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9讲 两次工业革命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9讲 两次工业革命

四、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把人类逮到了“蒸汽时代”。
(2)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转折点,由商业资本主义进入工业资本主义。
(3)使人类迈向现代化,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这一进程中出现了三化:首先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加大的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传统家庭解体;出行方式改变,火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次是政治民主化,人们的民主权利日益扩大,选举资格限定不断废弃。最后是知识化加深,教育普及,从精英走向大众。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的趋势,人类进入了大企业时代。这些大企业往往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经营,甚至掌握着该国的经济命脉。在经营模式上,这些大企业,往往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大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3.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可能采用电灯照明技术②展品中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④采用电话进行联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钢铁部门:出现新式炼钢法。
(4)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1877年,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随后,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迁移应用】
1.1815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______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革命加快了________进程。
(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________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实力大增;随着各国垄断组织的出现,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在全球各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除了日本,亚洲国家大多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是半殖民地,非洲大陆的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至此,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交通运输: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狄赛尔分别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人们以内燃机为动力创制了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
(2)化学领域:人们开始从煤焦油中提炼氨、苯、人造染料等。利用化学合成方法,美国人发明了塑料,法国人发明了人造纤维。化学工业的发展,大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4)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大机器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现代交通工具为全球各地区、各国直接爱你的密切联系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5)确立了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改变了世界面貌,巩固了欧洲中心地位。
(6)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3)深远影响: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________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考点2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1)欧美各国科学家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家把科学________应用于________。
2.成就及表现
②市场条件: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③劳动力条件:地主们热衷________,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④技术条件: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2)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___”。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业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
二、两次工业革命对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产生的影响
1.对工业生产组织形式
(1)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适应机器大生产的要求,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组织形式,工业时代早期,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即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9讲 两次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备考指要】
1.要把握西方国家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条件、过程与影响。
2.要把握西方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尤其应注意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的变化。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________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③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3.过程
(1)雏形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
(2)世界市场的拓展;原因:早期殖民扩张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4)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对内,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________和自由贸易;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3.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条件
①________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之后,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________,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1)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________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2)生产结构:促成了________结构的巨大变化,________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3)生产组织形式:在________和钢铁工业形成了________。
(4)世界体系:推动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________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成就
表现
________的广泛使用
发电机、电动机、发电厂、以及电灯、电话等
________的创制使用
内燃机问世;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________的发展
从煤和石油中提炼出________,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________的进步
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人们使用________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3.影响
②工业生产的变化:后来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________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③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________,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从工场到工厂
5.曾经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国家
(1)16~18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主导地位。
(2)19世纪前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占据了主导地位。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美共同主导。
(4)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主导世界市场。
(5)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对于工业革命的考查,可以形成一条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三次工业革命的纵向线索,其中可以包括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的变化等丰富的内容。
【自主学习】
考点1工业革命
1.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①政治前提:18世纪时,随着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经济迅速发展。
①原因:________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新型交通工具和________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②表现:世界________增长了三倍左右;亚非拉________生产的粮食和原料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的产品销往全世界,________日益明显。
③影响:列强掀起了________的狂潮;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迁移应用】
2.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
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D.引起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重难突破】
一、两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发明创造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作为第一台真正的机器出现,随后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研制成功面世推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