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题附试卷答案XX试题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据此回答1~2题。
1.现阶段,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对这两种制度的关系正确理解是()。
①前者决定后者②后者决定前者③二者互相决定④二者都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①国有企业职工工资②国有企业职工购买股票所得③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④个体劳动者劳动所得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3.张某是一位农民,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果树,年收入1万元;农闲时炒股,收入2万多元。
张某的妻子开了一家理发店,月收人2 000元。
张某的儿子在一私营企业打工,月收入2 000元。
下列对张某一家人收入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承包土地种果树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炒股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②开理发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③承包土地种果树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炒股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④开理发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A.①② 13.①④C.③④D.②③4.“XX年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于5月17日在深圳举行。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指出,政府抓经济的方式从抓效率转向抓公平。
下面说法中,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②在当前的分配中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③维护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④效率的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5.某企业老板在办厂之初,要求大家共同出资办厂,并对大伙承诺:“放心,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工厂赚钱了。
该老板讲排场、摆阔气,出门要坐奔驰、吃饭要下酒馆,大家的股息分红却一拖再拖。
因为分配不公,职工纷纷辞职,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这说明()。
①收入分配对效率有重要影响②平均分配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效率③分配不合理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④分配对生产起决定作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6.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有效激发了中国人追求财富的热情,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分配不均又成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有()。
①降低中低收人者的税收负担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③降低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水平④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安徽省从XX年7月1日起对全省最低月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其中最高一档的最低月工资标准提高至720元,增幅均超过25%。
实行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①巩固按劳分配在分配制度中的主体作用②确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④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①8.XX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周家重点建设。
但是另一方面,财政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有人将这一现状概括为“国富民穷”。
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共建的和谐社会,政府正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
这说明()。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B.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c.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D.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10.“财扶农,政扶农,华复江山四季红。
花繁叶茂浓。
扶支农,志励农,灯映水泥硬路通。
琼搂伴柳风。
”这反映了()。
A.财政支农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B.支持新农村建设是财政责无旁贷的任务C.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D.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11.XX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用于教育、医疗、社保、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两部地区倾斜。
这说明国家财政具有()。
①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作用④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①C.①③④D.②③①12.受“凡亚比”影响,广东东、两部连日遭受强降雨,多地灾情严重。
XX年9月25日,财政部会同民政部向广东省紧急下拨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6 000万元,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以及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等。
财政部紧急下拨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说明()。
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B.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C.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D.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13.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开店和购物,但是很少有人为网上交易缴税。
而按照我国税法,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
税法的这一规定表明()。
A.税收具有同定性特征B.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税收具有强制性特征D.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XX试题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据此回答1~2题。
1.现阶段,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对这两种制度的关系正确理解是()。
①前者决定后者②后者决定前者③二者互相决定④二者都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①国有企业职工工资②国有企业职工购买股票所得③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④个体劳动者劳动所得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3.张某是一位农民,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果树,年收入1万元;农闲时炒股,收入2万多元。
张某的妻子开了一家理发店,月收人2 000元。
张某的儿子在一私营企业打工,月收入2 000元。
下列对张某一家人收入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承包土地种果树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炒股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②开理发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③承包土地种果树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炒股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④开理发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A.①② 13.①④C.③④D.②③4.“XX年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于5月17日在深圳举行。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指出,政府抓经济的方式从抓效率转向抓公平。
下面说法中,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②在当前的分配中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③维护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④效率的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5.某企业老板在办厂之初,要求大家共同出资办厂,并对大伙承诺:“放心,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工厂赚钱了。
该老板讲排场、摆阔气,出门要坐奔驰、吃饭要下酒馆,大家的股息分红却一拖再拖。
因为分配不公,职工纷纷辞职,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这说明()。
①收入分配对效率有重要影响②平均分配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效率③分配不合理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④分配对生产起决定作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6.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有效激发了中国人追求财富的热情,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分配不均又成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有()。
①降低中低收人者的税收负担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③降低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水平④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安徽省从XX年7月1日起对全省最低月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其中最高一档的最低月工资标准提高至720元,增幅均超过25%。
实行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①巩固按劳分配在分配制度中的主体作用②确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④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①8.XX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周家重点建设。
但是另一方面,财政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有人将这一现状概括为“国富民穷”。
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共建的和谐社会,政府正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
这说明()。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B.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c.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D.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10.“财扶农,政扶农,华复江山四季红。
花繁叶茂浓。
扶支农,志励农,灯映水泥硬路通。
琼搂伴柳风。
”这反映了()。
A.财政支农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B.支持新农村建设是财政责无旁贷的任务C.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D.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11.XX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