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经典必须掌握的一点知识

国学经典必须掌握的一点知识

1:什么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有哪些?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2、什么是经史子集?代表作有哪些?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经:
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xx:
史书,即正史;子:
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
文集,即诗词汇编。

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

分经、史、子、集四部
经部,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四书五经!
史部,《左转》就是编年类,《史记》就是纪传体史书。

子部,《孙子兵法》《司马法》就属于兵家类,《说难》就属于法家类。

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

《楚辞》为代表
3、弟子规是谁写的,由论语中哪段来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yu)秀所作。

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4、读国学经典做什么?
大学:
修身,齐家,xx,平天下2000字
中庸:
“中”不偏激,中正平和“庸”永恒不变。

“中庸”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4000字老子:
xx人的智谋奇书。

5000字
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约16000字
读《大学》擅做事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谋读《论语》善经商
5、《大学》
第一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最后一段: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
“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

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6、《中庸》
第一段: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最后一段:
《诗》曰:
“予怀xx,不大声以色。

”子曰:
“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
“德you如毛。

”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7、《论语》
第一段: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最后一段:
xx曰: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8、《老子》
第一段: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最后一段: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9、《孝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盖诸侯之孝也。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10、《增xx》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11、《xx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