估算指标(
1.3.4
空气调节系统的风量,其数值为系统总冷负荷的1/5
当条件不允许详细统计时,可参考下列指标估算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的用电量指标。
注:①当采用吸收式制冷机时,电量可比上述指标减少一半。
2.对于要求常年供热(含热水、蒸汽)的用户,以城市集中供热为主热源时,应建辅助锅炉房。辅助锅炉房的容量应能满足城市热网检修期间本用户所需要的用热量,并考虑适当的富裕系数。
3.民用锅炉房宜首选清洁能源。当使用燃油、燃气或电热锅炉时,应根据当地规定,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8.1.3
二、锅炉房的位置
8.1.4
1.2.11
表1.2.11 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
1.2.12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1.2.13
夏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年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
1.2.14
夏季室外大气压力应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
1.2.4
注:“历年”指逐年。特指整编气象资料时,所采用的以往一段连续年份的累计。以下各条有“历年”词者,与此同义。
1.2.5
1.2.6
注:冬季不用空气调节系统而仅用采暖系统时,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1.2.7
1.2.8
注:当室内温湿度必须全年保证时,应另外确定空气调节计算参数。
1.2.9
1.2.10
圈护结构类@
热情性指标D值
^的取值(吧,
ex CG中山~b.n分gJg供嘎§外汁算9度O罩年最低er均a窿{.按'采
eSDil与g气调节iGl一规值Gm'9—87,。附R 2附衷2·Ⅱ·采用.
eD≤4的实+砖O.rf9m窿bJgZl9z'g围9》结构取值.
3
3.1
3.1.1
3.1.2
4
4.1
4.1.1
3.无论蒸汽锅炉房或热水锅炉房都严禁设在人员密集场所(如公共浴室、教室、餐厅、影剧院的观众厅、候车室、商场等)内或在其上面、下面、贴邻或主要疏散口的两旁。
4.无论蒸汽锅炉房或热水锅炉房都不得与贮存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险物品的房间相连。
5.使用液化石油气或其他比重大于空气的气体燃料的锅炉房,不应布置在四周均比室外地面低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8.1.5
1.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
2.便于燃料贮运,并宜使人流和燃料运输途径分开;对于燃煤锅炉房,还要便于灰渣排出。
3.有利于减少煤灰、烟尘或SO
4.有利于室外管道的布置和凝结水回收。
5.有利于锅炉房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6.区域锅炉房设计,应根据本地区热力建设规划,对近期和远期供热规模统一考虑,锅炉房宜留有扩建余地。
注:①当建筑物内只有部分面积设置空气凋节系统时,机房面积指标,可按比例适当减小。
②上述机房面积指标中已包括热力入口、热交换器间的面积在内。
③上述估算值不包括锅炉所占面积。
④上述估算值不包括高层建筑所需的管道层面积。
1.3.9
1.3.10
1.3.11
1 风道竖井:见图1.3.11(1)。
图1.3.11 竖井、管道井尺寸
2 冷、热水管道井:见图l.3.11(2)。
1.3.12
表1.3.12 空调冷凝水管管径估算
1.3.13
表1.3.13 空调水系统设备的压力损失估算值
2
2.1
2.1.1
2.1.2
2.1.3
2.1.4
2.1.5
Ao—气哑
室内计算温度,℃,
室外计算温度,℃;
\——室内强度与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允许温度差,按2—4
用于厨房的高压蒸汽量 0.45
用于洗衣房的高压蒸汽量 0.4
2)旅馆洗衣房的蒸汽耗量,一般应按洗衣房设备的产品说明书规定计算。方案设计时可按1
3)旅馆厨房用蒸汽量:可按0.5
1.3.8
空气调节、制冷机房的面积随系统的集中与分散、制冷机与空气调节器的不同而异。全部设空气调节的建筑物,其通风、空气调节与制冷机房的面积可按总建筑面积的3%
1.2.15
1.2.16
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的选取,一般民用建筑宜采用5℃。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表1.2.23 大气透明度等级
二、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1.2.24
表1.2.24 居住及公用建筑物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和通风换气量表
注:“进、排气”栏内未作规定者,可按实际需要确定。
1.1.7
1.1.8
同一工程中,用途相同的设备的系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1.1.9
1.2
一、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2.1
1.2.2
1.2.3
注:①冬季使用的局部送风、补偿局部排风和消除有害物质的全面通风等的进风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②“累年”指多年(不少于3年)。特指整编气象资料时,所采用的以往一段连续年份的累计。以下各条有“累年”词者,与此同义。
1.2.25
表1.2.25 空气调节房间的室内计算参数
1.2.26
表1.2.26 房间换气次数参考值
注:采用全封闭蓄电池时为3~5(次/h)。
1.3
1.3.1
(1)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当只知道建筑总面积时,其采暖热指标可参考下列数值:
注:总建筑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较小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指标。
4.1.2
5
5.1
5.1.1
5.1.2
6
6.1
6.1.1
6.1.2
7
7.1
7.1.1
7.1.2
8
8.1
一、基本要求
8.1.1
蒸汽锅炉:
单台额定蒸发量
0.15~20t/h
额定工作压力
≤1.6MPa
热水锅炉:
单台额定出力
0.1~14MW
额定工作压力
≤1.6MPa
8.1.2
1.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热源应根据本地区或部门的总体规划,优先使用城市热网或区域锅炉房的集中供热。提倡热、电、冷源联合设置。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可建独立锅炉房。
6.2
6.3
6.4
6.5
6.6
6.7
7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8.10
8.11
8.12
8.13
8.14
9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10பைடு நூலகம்
9.11
9.12
1
1.1
1.1.1
1.1.2
1.1.3
兰>o.3凡一o.167。
洼;①本条7适用?宙、①台门(o天O。
②有,者为:9外围p箔构热惰性指标zD.》6的重型结构.“取供暖S外
计算@度:时2D=4—6的中g结构i912D<^的轻壅钻构等.kS分别
取较砾的计算S度.5:lt民用建筑焦I踺汁规范l
②砖g墙体的传热阻,可按±式的汁算结果减,5yo。
(2)窗墙比公式法:当已知外墙面积、窗墙比及建筑面积时,采暖热指标可按下式估算:
1.3.2
1 空气调节房间的冷负荷包括由于外围护结构传热、太阳辐射热、人员散热、灯光散热、室内其他设备散热等引起的冷负荷,再加上室外新风量带来的冷负荷,即为空气调节系统的冷负荷。估算时,可以外围护结构和室内人员两部分为基础,把整个建筑物看成一个大空间,按各朝向计算其冷负荷,再加上每位在室人员按116w/人计算的全部人员散热量,然后将该结果乘以新风负荷系数1.5,即为估算建筑物的总冷负荷,如下式:
表1.1.3 主要规范、规定和标准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1.4
1.1.5
1.1.6
2 根据国内现有的一些工程冷负荷指标套用(下列指标为按总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
旅 馆
办公楼
图书馆
医院
商店
体育馆
计算机房
数据处理
剧院
200~300
会堂
注:①上述指标为总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建筑物的总瘤筑面积小于5000
②按上述指标确定的冷负荷,即是制冷机的容量,不必再加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