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题库如图所示机构中,构件总数为个,活动构件数为个,高副数为个,低副数为。
低副中有个转动副,个移动副。
分析如图所示摩擦压力机的工作原理,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提高件l和件2的传递功率可采取措施。
2.为了避免轮2打滑时遭受破坏,常将的轮面选择较硬的。
3.图示压头是通过来实现上下变向运动的,图示压头向运动。
4.若D1 = 500mm,D2 = 200mm,n1 = 600r/min,则压头最大移动速度为。
5.分析压头的运动可知,压头作的是上升下降。
(填"慢速"或"快速")如图所示为-v带传动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传动装置与摩擦轮传动相比,适用于传递中心距较的场合。
2.若d1= 200mm,d2 = 600mm,两轴中心距a = 1200mm,n1 = 1500r/min,则带速v=m/s,小轮包角α1= ,它们满足要求(填"能"或"不能”)。
带长L',它需圆整为值。
3.轮1的槽角φ1,应于轮2的槽角φ2,且安装时两轮轴线平行,对应的轮槽对称平面应。
4.V带采用张紧轮方法张紧,则张紧轮应置于。
5.V带传动,其型号是由和决定的。
6. V带传动能力主要与带的初拉力、带与带轮摩擦系数和有关。
7.带的打滑主要发生在轮上。
如图所示为带传动张紧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a)(b)(1)带传动中的张紧轮是为了改变或控制而压在带轮上的随动轮;图是V带传动张紧装置,理由是,加张紧轮的目的是为了。
(2)(a)图中,(填“A1B1”或“C1D1”)边是紧边,(填“A1B1”或“C1D1”)边是松边。
(3)V带传动设计中,应根据和选择V带的型号、根数;型号的V带传递功率最大。
(4)V带结构分为帘布结构和结构两种,前者用于一般结构,后者用于场合。
如图所示三级带传动,已知n1 = 1440r/min,主轴n6= 144r/min,且D3= 120mm,D4 = 240mm,由i56,= 2.5,试求:(1)第一级采用传动;第二级采用传动; 传动;第三级采用传动;(2)i16,i12;(3)若D1= 80mm,则D2为多少?并验算v1是否合适。
某差动螺旋传动如图所示,具体参数如下表,试填写出各自的活动螺母的实际移动距离和方向。
如图所示一具有两个螺旋副的传动机构,螺杆1与机架4固定联结,其螺纹为右旋,导程PhA = 4mm;螺母3相对机架4只能移动,不能转动;构件2沿箭头2方向转动4圈,螺母3向左移动4mm。
试求:(1)螺母B的导程和旋向;(2)构件2转1周,相对机架移动的位移和方向。
如图所示,已知固定螺母的导程PhI1=1. 5mm,活动螺母的导程Ph2 =1. 25mm,螺纹均为右旋。
问当螺杆回转0.5转时,活动螺母的移动距离是多少?移动方向如何?若螺杆上均匀刻了100等份刻线,则螺杆每转过一格,锺刀的实际位移是多少?如图所示,已知旋钮1上的外螺纹为双线右旋螺纹,其螺距为1. 45mm,试问:旋钮1上的内螺纹旋向和导程Ph各为怎样时,可使螺杆2在旋钮按图示方向转动l周后向下移动0.lmm?如图所示为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渐开线齿廓形成示意图。
试分析并回答以下各题:1.点A、B、C三点曲率半径的关系是;齿形角的关系是。
2.线CD (可以、不可以)延伸至圆1的内部;3. B点的曲率半径是,D点的曲率半径是,说明曲率中心在上变动。
4.BN法线长等于弧长,原因是。
5.若已知圆l的半径为30mm,BO为50 mm,则B点的曲率半径为。
6.若K为齿廓分度圆上的点,则αk为度。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简图如图所示。
I轴、Ⅲ轴两轴线同轴,21、59两轮模数m1 = 5mm,n l = 1440r/min,n2= 480r/min。
试计算:Z2,m2,P,d2,da2。
如图所示,模数为m,齿数分别为Z1、Z2的两个标准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图。
1当a=m/2(Z1+Z2)时,试作出节点P及一对节圆,井注出其半径r1’、r2’;2.作出啮合角α';及理论啮合线N如图所示,已知Z1 = 3,Z2 = 40,卷筒直径D = 200mm。
(1)若蜗杆轴的旋转方向为图示方向,则重物G是上升还是下降?(2)若要求重物G移动的速度为v = 12. 56m/min,求蜗杆的转速n1。
一蜗杆传动简图,已知蜗杆的螺旋方向为右旋,圆周力Ft l方向见图中所示,试回答下列各题:1.在左视图中,由蜗杆所受圆周力Ft l可知,蜗轮转向n1应为。
2.在主视图中,蜗杆所受力Fx l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x1在主视图中方向为。
3.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则:蜗轮圆周力Ft2方向为,蜗轮转向n2为。
4.蜗杆的螺旋方向为,蜗轮的螺旋方向为。
如图为一斜齿圆柱齿轮—蜗杆传动,小齿轮由电机驱动,已知蜗轮的轮齿为左旋,其转动方向如图所示:(1)蜗杆的旋向是;转动方向是(图上表示〉。
(2)为使蜗杆轴轴承承受轴向力最小,则齿轮2的旋向是。
(3)画出齿轮2和蜗杆3在啮合点受力的方向。
(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表示)一对相啮合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α= 20°,ha*= l,c*= 0.25),已知:Z1 =21,轮2的齿根圆与基圆重合,模数m=4mm。
试计算这对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 l、齿顶圆直径d a2、齿根圆直径d fl、基圆直径d b2、齿距P1、齿厚S2、槽宽e1、齿顶高h al,齿根高h f2、齿高h2和中心距a。
用齿条插刀加工一个直齿圆柱齿轮。
已知被加工齿轮轮坯的角速度ω1= 5rad/s,刀具的移动速度为0.375m/s,刀具的模数m = 10mm,压力角α= 20°。
(1)求被加工齿轮的齿数Z1;(2)若齿条分度线与被加工齿轮中心的距离为77mm,求径向变位系数;(3)若已知该齿轮与大齿轮2相啮合时的传动比i l2 = 4,元侧隙准确安装时的中心距a' = 377mm,求这两个齿轮的节圆半径r1’、r2'及啮合角α'。
如图所示的标准直齿渐开线齿轮,主动齿轮逆时针转动,主动轮m1 = 3mm,齿数z1 = 28,Z2 = 72,齿顶圆、齿根圆、基圆如图所示,试在图上标出:(1)理论啮合线N1N2、实际啮合线K1K2、节点P、啮合角α';(2)图中若a=m/2(Z1十Z2),则节圆r1’= ,此时啮合角α’= 度;(3)当实际安装时中心距为152mm,则。
O1P/02P值为,与标准中心距相比(填"有"或"无")变化;它的啮合角α'为(用反三角函数表示),比标准中心距时(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重合度ε(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图中有一个齿轮的齿根圆标注有误,请指出:。
如图所示为齿轮传动变速机构,已知:Z= 60、Z l = 30、Z2 = 36、Z3= 60、Z4= 30,且Z3和Z4为斜齿轮、齿轮Z、Z l为标准正常直齿渐开线齿轮、Z4的螺旋方向为左旋、Zl和Z3的模数为2mm。
试回答以下问题:(1)在齿轮Z、Z l和Z2组成的变速机构中,齿轮Z和Z2组成的齿轮传动为齿轮传动,此时的啮合角(大于、小于、等于)齿形角;(2)由于齿轮Z2分度圆上的槽宽应(大于、小于、等于)齿厚,故齿轮Z2为齿轮,其齿廓曲线为。
(3)Ⅲ轴受到的轴向力为。
(4)Ⅲ轴与Ⅱ轴的标准中心距应(大于、小于、等于) I轴与Ⅱ轴的标准中心距;(5)用范成法加工齿轮Z1时,(会、不会)产生根切现象。
图示为蜗杆传动与直齿圆锥齿轮传动所组成的复合装置,试回答以下各题:(1)图中轴为输入轴,轴为输出轴;(2)若使Ⅱ轴所受的轴向力最小,则件1、2的旋向分别为、;(3)件1的分力与件2的圆周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如图所示为一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巳知n = 960r/min,减速器中各轮齿数Z l = 20,Z2= 60,Z3= 25,Z4= 50,链轮齿数Z5 = 9,Z6 = 18,滚筒的直径D = 500 m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动机轴与齿轮1轴用连接;齿轮l和齿轮2安装时要求;链条节数常取(奇数、偶数)。
(2)齿轮4的转速n4均为r/min。
(3)输送带每分钟移动的距离为m。
(4)当输送带的方向如图所示,则电动机的转向为。
(按箭头标注法,填"向上"或“向下”)(5)斜齿轮Z4的旋向为,圆周力方向为,端面、法面模数间关系为。
(6)齿轮Z l、Z2的正确啮合条件为。
如图所示,斜齿圆柱齿轮的螺旋方向如图标示。
若使轴Ⅱ所受到的轴向力尽量抵消,则(1)齿轮2的旋向为,蜗杆3的旋向为,'蜗轮4的旋向为;(2)齿轮2的轴向力方向为,蜗杆3的轴向力方向为,且与蜗轮4 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轴I、轴Ⅱ、蜗轮的旋转方向分别为、、。
如图所示机构由蜗杆传动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组成,已知:蜗杆1的转速n1= 1200r/min,轮4转速n4= 40r/min,Z3=30,轮3的模数m3=4mm,齿轮3、4的传动比i34 = 5/3,蜗杆模数 m1 = 5mm,蜗杆直径系数q= 10,齿轮4轴线的延长线与蜗杆l的轴线垂直相交。
试求:(1)蜗杆的头数z1= ,蜗轮的齿数z2= 。
(2)蜗杆导程角的正切值为。
(3)蜗杆Z1的分度圆直径为mm,蜗轮z2的齿顶圆直径为mm,齿轮z4的齿根圆直径为 mm。
已知蜗杆为双头蜗杆,n1= 1440r/min,i = 20,d1= 90mm,蜗轮的端面模数mt2= 10mm。
试求:(1)蜗轮齿数的及其转速n2;(2)d a1、d f1;(3)tanγ及蜗轮的螺旋角β大小;(4)d2、d a2及d f2。
如图所示为斜齿轮-锥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简图。
Ⅰ轴为主动轴,Ⅱ轴和Ⅲ轴所受轴向力最小。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齿轮4的轴向力(填"向上"或"向下"),蜗杆5的旋向为;(2)蜗轮6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受到的轴向力(填"垂直纸面向外"或"垂直纸面向里");(3)齿轮1的转向(填"向上"或"向下"),周向力为;(4)齿轮1的旋向为,齿轮2的旋向为。
如图1 -9-5所示传动机构,蜗杆为双头,转速n1 = 320r/min,Z2 = 80,Z3 = 40,Z4 = 40,Z5= 20,Z6 = 40,Z7 =20,m7=2mm,Z5、Z6为斜齿轮,要求Ⅱ、Ⅲ轴上的轴向力尽可能小,分析该机构并回答下列问题:(1)蜗杆Z1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蜗杆Z1的旋向为,(2)齿轮Z5、Z6的旋向分别为、;(3)蜗轮Z2径向力方向为,齿轮Z3的圆周力方向为,齿轮Z6的轴向力方向为;(4)用展成法加工该蜗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Z2min= ;(5)蜗杆传动的正确啃合条件之一是:蜗杆分度圆柱面角与蜗轮分度圆柱面角相等,且旋向相同:(6)图中斜齿轮Z5的端面模数mt5、法面模数mn5、螺旋角β三者之间关系为;(7)传动比i36= ,齿条的移动方向为,若齿条移动距离为251. 2mm,则蜗杆转动转,需_ _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