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实施计划及建议

项目实施计划及建议

项目实施计划:
1、以灾后房屋修缮及建设生态文明村为启动本项目切入点,主动联系镇、村相关领导进行针对性摸底调研和实质性谈判工作,并按照前期调研结果继续深化项目建设方案,具体表现为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如何与农户合作经营农家乐项目问题?建议前期实施项目时可让利于村民,引导村民以农村经济联合体的形式与我司合作(合作方式内含村民培训项目)。

(11月10日前完成)(2)细化景区内吃、住、行、游问题,力争在农户民居内解决150间客房为目标,根据村貌合理规划路牌、垃圾箱、公厕和警示标志(含公用电话)等公共设施。

(11月10日前完成)
(3)进一步挖掘景区内及周边民俗、民风、人文等历史资料收集。

(10月31日前完成)(4)按照边建设边立项申报的原则,联系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为乡村游农家乐争取相应的优惠和扶持政策。

(2011年2月前完成)
2、向市政府申请文昌绿道网建设项目,并尽快启动建设,结合绿道网建设项目建设,齐头并进,营造环八门湾乡村游项目氛围,为尽快启动霞场村、排港村、水喉村农家乐项目为后续环八门湾乡村游做铺垫。

(10月31日前完成)
3、委托设计院对村内道路、停车场、给排水系统和农户房屋进行修缮设计及预算,原则为简单装修,以适合都市人生活习惯、卫生、简洁、能满足游客日常生活起居为准。

(11月2日前完成)
4、设计院完成设计后,立即对村内道路和农户进行灾后修缮工作。

(12月20日前完成)
5、力争在2010年12月25日前,开始接待游客。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建议:
1、乡村游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能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推动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面貌的改善,带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在八门湾旅游区总规纲要的规划下,乡村游农家乐项目可按照“公司+农户”方式运作,用灾后修缮民居,进行基本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方式为切入点操作;随着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会有大量社会资金介入参与项目运作,在打造八门湾乡村游品牌的同时,用产业集群的理念指导乡村游发展,力争把八门湾乡村游铸造成文昌旅游区的名片和旅游资金聚集的重要基地。

2、乡村游农家乐是一项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在业务管理上涉及财税、旅游、卫生、
治安、消防、工商、环保、质量技术监督等多个部门,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对乡村游的支持力度,把乡村游与“三农”工作结合起来,提升农民发展旅游的意识;协调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支持。

3、建筑风格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建筑风格的本土化是乡村游特色建设的重要
内容,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资金力度支持农村建筑风格的本地经改造。

4、待本项目实施形成稳定的客源和产生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后,可加大投资修建游客接待
中心、沿海岸餐厅,并引进专业旅游项目公司进驻景区,逐步完善、建设基础设施等。

5、向市民作宣传:主要目的是推介乡村游农家乐品牌,引导目标客户群及市民去乡村旅游
消费;具体为联合广播电视台、平面媒体及网络媒体,制作专栏节目或广告宣传。

6、向全社会作宣传:主要目的是宣传造势,把文昌八门湾乡村游炒热,以此在全社会为乡
村游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环境;具体为在文昌市内繁华地段、海文高速路口、东环铁路出口等树立大型灯箱广告,提出宣传口号“椰子树下、红树林旁的慢节奏渔村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