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龙一、单元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体会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体现民族精神和意愿——力量、通、吉祥、发达、昌盛……二、单元组合㈠课文《龙的传人》说明文★阅读自查《大人们这样说》诗歌《叶公好龙》古代寓言★词语古今异义《乐山龙舟会》记叙文㈡语文天地畅所欲言*成语、寓言故事 *欣赏书法初显身手*工艺品*特产、地名 *唱歌金钥匙活动开场白三、课文知识点《龙的传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4.引起——传说——受崇敬的原因——象征意义(帝王、百姓、外国)5.思考题26.首尾呼应;点题《大人们这样说》1.掌握生字词,并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3.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4.根据文章内容续编课文。
5.朗读(背诵最后一段)6.提纲笔记引起——奶奶告诉我——爷爷说——爸爸讲述——妈妈说——老师告诉《叶公好龙》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5.知道寓意不要一对一直译6.古今词义异同:走-小跑写-画文-纹施 yì- △拖还xuán-△旋是-这夫(冠)-《乐山龙舟会》1.成语古诗句2.结构提纲;第5段(场面——鸭子、勇士、观众)五、“语文天地”内容及教学建议3.成语: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潭虎穴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群龙无首画龙点睛虎踞龙盘虎啸龙吟枉学屠龙车水马龙叶公好龙习作1.围绕单元主题“龙”展开2.可写说明文或记叙文3.龙的工艺品、特产(龙眼、龙爪槐、龙井茶)、产品、地名其他(龙准、龙颜、龙头)、属龙的人或名字带龙的人第二单元书一、单元设计意图A 书对人生的意义B 书对提高语文素养的意义C 与第三册、第六册的联系二、单元组合㈠课文《神奇的书》外国诗歌抒情《忆读书》中国(现代)记叙文叙事《走遍天下书为侣》外国散文抒情《我的“长生果”》中国(当代)记叙文叙事㈡综合活动规范读书行为,使读书变成自为行为。
读书计划——浏览内容——选择书籍——总结读书方法——制订读书守则三、课文知识点《神奇的书》1.自学生字,能发现自己不懂的词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能借助工具书解决读音和字义的问题。
2、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
能仿照前两个小节再写一段,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
3、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
有感情的朗读诗句,背诵全诗。
4.对比的方法书能带你做最远最美的旅行5. “诗扉”可译为“跳动的诗行”可以让学生讨论比较,体会汉字表意准确的特点,翻译的重要《忆读书》1、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
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书籍”和“书”的名言拿出来交流。
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随班就读生能较熟练地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并能大体了解课文的意思。
3.时间顺序写如何爱读书,读了哪些书4.11节“总而言之,统而言之”:A 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B 得到了做人处事的大道理5.11节前后都提到“挑选、比较”为什么?怎么做?6.背下最后三句话,对其中某一句有体会《走遍天下书为侣》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5.提纲笔记6.1~4 自己怎么爱读书(与物对比;与人、家对比)7.5~8 为什么爱读书,怎么读一本书(首先-以后-还会-最后)8.学习“侣”字,体会把书当作“侣”的情感9.摘录重要的精彩的语句,如6、8节,背诵。
*2节第三单元角度一、单元设计意图与上学期“方法”呼应*树立多角度、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正确处理主观客观之间的关系,注重调查研究……解决生活中各种矛盾二、单元组合㈠课文牛和鹅记叙文古诗二首古诗㈡语文天地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事——人初显…畅所2…畅所1、笔下三、课文知识点《牛和鹅》1.会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读准除生字外,一些易读错字的读音。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中一处破折号的作用3.体会作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好处;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使文章更生动;5.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悟出这样的道理:“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
”从中受到教育,指导今后的行为。
《古诗二首》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讨论思考题,体会“角度”的意义站在飞来峰“最高层”,则“浮云遮望眼”。
“只在此山中”,则“不识庐山真面目”。
6.《题西林壁》的哲理:地位不同,出发点不同,认识各自带片面性。
要超出一己狭小范围带来的偏见。
第四单元真诚一、单元设计意图了解真诚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学习尊重他人,相互信任,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二、单元组合用目光倾听诗歌信任记叙文修鞋姑娘记叙文三、课文知识点用目光倾听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意思。
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3.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信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动线索,并在熟读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以此为线索简要复述课文讲述的一件事。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书写。
4、读懂课文,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5.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倒叙第五单元心愿一、单元设计意图*进行真、善、美的教育*现实意义:心愿——欲望——理想*与前面教材的联系梦想(1上)、愿望(1下)、志向(2下)、幻想和想象(3上)二、单元组合㈠课文《凡卡》小说外国最低要求《种子的梦》诗歌追求个人《新月集》散文诗外国理想㈡语文天地畅所欲言:说心愿,认识心愿笔下生花:练习写儿童诗金钥匙:个性化学习先自读写提要,然后比较P62;发挥自己的特长P73三、课文知识点《凡卡》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
2.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6.以写信的过程为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先自读写提要,然后比较P62;前——中——后(备——写——寄——梦)7.写信:一叹(过去)二叹(现实)三叹(对比)8.复习人称:信中第二人称对爷爷诉说,真实动人9.分两层认识凡卡的苦难,在理解插叙(不是倒叙)内容后理解第二层苦难。
第一层:吃、住、穿、累、挨打第二层:孤苦无告,没有未来10.如何认识家乡生活?如何认识爷爷送他进城? 对比11.凡卡的心愿:A 生活的基本保证——被尊重——亲情B 反映社会的黑暗;C 教学时引导认识人生,珍惜今天的生活12.朗读的重点第一层(8)第二层(15)《种子的梦》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学会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词句。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
4.“我”——种子理解喻义时看成“我们”5.种子梦想(追求)什么?今世的美丽明天的美丽6.第7段是难点A 它 B盟誓;许诺 C 爱情 D金色黎明的蜜7.设想“我们”都是一粒种子,怎么表达诗歌的情感?*3节《新月集》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内心独白手法所产生的效果第六单元劳动一、单元设计意图*永恒的教育主题价值观*现实意义*与第一册、相关课文的承接二、单元组合㈠课文《幸福在哪里》童话外国《古诗二首》古诗古代《劳动的开端》记叙文现代★在阅读中了解社会《崂山道士》民间故事古代㈡综合活动学生和家长的恳谈会*目的:体会劳动的意义,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果实*教材按活动的组织顺序编写的,四个步骤*学习写请柬三、课文知识点《古诗二首》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5.重点是第一首。
体会劳动人民的豪情,作者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歌颂。
6.第二首平平,懂得比喻义即可。
可对照《幸福在哪里》,不涉及幸福。
《幸福在哪里》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2.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在感受体会(而不是知道并记住)“幸福就在于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5.理解“领悟”一词。
重复别人的话不是领悟。
《劳动的开端》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天挑煤的经过。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5.重点:A体会劳动的艰辛 B细节描写 C金钥匙6*情节曲线(挑出第一天的部分)动身——称煤——挑煤——回家7*抓细节,体会劳动的艰辛8*讨论:怎样看待劳动的艰辛?(防止两种倾向)A 目的 B 强度 C 过程《崂山道士》1*第一节读书,复述,文后第三题2*古文部分不要翻译,整体理解,对照现代文后再读。
古今异义:但;去3*集中讨论文后第二题,学习成语“不劳而获”第七单元尊严一、单元设计意图1、体会什么是尊严。
2、理解为了维护人的尊严、国家的尊严,应当也可以奋起斗争,吃苦耐劳,甚至不怕牺牲。
二、单元组合(一)课文囚歌诗歌晏子使楚记叙文为了他的尊严记叙文(二)语文天地学写心得笔记拓展阅读《嗟来之食》三、课文知识点《囚歌》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含义,理解文中“地下的烈火”、“活棺材”、“永生”及两个“自由”的不同含义。
3.采用多种方法鼓励自学感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
4.通过学习感受叶挺将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