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11安徽凤阳花鼓

1111安徽凤阳花鼓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挖掘整理 传统民间节目,培养和提高民间 艺人,凤阳花鼓迎来了艺术发展 史上的春天。凤阳花鼓从内容、 曲调、道具、服装服饰到音乐舞 蹈等方面都有了变化:歌唱新社 会、新生活的清新之词取代了庸 俗低级的内容;曲调发展得更丰 富多彩,伴奏大大丰富,舞蹈语 汇、道具、服饰和鼓的打法等方 面均有突破。改革开放后,国际 友人访问大包干发源地——凤阳 小岗村,凤阳花鼓作为友好使者 接待了他们。人们用凤阳花鼓展 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真实 变化,也唱出花鼓人内心由痛苦 到幸福的变化历程,凤阳花鼓进 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凤阳花鼓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 目有近百种。清人赵翼《陔余丛 考》中《凤阳乞者》条写道: “江南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 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 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 回。”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 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 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 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 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 方”。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 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另有一首流传深广的是“左手锣, 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 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 阳歌”。(放视频)

12月1日晚7:30,第四届中国· 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 文艺晚会将在凤阳县安徽科技学院体育馆隆重举行。记者从凤阳 县委宣传部及花鼓节组委会获悉,随着开幕式的临近,当天的文 艺晚会节目单已基本确定。届时,吕薇、童安格、周慧敏等众多 明星将亮相开幕式,为观众献上精彩的文艺大餐。
晚会主题“丹凤朝阳”
LOGO
走近凤阳----花鼓 小组成员:杨燕、田毅
由NordriDesign™提供
什么是凤阳 花鼓?
凤阳花鼓,是一种曲艺形式又 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 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 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 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 “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扬州画舫录》),内容多是 “状家室流离之苦”(《清稗 类钞》)。由于它的起源背景 和它悲凄的唱词内容,它一度 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另有同 名歌曲名称。
《凤阳花鼓》 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 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乾隆年间,有人将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改编为凤阳花鼓歌舞, 在宫廷中为皇帝演出。乾隆年间编纂的《霓裳续谱》一书中 就收录了《花鼓献瑞》、《鼓乐呈祥》等歌舞节目。到了本 世纪三十年代,凤阳花鼓在唱片中广为流传。上海的“百 代”、“得胜”、“大中华”等唱片公司制作了大批凤阳花 鼓唱片。在解放后摄制的《大路》、《拉郎配》、《巨澜》、 《鼓乡春晓》等影片中,均出现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场面。
历史传承
•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 到凤阳府。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 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 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 凤阳府,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 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府。又 因明清两代,由于凤阳府(今皖北地区) 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 不断”的长年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 结队的妇女外出卖唱乞讨。同时也有身 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明末 流传范围继续扩大,表演盛况空前。清
简介
•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 “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 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 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 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 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 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 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 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 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 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
• 众多明星将亮相开幕式
• 记者从晚会节目单上看到,凤阳籍著名歌手张远将再 次回到家乡,他所参加的“至上励合”组合将献上歌 曲《还好有你在》,火玫瑰新民组合将带来《新凤阳 变奏曲》,由唐伯虎(美国)、于欣等6人组成的国际 组合“五洲唱响”将演唱《唱响五洲》和《你我一家 》……此外,本届晚会还安排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国 际魔术大师金奖获得者沈娟将为观众献上《传奇》, 晃圈吉尼斯世界记录保持者金琳琳将表演《巅峰时刻 》。
视频链接-花鼓情
歌舞形式
• 民间舞蹈《花鼓新声》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 锣”“双条鼓”等。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 右;鼓条为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细竹棍。表演者单手 执鼓,另一只手执两根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 此得名。 • 演唱形式:童声 、民间、娱乐、 流行 、伴奏
发展现状
• 21世纪以后,凤阳县高度重视对凤阳花鼓这一充满浓 郁民间传统和地方特色的艺术进行保护与传承近年来 通过花鼓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弘扬凤阳文化,扩大凤 阳对外影响,促进“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玻璃产业基地、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农业县”建设,努力 构建“和谐凤阳、人文凤阳、生态凤阳、魅力凤阳”, 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但是 目前,原生态的凤阳花鼓已经趋于衰亡, 其中蕴涵的丰富艺术资源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这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需要保护,亟需我 们去传承发扬!
谢谢观赏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这种流浪卖艺的民间歌舞 表演,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作为一 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并成 为 凤阳花鼓
艺术特点
• 我国汉族民间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和反映劳动人民幸 福生活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 人敲锣,口唱小调,花鼓小锣作为伴奏乐器穿插期间。 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 《鲜花调》、《王三姐赶集》、《孟姜女》等。20世 纪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 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小锣,专用小鼓 伴奏演唱,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 为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细竹根。表演者单手执鼓,另 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据了解,本届凤阳花鼓节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晚会由央视七套主持
人马跃和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主持人刁琳琳联袂主持,晚会的主题
是“丹凤朝阳”,意在弘扬凤阳的优秀花鼓文化,努力构建“和 谐凤阳、人文凤阳、生态凤阳、魅力凤阳”。为了突显此主题, 晚会开场歌舞表演《放飞新凤阳》,将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拉开 序幕;结尾的大型歌舞组合《丹凤朝阳》——新凤阳花鼓,则将 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据介绍,这两个节目是专门为本届花鼓节 量身打造的新创节目,带有浓郁的凤阳特色,歌舞视觉效果将令 人耳目一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