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 (1)[1]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 (1)[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课程授课教案2016年度第1 期培训机构:利川市汪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培训产业:专业种植大户授课名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讲教师:罗耀美利川市农业广播学校利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课 程 教 案 课程名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 授课人 罗耀美 课程学时:3学时 课程性质A:纯理论课( √ ) B:(理论+实践)课( ) C:纯实践课( ) 授课对象产业(专业岗位) 1 期 1 班 授课时间2016年 11 月 19 日 授课地点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授课地点利川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班级规模 人教学方法及手段 课堂面授教学 电教 教学准备 教材《现代农业生产经营》, 电教设备教学过程设计 重点知识:学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法,了解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经营之道,掌握农 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与市场营销的技巧技能。

难点知识:农产品经营的市场营销价格的把握一般了解:农业生产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教学过程:以《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教材为蓝本,以社会实例为典型,深入浅出的方式搞好课堂教学。

教学中注意学员的听课的知识接受能力。

第一部分: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时间:80 分钟) 过程一:现代农业引领农民奔小康(一)传统农业难园农民“小康梦”1、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增强(3)农民收入稳步增加(4)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业竞争力(5)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民提供广阔的舞台2、认识传统农业(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2)资源循环的农业3、为何要改变传统农业(1)突破资源约束趋紧的挑战(2)破解“三农”困境的现实需要(二)现代农业引领小康路1、什么是现代农业以专业化、标准化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为主的农业称为现代农业。

2、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1)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发展,扩大就业和民生改善。

(3)加强农村教育建设,推进农业产业水平提高和城乡协调发展。

过程二: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的带头人(一)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1、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从业者。

2、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类型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3、新型职业农民的地位和作用(1)确保国家粮油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2)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力(3)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二)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1、具有稳定性2、具有专业性3、具有责任感新型职业农民要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三)做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向专业人才发展过程三: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一)现代农业的当家人1、从家庭联产承包开始2、政府鼓励适度规模经营3、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是指从事某种农产品的专业生产,经营规模明显大于当地农户,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具有一定数量以上且稳定的经营规模,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经有关部门注册登记或认定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的区别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户口不要求必须具备有关部门认定或注册登记不要求认定或注册登记家庭劳动力不要求家庭劳动力为主,雇工数不能超过家庭劳动力农业收入不要求以农业收入为主4、土地越多责任越大(二)实现“小康梦”的农民,适度规模经营十分重要1、以农为本走上致富路2、收入不比务工差3好政策带了新机遇(三)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经营之道1、土地有序流转才能有稳定发展2、量力而行确定生产规模种植大户面积50亩以上,养殖大户:猪年出栏50头以上;鸡年存栏500只或年出栏2000只以上;奶牛10头以上。

3、懂技术还要善经营会管理4、认证登记与做好生产记录5、合适的市场与对路的产品6、生产过程需要分工合作过程四:走进农民合作社(一)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合作社2013年9月止,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91.1万家,社员有6838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户的26.3%。

据利川市农经信息网2014年6月23日,从市经管局获悉,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075家成员6593人,出资总额16亿元,占全州总数1/4。

近年来,利川紧紧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以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主线,突出政策引导和规范化建设两大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涌现出一大批产业关联紧、基地规模大、生产管理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目前,该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4家,州级示范社12家,市级示范社30家,成为带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

1、民办民管民受益————性质2、做一家一户做不了的事——作用3、保护农民合法的承包权——义务4、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原则(二)小生产走入大市场1、大市场带来的大问题由于劳动力人员的减少,劳动者年老体弱的现象,地块零散,生产成本高、效益低,根本不适宜大市场的发展,只有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道路,实行规模化经营,才能解决大市场的需求问题。

2、抱团闯市场降低风险3、互助合作成本低4、合作社提供的是服务(1)基础设施服务(2)培训服务(3)生资服务(4)信息服务(5)技术服务(6)生产服务5、政府給合作社的优惠政策(1)财政扶持政策2007年以来,中央及地方运用直接补助、以奖待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累计投入扶持资金31.5亿元。

(2)、税收优惠政策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3)金融扶持政策学习《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4)人才支持政策(5)用地、流通优惠政策——鲜活农产品享受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三)合作社致富要靠规范和管理1、建立合作社有规矩(章程、制度)2、有能耐才能当好家(理事长的能力本事)3、“一人一票”决定事情(民主管理)4、需要看懂财务报表(关注资产、负债及盈余报表上的变化和上报)过程五: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我们身边的服务1、专业化生产引来专业化服务农业由生产性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变,扩大了传统农业的领域,这就要求围绕产业提供去全面的专业化服务,将服务内容延伸到与之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领域,提高社会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

2、农业社会化服务知多少共八个方面: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经营管理、农村商品流通、农村金融、农村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服务。

3、生产经营的好帮手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解决季节性和家庭劳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从种到收各个环节的服务。

4、请来的服务划不划算(二)利用好便捷的服务1、不花钱也有好服务(公益性服务)2、坐在家里能知“天下事”——利用现代信息(通讯、网络)3、解决资金不足的方法合作社社员投资入股,按照“对内不对外,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的原则,开展内部资金互助服务。

4、农机服务走入千家万户5、专家大院专业化服务6、做好与企业的合作7、化解生产经营纠纷的捷径走协商、仲裁解决之路,打官司是不得已。

第二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市场营销(时间:50 分钟)过程一:职业农民: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先行者安全商品是“产”出来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息息相关(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把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确定为责任主体,从产地保护、生产过程和产品包装标识等多方面规定了所承担的法定义务。

1、危害食品安全的刑事条款有食品罪、有害食品罪、非法经营罪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定(1)在产地保护方面(2)在生产过程方面(3)产品包装标识方面要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和查询联系方式。

(二)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效益之源1、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实行“三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一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标准。

2、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质量与效益是并存的。

要立足于长远的经济效益。

(三)信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之本1、诚信缺失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首要问题(1)生产中故意违法,导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2)生产者主观没有违法动机,但缺乏维护诚信的警觉,在不知不觉中出了事故。

(3)生产经营者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放任自己或企业失信。

2、如何树立企业和产品的信誉底气(生产者)+踏实(消费者)==信誉过程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密切相关。

(一)执行全程标准化1、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基本要素(1)有实施主体——合作社、生产基地、农场、生产大户(2)有一套制度(3)生产标准(4)生产记录和档案2、种植业执行全程标准化生产(1)生产环境(2)种子种苗(3)灌溉水的控制(4)肥料的施用(5)病虫害的防治(6)农机具(7)加工(8)包装材料3、畜牧业执行全程标准化技术要点(1)场址选择(2)畜舍环境(3)引种选育(4)饲料原料(5)疫病防治(6)兽药使用(7)销售运输(8)养殖档案4、水产业执行执行全程标准化技术要点(1)环境管理(2)苗种采购(3)饲料选用(4)病害防治(5)捕捞(注意休药期控制)(二)选择适宜的产地1、产地条件对农产品安全水产的影响2、种植业产地选择(1)品种审定及适宜种植范围(2)土壤环境(3)种植1千米范围内无污染企业(4)灌溉水上源水系20千米内无污染企业3、家禽养殖环境条件4、水产养殖环境条件(三)科学合理使用投入品1、农作物种子(1)科学选购(2)科学使用(3)安全存放2、肥料(1)科学选购(2)合理施用(3)科学存放3、农药(1)科学选购(2)科学使用(3)安全存放与防护4、兽药(1)科学选购(2)合理施用(3)科学存放5、种禽兽6、饲料和饲料添加剂7、水产苗种(四)产后处理与初加工1、适时收获2、农产品初加工与风险控制3、包装标识(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作用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类型3、生产经营者如何选择检测机构4、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风险控制过程三:提升农产品价值(一)注册商标是培育品牌最简便易行的做法1、商标是农产品的“身份证”2、农产品商标注册程序3、农产品注册商标权益保护(二)质量认证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1、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认证性质(2)市场定位(3)工作机构(4)申请人的资质要求(5)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6)申报及审查(7)认证标志及使用范围2、绿色食品认证(1)认证性质(2)市场定位(3)工作机构(4)申请人的资质要求(5)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6)申报及审查流程(7)认证标志及使用范围(有效使用期3年)3、有机食品认证(1)认证性质(2)市场定位(3)工作机构(全国有23家认证机构)(4)申请人的资质要求4、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登记的性质(2)市场定位(3)工作机构5、企业认证后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1)需要控制好的几个关键环节(2)需要规范使用认证标志6、对假冒认证产品商标的处罚(1)刑法(2)《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3)《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4)《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过程四:把农产品卖过个好价钱(一)农产品生产与营销特点1、农产品生产特点(1)季节性(2)区域性2、农产品销售特点(1)生物性与自然性(2)季节性,短期供给缺乏弹性(3)大量性、连续性、多样性和弹性小(4)大宗产品相对稳定(5)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的特殊性(二)农产品销售的新特点1、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不同类型2、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不同特点(三)获得农产品信息和产销组织服务1、市场信息的渠道与方法2、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发布3、农产品销售的类型与作用(四)选择适宜的农产品流通渠道1、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批发市场、产地市场、农超对接农展会2、农产品营销新模式网络营销、家庭农庄、农事节庆(五)制定灵活多样的农产品营销价格策略1、影响农产品定价的因素成本、供求、竞争、政府价格管控2、实用定价策略(1)价格折扣与折让(2)差别定价(3)促销定价(4)心理定价(尾数定价)(六)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1、实施农产品品牌策略2、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3、做好农产品品牌管理第三部分:农业生产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时间:30 分钟)过程一:农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一)生态环境是人类衣食之源(二)伤不起的农业生态环境过程二:人类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多重影响过程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給农业留下更多良田过程四:建设美丽山村給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思考题:1、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要求是什么?…………教学反思1、学员课堂反馈情况2、教学不足之处:3、解决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