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寸摊保税港区介绍

重庆寸摊保税港区介绍

港区情况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于2008年1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由水港功能区和空港功能区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海关特殊监管区8.37平方公里。

是我国首个内陆型保税港区;首个空港加水港双功能区的保税港区;与主城区距离最近的一个保税港区。

水港功能区位于江北寸滩,规划面积2.43平方公里,紧邻长江上游最大的外贸集装箱枢纽港—寸滩港,致力于发展国际口岸、保税仓储、物流和商品展示交易等功能。

空港功能区位于渝北两路,规划面积5.94平方公里,无缝对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点打造保税加工,航空物流、商品展示、国际贸易等产业集群。

保税港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努力打造内陆政策最优、功能最全、开放程度最高的开放门户”重要指示,在开发建设、管理创新、政策争取和招商引资等方面深入研究并积极推进,力争在五年内建成“一区两基地”(即长江中上游地区重要的保税物流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服务贸易集聚区):争取到2017年,保税港区累计投资500亿元;8.37 km2围网区域全面繁荣,加工贸易、保税物流、商品展示等核心功能充分发挥;产城融合的30km2配套区域初步成型,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

重点产业介绍
加工贸易
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涵盖精密加工产业在内的保税加工产业集群,着力引进笔电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助推笔电企业达产上量和产业垂直整合一体化,实现“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内陆加工贸易模式。

发展出口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精密仪器、钟表珠宝、光机电一体化等高端产业的招商力度,引进国际知名钻石检测机构,带动钻石切磨企业聚集,以附加值高,时空敏感度强的精密加工集群完善和提升临空产业链。

保税物流
加大多元化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联动上下游的知名企业带动国际物流产业集群,力争至2017年形成占地面积逾5000亩的内陆地区现代化保税物流基地。

依托江北国际机场提供具备保税功能的综合性物流服务,以国际货运量高速增长为切入点,吸引航空物流产业链上的物流企业、加工企业、金融机构和信息服务中心向此聚集,在空港形成物流资源的高度密集和专业化经营程度很高的物流经营场所,实现航空物流产业化。

借助“渝新欧”等国际物流通道,吸引回程货物在保税港区集聚和分拨。

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寸滩港货物吞吐量,加大对周边地区货物的吸引力。

展销平台
建立西部进出口商品集散网络,以此为依托聚集商贸企业形成国际贸易产业集群。

建成酒类、汽车、机械、生物医药、健康产品、化妆产品、日用消费品等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的专业市场,打造保税商品展示交易、国际商品采购分拨配送、金融服务、贸易便利化等四大平台,形成贸易产业链集聚、模式和功能配套、产业和服务融合的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进口贸易中心。

引进跨国零售、
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建设面向全球、辐射周边的国际贸易物流集散基地。

地理位置
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

重庆两港保税港区由寸滩港及周边地块和江北机场地块组成,是寸滩港和江北机场功能的延伸,是重庆市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市及周边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优势环境报税港区辐射区域
一、区位优势
重庆保税港区位于主城区之内,地处重庆两江新区经济带核心,结合保税港区境内关外的口岸优势,最大化发挥外向型经济桥头堡作用。

重庆保税港区经济影响力达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湖南及湖北六省,覆盖区域内3亿人口。

二、交通优势
重庆保税港区拥有集水、陆、空综合多式联运条件,通过高速专用通道,无缝连接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及江北国际机场。

1.水运
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是目前国内内陆航运技术最先进、吞吐量最大的专用外贸集装箱码头,有七个集装箱泊位和一个滚装泊位,年吞吐能力140万TEU。

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通过2239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常年通航8000吨级船舶,五定集装箱班轮直达上海洋山港耗时5天,返程耗时7天,仅为公路运输费用六分之一。

2.陆运
高速公路
重庆已建成“二环十射”的高速公路骨架路网,每百平方公里路网密度2.4km,通车里程2000公里以上,位居全国第一。

“三环十一射三联线”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将于2015年建成,通车里程3200公里以上,与欧洲发达国家路网密度相当。

铁路枢纽
重庆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已运营里程1257公里。

11条铁路干线贯通全国,2020年将形成19条铁路干线。

重庆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开通重庆-上海,重庆-深圳、重庆-成都的五定班列。

重庆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直达欧洲,全程耗时14-16天,较沿海城市经太平洋转欧洲节省约20天。

3.空运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目前已建成两条跑道,两个航站楼,可满足B747-400型全货机满载起降。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开通日本、韩国、俄罗斯、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德国、阿联酋、卡塔尔等20多个国家的货运航线。

每周3500个国内航班,50个国际(地区)航班,通航106个城市。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现有36家航空公司,其中基地航空公司8家。

2015年将建成T3A航站楼和第三条跑道,可满足空客A380满载起降;2020年将建成T3B 航站楼和第四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7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0万吨。

三、政务优势
海关、国检等口岸部门提供7*24小时全天候通关服务。

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进口货物进入港区后再查验;
港区内出口货物无二次查验;
港区内货物交换无需重复办理进出关手续。

重庆保税港区在水、空两港分别设有综合服务大厅,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

四、政策优势
1.重庆保税港区实行五大优惠政策叠加。

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优惠政策
重庆市优惠政策
两江新区优惠政策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2.进出口环节税收及监管政策
境外货物进入港区予以保税;
境内货物进入港区予以退税;
港区内货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税、消费税。

规划介绍
保税港区围网区总计8.37平方公里,分为水港和空港两个部分。

水港围网区2.43平方公里,紧邻长江上游最大的外贸集装箱枢纽港——寸滩港,致力于发挥保税物流、仓储、贸易、结算、展示等功能。

空港围网区5.94平方公里,无缝对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致力于发挥保税加工、物流、贸易、结算、研发、维修等功能。

保税港区力取到2017年,总投资规模达500亿元;实现逾30km2的配套区域产城融合,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常驻30万人口的空港新城初具规模;集装箱进出口量达到100万标准集装箱,实现保税物流货值250亿美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