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岗前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2020年岗前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 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 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 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 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 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所指的特殊区域 或重点部门、重点部位
• 特殊区域或重点部门包括:重症监护室、 器官移植病房、骨髓移植病房、烧伤病房、 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内窥镜室、 消毒供应室、新生儿病房、产房、母婴室、 口腔科、临床实验室、感染性疾病门诊病 房等。
伤口长时间不愈合。院方未及时向市卫生局报 告感染病例,直至一个月后的5月27日才停止 手术。后经权威部门检测,于6月9日判定感染
病源是罕见的龟分支杆菌,同时发现该院错误
配制消毒剂,令用于浸泡手术器械的消毒液失 去灭菌作用,从而造成大规模同源感染。
• 结果: 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分 枝杆菌感染暴发事件开庭,46人索赔两 千多万!
• 2、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 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锐器刺伤后处理
• (1)局部处理措施:
• ①保持冷静,迅速就近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 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 ②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由近心端向远心端 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 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标准预防
•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简要):1)洗手;2)
戴手套;3)使用面罩、口罩、护目镜和隔离衣等; 4)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医 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5)医务人员在进 行各项操作、清洁环境表面(包括病人床及床旁 仪器)的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6) 污染的床单、被服及时处理;7)锐利仪器和针头 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8)容器、复苏袋或其它 呼吸装置应置于需复苏操作处;9)污染环境或不 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2010年——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2011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2012年《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8月1日执行 2012年《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8月1日执行 2012年《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2月1日执行
五、《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 医疗废物种类 •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 • 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5大类。
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 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装入有警示标识的防 渗漏的专用黄色塑料袋内,3/4满时严密封口。 锐器(针头、穿刺针、刀片等)用后放入防渗 漏、耐穿刺的利器盒内,闭锁。医疗废物产生 的科室应将标注有医院名称、科室、医疗废物 种类、产生时间的标签贴在收集袋详细登记医疗废物的来 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并签字 ,登记资料 保存3年。医疗废物实行集中处理。
• 医院感染管理 ——是医疗质量的重要内涵、
是依法执业、保证医疗安全的重 要内容。 • 医院感染一旦发生其后果严重
—— 1993年,某市妇儿医院44名新生儿柯萨奇 B型病毒感染,15名死亡;
—— 1998年,某市妇儿医院发生166名产妇手 术切口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 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18例肺炎 克雷伯氏杆菌血液感染。
•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 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 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防护措施
• 二、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 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 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 伤。
• 三、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 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 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 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 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无菌技术:

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
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
和管理方法。
医院感染暴发
•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 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 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的感染病 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 重点部位:呼吸道、手术部位、胃肠道、 泌尿道的感染.
四、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 职业暴露-----指的是从业者在正常 工作的情况下与有害因素或传染性疾 病感染者或被其血液、体液污染的媒 介物的接触。医务人员由其职业特点, 要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伤害或者遭受 疾病的感染。
标准预防
• 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 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 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 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 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 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 的医院感染。如:痢疾、分枝 杆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
染,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 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 染)的感染。
医护人员标准防护流程
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有可能接触病 人的血液、体液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手接触
可能飞溅面部
可能污染身体
侵袭性操作
戴手套
脱去手套后, 立即洗手,必 要时手消毒
戴戴戴 手口护 套罩目

戴戴 戴 穿 或 手口 防 隔 围 套罩 护 离 裙
镜衣
小心锐器刺伤
锐器放入锐器盒内 垃圾放入黄色袋
• 2、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 3、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
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 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 面罩。 • 4、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手套的使用
•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 戴清洁手套。
医务人员被污染后关键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遭受感染
化学污染
锐器刺伤
皮肤、粘膜、角膜污染
流动水冲洗
尽可能挤出被污染血液 肥皂流动水反复冲洗
皮肤流动水反复冲洗
根据化学性质采取相 应措施
75%酒精、碘伏消毒伤口并 用防水敷料覆盖
粘膜、角膜生理盐水 反复冲洗
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如为特殊感染实施预 防用药并追踪检查
三、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 医院感染管理
——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 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 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 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 活动。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 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 染和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生的 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 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 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 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 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锐器刺伤后处理
• (2)报告本科主任、护士长及感染管理科,填 写相应表格,并根据院感科的指导进行相关项 目的化验和预防性用药。
• (3)感染管理科定期进行追踪预防效果。
标准预防
• 特点: •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
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 (2)既强调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 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和从病 人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病人,因此既保护医 务人员,又保护病人即双向保护;
•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 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 粒(飞沫)隔离。
防护措施
• 一、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 以下防护措施:
•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 作完毕,脱取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 行手消毒。
防护措施
•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 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 人员应当戴手套、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及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 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 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 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指 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外,如:其他 病人、病原携带者、污染的医疗器 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医院环 境等。
• 特点:感染可以散发,也可以暴发。外
源性感染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切断
传播途径的措施可以得到控制。
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 (1)接触传播(直接、间接、飞沫)。 • (2)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菌尘、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岗前培训
院感科 2015年


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主要的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 三、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四、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五、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六、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八、相关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九、常用术语
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 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 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 症表现。
面对这一次次血的教训,国家 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二、主要医院感染法律、法规、规范
法律: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法规: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6年《艾滋病防治条例》
规章:2006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09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