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库 一、 填空题 1.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 机构中各个构件相对于机架能够产生独立运动的数目称为(自由度)。
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F=3n-2P L -P H )。
4. 已知一对啮合齿轮的转速分别为n 1、n 2,直径为D 1、D 2,齿数为z 1、z 2,则其传动比i= (n 1/n 2)= (D 2/D 1)= (z 2/ z 1)。
5. 在传递相同功率下,轴的转速越高,轴的转矩就(越小)。
6.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架杆),其中作整周转动的杆称为(曲柄),作往复摆动的杆称为(摇杆),而不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杆)。
7. 平面连杆机构的死点是指(从动件与连杆共线的)位置。
8. 平面连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是①(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②(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9. 凸轮机构主要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10. 带工作时截面上产生的应力有(拉力产生的应力)、(离心拉应力)和(弯曲应力)。
11. 带传动工作时的最大应力出现在(紧边开始进入小带轮)处,其值为:σmax=σ1+σb1+σc 。
12.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
13. 一对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m 1 = m 2)与(α 1 = α2)。
14. 一对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重合度1>ε)。
15. 齿轮轮齿的失效形式有(齿面点蚀)、(胶合)、(磨损)、(塑性变形)和(轮齿折断)。
16. 蜗杆传动是由(蜗杆、蜗轮)和(机架)组成。
17. 常用的轴系支承方式有(向心)支承和(推力)支承。
18. 轴承6308,其代号表示的意义为(6:深沟球轴承、3:直径代号,08:内径为Φ40)。
19. 润滑剂有(润滑油)、(润滑脂)和(气体润滑剂)三类。
20. 轴按所受载荷的性质分类,自行车前轴是(心轴)。
21. 在常用的螺纹牙型中(矩形)形螺纹传动效率最高,(三角)形螺纹自锁性最好。
22. 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两大类。
23. 轴承支承结构的基本形式有(双固式)、(双游式)与(固游式)三种。
24. 平面连杆机构基本形式有(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与(双摇杆机构)三种。
25. 按接触情况,运动副可分为(高副)与(低副) 。
26. 轴上与轴承配合部分称为(轴颈);与零件轮毂配合部分称为(轴头);轴肩与轴线的位置关系为(垂直)。
27. 螺纹的作用可分为(连接螺纹)和(传动螺纹) 两类。
28. 轮系可分为 (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两类。
29. 构件是机械的(运动) 单元;零件是机械的 (制造) 单元。
二、 判断题1. 一个固定铰链支座,可约束构件的两个自由度。
×2. 一个高副可约束构件的两个自由度。
×3.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可不考虑虚约束。
×4. 销联接在受到剪切的同时还要受到挤压。
√5. 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6. 局部自由度是与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
√7. 虚约束是在机构中存在的多余约束,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除去。
√8. 在四杆机构中,曲柄是最短的连架杆。
×9. 压力角越大对传动越有利。
× 10.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空回行程比工作行程的速度要慢。
×11. 减速传动的传动比i <1。
× 12. 在V带传动中,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心距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 13. 带传动一般用于传动的高速级。
× 14. 带传动的小轮包角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 15. 选择带轮直径时,直径越小越好。
× 16. 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不同,基圆上的压力角最大。
× 17. 基圆直径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 18. 在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中,齿面疲劳点蚀失效不会发生。
× 19. 只承受弯矩而不受扭矩的轴,称为心轴。
√ 20. 螺钉联接用于被联接件为盲孔,且不经常拆卸的场合。
√ 21. 受弯矩的杆件,弯矩最大处最危险。
× 22. 仅传递扭矩的轴是转轴。
√ 23. 用联轴器时无需拆卸就能使两轴分离。
× 24. 用离合器时无需拆卸就能使两轴分离。
√ 三、 简答题: 1. 机器与机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构件与零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 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4. 如何判断四杆机构是否有急回性质?极位夹角θ与急回性质有何关系?5. 何谓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能否避免?6. 一对相啮合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7. 一对相啮合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什么?8. 齿轮为什么会发生根切现象?9. 何谓定轴轮系,何谓周转轮系? 10. 为什么大多数螺纹联接必须防松?防松措施有哪些? 11. 机器有哪些特征?机构与机器的区别何在? 五、单项选择题:1. (B )是构成机械的最小单元,也是制造机械时的最小单元。
A. 机器;B.零件;C.构件;D.机构。
2. 两个构件之间以线或点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B )。
A. 低副;B.高副;C. 移动副;D. 转动副。
3. 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为活动铰支座的梁,称为(B )。
A. 双支梁;B.外伸梁;C. 悬臂梁。
4. 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的梁,称为(C )。
A. 双支梁;B.外伸梁;C. 悬臂梁。
5. 一般飞轮应布置在转速(B )的轴上。
A. 较低;B. 较高;C. 适中。
6. 在下列平面四杆机构中,有急回性质的机构是(C )。
A. 双曲柄机构;B.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C. 摆动导杆机构;D. 转动导杆机构。
7. 带传动是借助带和带轮间的(B )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
A. 啮合;B.磨擦;C. 粘接。
8. 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发生在(C )位置。
A. 主动杆与摇杆共线;B. 主动杆与机架共线;C.从动杆与连杆共线;D. 从动杆与机架共线。
9. 在带传动中(减速传动) ,带的应力最大值发生在带(C )。
A. 进入大带轮处;B. 离开大带轮处;C. 进入小带轮处;D. 离开小带轮处。
10. 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D )。
A. 两齿轮的模数和齿距分别相等; B. 两齿轮的齿侧间隙为零; C. 两齿轮的齿厚和齿槽宽分别相等;D. 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
D. 蜗杆圆周速度提高。
11.自行车车轮的前轴属于(C)轴。
A. 传动轴;B. 转轴;C. 固定心轴;D. 转动心轴。
12.自行车的中轴属于(A)轴。
A. 传动轴;B. 转轴;C. 固定心轴;D. 转动心轴。
13.自行车的后轴属于(A)轴。
A. 传动轴;B. 转轴;C. 固定心轴;D. 转动心轴。
1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B)直径。
A. 节圆;B. 基圆;C. 分度圆;D. 齿顶圆。
15.(A)是齿轮最主要的参数。
A. 模数;B. 压力角;C. 分度圆;D. 齿数。
16.蜗杆传动适用于(C)传动。
A. 相交轴;B. 平行轴;C. 交错轴。
17.传动比大而且准确的传动是(D)。
A. 带传动;B. 链传动;C. 齿轮传动;D. 蜗杆传动。
18.定轴轮系的总传动比等于各级传动比(B)。
A. 之和;B. 连乘积;C. 之差;D. 平方和。
19.减速器的传动比i=(A)。
A. >1;B. <1;C. =1。
20.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C)。
A. 螺纹的中径;B. 螺纹的小径;C. 螺纹的大径。
21.在各种类型轴承中,(D)不能承受轴向载荷。
A. 调心球轴承;B. 深沟球轴承;C. 圆锥滚子轴承;D. 圆柱滚子轴承。
22.转轴承受(A)。
A. 扭矩;B. 弯矩;C. 扭矩和弯矩。
五、计算题1、计算下图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
(1)( 2)(3)(4)(5)(8)(19)3、轮系传动比计算(1)如图所示轮系中,已知z1=20、,z2=36、z2’=18、z3=68、z3’=17、解:F=3n-2P L-P H= 3×4-2×4-2=2(运动确定)解:F=3n-2P L-P H= 3×6-2×8-1=1(运动确定)解:F=3n-2P L-P H= 3×5-2×7-0=1(运动确定)解:F=3n-2P L-P H= 3×6-2×8-1=1(运动确定)解:F=3n-2P L-P H= 3×7-2×10-0=1(运动确定)解:F=3n-2P L-P H= 3×3-2×3-2=1(运动确定)解:F=3n-2P L-P H= 3×5-2×7-0=1(运动确定)解:F=3n-2P L-P H= 3×9-2×12-0=3(运动确定)液压缸为动力源z5=40。
试求传动比i15,并标示各齿轮运转方向。
(10分)解:16171820406836''432154325115-=⨯⨯⨯⨯===z z z z z z z z n n i(方向标在图上) (4分)(2)如图所示轮系,已知Z 1 =34、Z 2 =17、Z 2 ’=30、Z 3 =Z 4 =15、Z 3 ’=45,试求i 14,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
解:16/1453034151517''3214324114-=⨯⨯⨯⨯-===z z z z z z n n i(方向标在图上) (2分)(4)如图所示轮系,已知Z 1 =240. Z 2 =20 .Z 3 =25 .Z 4 =40. Z 5 =75 .Z 6 =20. Z 7=40 . Z 8 =2 .Z 9 =80 .n 1=800r/min.试求n 9,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
参考试题:如图所示轮系,已知Z 1 =300. Z 2 =30 .Z 3 =25 .Z 4 =40. Z 5=75 .Z 6 =20. Z 7=60 . Z 8 =2 .Z 9 =100 .n 1=450r/min.试求n 9,并确定各轮的回转方向。
(15分)解:220402530010060754030z 86431975429119⨯⨯⨯⨯⨯⨯⨯⨯===z z z z z z z z z n n i =45n 9=10 r/min (方向标在图上)六、改错题1、下图中的1、2、3、4、5处是否合理?为什么?应如何改进?(用图表达)12345解:可以用以下图表达或后续文字描述1处不合理(1分):轴肩直径大于轴承内圈外径,不利于拆卸(1分),在此设计阶梯(1分) 2处不合理(1分):与齿轮配合处轴头宽度超过轮毂宽度,不利于定位(1分),缩短(1分); 3处不合理(1分):轴套外径大于轴承内圈外径,不利于拆卸(1分),在此设计阶梯轴套(1分) 4处不合理(1分):轴承内圈配合处不能有螺纹,易损坏轴承(1分),在此设计退刀槽(1分) 5处不合理(1分):没有倒角,不利于螺母装配(1分),与螺母装配处要有倒角. (1分)2、下图轴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应如何改进?(用图表达)12345解:可以用以下图表达或后续文字描述1处不合理(1分):轴肩直径大于轴承内圈外径,不利于拆卸(1分),在此设计阶梯(1分)2处不合理(1分):齿轮无法装配(1分),设计成阶梯(1分);3处不合理(1分):轴套外径大于轴承内圈外径,不利于拆卸(1分),在此设计阶梯轴套(1分)4处不合理(1分):联轴器没有轴向定位(1分),设计轴肩定位(1分)5处不合理(1分):联轴器没有轴向固定(1分),设计轴端档圈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